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数量增长曲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5 道试题
1 . 生物的种群数量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图表示某种群的数量变化,A点时,由于某种因素的改变,环境容纳量由K1,变化为K2,导致这种变化的因素最不可能是(       
   
A.该种群的活动范围扩大B.该种群生物的食物增多
C.该种群的天敌大量迁出D.该种群迁出了大量同种个体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易(0.85) |
2 . 如图为某种群在不同生态环境中的增长曲线,请仔细分析图中曲线后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______”形增长。
(2)自然状态下,某鱼塘鱼群的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应该是图乙中____曲线(填字母),K值表示的是_____。希望长期获得较高的鱼产量,每次捕捞后该种鱼的数量需保持在____左右,原因是____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图为某种生物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不考虑迁入和迁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种群的 K值是 300个
B.在第 2 ~3天该种群增长最慢
C.在第 5天该种群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D.该种群数量呈“ J”型增长
4 . 2020年以来,蝗虫灾害侵袭全球多地。科学家通过实验研究发现放养鸭群能有效抑制蝗虫数量的增长,实验中还建立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模型属于物理模型,曲线变化反映了引入鸭群可控制蝗虫数量
B.乙图A~B时间段,若蝗虫起始数量为N0只,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且每天增加3%,则t天后蝗虫的种群数量为N0×0.03t
C.利用昆虫性引诱剂诱捕蝗虫防治蝗灾,目的是改变种群的年龄结构,属于生物防治
D.甲图说明该地区引入鸭群后,蝗虫种群的环境容纳量约为N2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有些野生动物由于受年龄鉴定方法的限制,有时只能分为性成熟和未成熟两个年龄组。如图表示环颈雉在两个不同年份中的成、幼体所占比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环颈雉的种群数量变化不完全取决于年龄结构,还受到食物、天敌、气候等的影响
B.1945年可能是环颈雉数量下降的一年,幼体的相对较低比例说明繁殖的减少和孵化率的降低
C.1947年幼体的比例很高,如果成体的死亡不增加,种群数量增加
D.干旱等气候因素以及自然灾害对环颈雉种群的作用强度与种群密度有关
6 . 图1中曲线I、Ⅱ、Ⅲ分别表示某森林中长臂猿的种群数量在达到环境容纳量后可能发生的三种变化。图2为某森林在发生严重火灾前后,研究人员在该地带进行长达几十年的调查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J”形曲线形成的条件是______(答出1点即可)、没有天敌和其他竞争物种等。提高森林中长臂猿的环境容纳量是十分有效的保护措施,请列举2种可以使长臂猿的环境容纳量从Ⅱ(Ⅲ)变为I的具体措施:______(答出2点即可)。
(2)图1中曲线I对应种群的增长方式是“S”形,当种群数量超过K/2时增长速率逐渐降低,原因有______(答出2点即可)等。
(3)图2中,随着演替阶段的更迭,有机物的积累量变化趋势是______,e时刻灌木的有机物积累量降低,原因是______
7 . 生物入侵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入侵种一般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繁殖能力和扩散能力,而且在入侵地缺乏天敌,因而生长迅速,导致本地物种衰退甚至消失。回答下列问题:
(1)入侵种爆发时,种群增长曲线往往呈“J”形,从环境因素考虑,其原因有___(至少答出两点)。入侵种的爆发通常会使入侵地的物种多样性___,此时群落发生___演替,其原因是___
(2)三裂叶豚草是辽宁省危害较大的外来入侵植物之一。某锈菌对三裂叶豚草表现为专一性寄生,可使叶片出现锈斑,对其生长有抑制作用,为了验证该锈菌对三裂叶豚草的专一性寄生,科研人员进行了侵染实验。方法:在三裂叶豚草和多种植物的离体叶片上分别喷洒一定浓度的锈菌菌液,将叶片静置于适宜条件下,观察和记录发病情况。实验结果是:___
(3)为了有效控制三裂叶豚草,科研人员开展了生物控制试验,样地中三裂叶豚草初始播种量一致,部分试验结果见下表。
组别三裂叶豚草生物量/(kg·m-2
第1年第2年第3年
A:三裂叶豚草8.0712.2412.24
B:三裂叶豚草+锈菌7.656.434.77
C:三裂叶豚草+广聚萤叶甲8.112.4312.78
D:三裂叶豚草+野艾蒿4.894.023.12
注:野艾蒿—植物,锈菌—真菌,广聚萤叶甲—昆虫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除锈菌外,可用于控制三裂叶豚草的生物是___。根据研究结果分析,在尚未被三裂叶豚草入侵但入侵风险较高的区域,可以采取的预防措施是___;在已经被三裂叶豚草入侵的区域,为取得更快更好的治理效果,可以采取的治理措施是__
8 . 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有关实验,并定期对A组和B组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构建酵母菌细胞数目变化的数学模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自变量可能是温度,A组温度较B组更为适宜
B.从试管中吸取培养液前应轻轻振荡
C.A组和B组没有同时达到K值,可能是营养初始供给不同
D.若血球计数板的一个计数室包含25个中方格,计数室的容积为0.1mm3,取样的五个中方格内的酵母菌数为45个(原液被稀释了20倍),则1mL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为4.5×108
9 . 图甲表示某一经济鱼类的出生率或死亡率随时间的变化,图乙是某时期该鱼类种群的年龄结构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乙为图甲中C点时该经济鱼类的年龄结构曲线
B.在图甲中B点时开始捕捞该种鱼类比较合适
C.估算一个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即可确定该种群密度的大小
D.对种群密度进行调查可确定渔业上捕捞的强度
10 . 白莲河水库是鄂东第一人工水库,水库集灌溉、养殖和发电等功能于一体,库区风景优美、气候宜人、物产丰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库中适量投放鱼苗,可以促进水体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B.白莲湖水库中所有动植物及其生活的无机环境构成一个水生生态系统
C.为保证库区鱼类的持续高产,必须在鱼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捕捞
D.水库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