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数量增长曲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22 道试题
1 . 草地贪夜蛾与防控
草地贪夜蛾(FAW)原分布于美洲,自2019年入侵我国,对玉米等农作物造成严重危害。为了解某片面积为1平方公里的玉米田虫情,研究人员先后两次(间隔3天)对FAW展开了调查,两次调查得到的数据统计结果如图所示。

注:1平方公里约为1500亩,每亩约种植玉米4000株
1.此片玉米田属于____。(编号选填)
①天然生态系统                    ②人工生态系统
③陆地生态系统                    ④农田生态系统
2.下列关于FAW的相关说法,错误的是____。(多选)
A.第一次调查时FAW种群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B.此玉米田中FAW的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C.入侵后FAW的个体数快速增多的现象称为生物放大
D.在两次调查间隔期内,FAW种群遭受了性引诱剂的消杀
3.下列关于此片玉米田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单选)
A.不同区域的玉米被FAW幼虫破坏程度不同,体现了玉米种群的水平结构
B.FAW的入侵一定会导致玉米向下一营养级能量传递效率下降
C.若在第一次调查时绘制玉米田的数量金字塔,会呈现倒置现象
D.若玉米田由于FAW的过度繁殖被废弃,则此区域可发生次生演替
4.小青同学准备用如图装置对此片被FAW入侵的玉米田进行研究,他研究的课题最可能是____。(单选)
A.调查玉米田中FAW的生态位B.FAW入侵对玉米田碳循环的影响
C.FAW入侵对土壤小动物丰富度的影响D.FAW入侵前后土质对生态瓶稳定性的影响
5.某些玉米品系在叶片受损时,可合成一种FAW幼虫生长的蛋白酶抑制剂,从而保护玉米的叶片。蛋白酶抑制剂属于的信息类型为____
2024-03-30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青浦区高三二模生物试卷
2 . 某生物实验小组将酵母菌接种到装有10mL液体培养基的试管中,通气培养并定时取样计数,然后绘制增长曲线。图中曲线a、b是两批次酵母菌在相同的培养液和培养环境中培养的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酵母菌在适宜浓度的葡萄糖溶液中,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为___________(不考虑代谢产物的影响),图中t₂时两批次培养液中营养物质的剩余量不同,可能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t1时曲线a种群增长速率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曲线b种群增长速率,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时刻曲线a种内竞争的强度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曲线b种内竞争的强度。
(3)利用血细胞计数板可以估算酵母菌的种群数量,某同学进行的实验具体操作如下:将1mL酵母菌样品加99mL无菌水稀释,用无菌吸管吸取上层溶液滴在计数板上,后盖上盖玻片并用滤纸吸去多余菌液,在显微镜下进行计数。
①有同学认为该同学的实验操作存在两处错误,正确操作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进行正确步骤观察到计数室(规格为25×16)的四边及中间5个中方格内共有酵母菌44个,则上述1mL酵母菌样品中约有菌体___________个。若想要只计数计数室内活的酵母菌,可以用___________染液处理计数室内的酵母菌。
3 . 1905年,阿里松特地区的黑尾鹿约为4000头,从1907年起,大量美洲狮和狼被杀,黑尾鹿数量开始增长,过度的鹿群最后几乎把牧草耗尽,使得60%的鹿挨饿,最终鹿群维持在10000头左右。而在牧草被耗尽以前,其环境容纳量被认为是30000头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资料中美洲狮、狼、牧草都是影响黑尾鹿种群数量的密度制约因素
B.理论上,当黑尾鹿种群数量达到15000头后会开始下降
C.预测黑尾鹿的种群密度变化趋势需要分析该种群的年龄结构
D.当生存环境发生改变时黑尾鹿的环境容纳量也发生改变
7日内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丹东市高三下学期总复习质量测试生物试卷(二)
4 . 自疏现象是指同种植物或固着性动物因种群密度过大而引起种群个体死亡,进而密度减少的现象。如图表示废弃茶园中某种茶树数目和单株株高的关系,这与生态学描述的自疏现象高度吻合。下列关于种群密度及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废弃之后该茶园中茶树植株数量和株高表现为②处所示关系
B.自疏现象是一种负反馈调节
C.茶树种群出现自疏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光照、无机盐等资源有限
D.废弃后该茶园中茶树种群数量变化表现为典型的“S”形增长
2024-06-02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重点高中智学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生物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科学家在探究生命科学奥妙的过程中,利用了各种科学研究方法。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罗伯特森利用电镜观察到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
B.鲁宾和卡门用荧光标记示踪的方法确定光合作用中氧气的来源
C.高斯利用建构模型法得到草履虫种群的“S”形增长曲线
D.林德曼通过定量分析发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两个特点
6 . 松材线虫病是世界上最具危险性的森林病害,松褐天牛是主要害虫。为研究生物防治的有效途径,生态学家在试验林中于2019年引入松褐天牛的寄生天敌花绒寄甲,并跟踪调查松褐天牛和花绒寄甲的种群密度,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2021~2022年花绒寄甲种群密度的变化不受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B.引入花绒寄甲可有效控制松褐天牛种群数量,降低其环境容纳量
C.2020~2021年间花绒寄甲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D.若2019年花绒寄甲种群密度增加一倍,则2021年其种群密度也增加一倍
2024-05-30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压轴冲刺考试(一模)生物试题
7 . 美国白蛾是近几年来在沿海地区园林树木上发现的一种害虫,它食性杂,繁殖量大,适应性强,传播途径广,扩散快,每年可向外扩散35~50千米,侵入我国后,多地区爆发虫害,是危害严重的世界性检疫害虫。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采用标记重捕法可估算沿海地区园林树木上美国白蛾卵的数量
B.由于生态环境适宜、缺少天敌,美国白蛾的种群数量在一段时间内会呈“J”形增长
C.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性个体,降低美国白蛾出生率,属于生物防治
D.天敌周氏啮小蜂,对美国白蛾种群数量的作用属于密度制约因素
2024-05-29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吉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冲刺压轴卷(五)生物学试题
8 . 种群的研究包括种群的数量特征、增长曲线等内容,下列有关种群的数量估算和增长曲线描述错误的是(       
A.可用抽样检测法测定酵母菌培养液中的菌体数目来绘制增长曲线
B.在对未调查过的某植物种群计数时,可通过预实验确定样方大小
C.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增长速率为0
D.记名计算法描述土壤中小动物的等级常用“多、较多、少、很少”
9 . 科研小组对某地甲、乙两个动物种群进行了多年的跟踪调查,绘制了以下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乙种群数量均增加的时间段是0~t2
B.甲种群在0~t5段的种群数量呈“S”形增长
C.甲种群在t5时的K值小于在t3时的K值
D.乙种群在0~t1段的种群数量呈“形增长
2024-05-27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三新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
10 . 某生物兴趣小组在课余时间进行有限环境下的果蝇种群数量增长实验。将8对白眼果蝇放入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瓶中,用白纱布封口,并置于适宜温度下培养,定时计数果蝇数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培养过程中,一般不会出现红眼果蝇
B.实验后期果蝇密度过大,可进行分瓶操作
C.培养后期用乙醚处理果蝇时,应避免果蝇死亡
D.定期添加营养物质,果蝇种群也不会呈现指数增长
2024-05-24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精诚联盟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联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