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群落的演替及其影响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6 道试题
1 . 我国北方某地区的草地在近五十年内明显退化为沙地,植被恢复成为该地区生态建设的重点工程。对部分已经退化严重的沙地用同样的方法围封,使其自然恢复并研究群落演替特征,统计不同恢复时期的群落优势种及其生物学特性如表所示。

恢复阶段

优势植物

生活型

功能型

恢复早期

沙米Agriophyllum pungens

A. G.

C4植物

中亚虫实Corispermumheplopotamicum

A.G..

C4植物

恢复中期

黄柳Salix gordejevii

P. S.

C3植物

糙隐草子Cleistogenes squarrosa

P. G.

C4植物

褐沙蒿Artemisia intra mongolica

P. S.

C4植物

恢复后期

沙地榆Ulmus pumila var sabulosa .

P. T.

C3植物

赖草Leymus secalinus

P. G.

C3植物

A一年生       P多年生       G草本       S灌木       T乔木
(1)实验所选取的样地在围封前基本处于裸露沙丘状态,其自然恢复所发生的植被演替类型属于___________,人类活动往往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____________
(2)自然恢复过程中的主要生境类型转变趋势为:流动沙丘→半固定沙丘→固定沙丘。随着恢复时间的延长,群落中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趋势可能为:_______
(3)据表中信息可知,群落优势种的生活型随恢复演替的变化方向为:一年生草本→_____(用文字与箭头结合的形式表示)。根据群落优势种的功能型可知,________(填“C3”或“C4”)植物对沙地恢复演替过程中的沙丘稳固起关键作用,从光合作用的角度推测该类型植物能在环境条件艰苦的流动沙丘上生存的原因是__________
(4)为满足当地牧民生活所需要的能源供应,可开发_____(答出两种)等新能源资源,间接减少因砍伐而导致的地表植被破坏。
2023-07-25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2 . 广东省惠州市罗浮山的山势雄伟壮观,植被繁茂常绿,林木高大森古,是休闲亲近自然的绝胜佳地。苏东坡《惠州一绝》诗云:“①罗浮山下四时春,②卢橘杨梅次第新。③日啖荔枝三百颗,④不辞长作岭南人”。下列运用生物学知识解读此诗,不贴切的是(       
A.①句体现森林群落的季节性
B.②句中卢橘和杨梅存在生殖隔离
C.③句中人吃荔枝最多获取其20%的能量
D.④句中岭南人活动能够改变罗浮山群落演替速度

3 . 张志和在古诗《渔歌子》中写道“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中写道“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些诗句中都蕴含生物知识。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白鹭、鳜鱼、明月都属于群落的组成部分
B.鳜鱼在水层中的分层分布体现群落的垂直结构
C.“春风又绿江南岸”表明群落发生了次生演替
D.物种组成是区分西塞山群落与京口瓜洲群落的重要特征
4 . 牧场某区域因受到雷击引发火灾焚烧殆尽。为恢复该地的群落结构,研究人员进行了为期四年的试验。在相同的初始条件下,采取了两种处理方式:自然恢复和人工干预(第一年初人工播种多种草本植物种子)。调查试验期间这两种样地草本植物的物种数量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样地类型

初始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自然恢复样地

0

10

15

18

24

人工干预样地

0

31

27

24

24

A.自然恢复样地发生的演替类型是初生演替
B.人工干预加快了牧草地的群落结构恢复速度
C.第四年两类样地的草本植物的物种组成相同
D.自然恢复样地中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逐年下降
5 . 我国大兴安岭森林边缘具有呈狭带状分布的林缘草甸,物种丰富度明显高于其内侧的森林生态系统与外侧的草原生态系统,其生物类型呈现从森林向草原过渡类型特点。下列有关林缘草甸生态系统叙述错误的是(  )
A.林缘草甸中食物网相对复杂,自我调节能力相对较强
B.森林某些物种密度可能因不适应林缘草甸的环境而下降
C.林缘草甸生态系统各种群密度也明显高于内外两侧生态系统
D.林缘草甸具有与森林、草原不同的非生物因素,如温度、湿度
2023-07-09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韶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6 . 某弃耕农田中的植物种类40年间的变化情况见表。下列有关该地群落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植物类别

物种数量(种)

第1年

第4年

第15年

第25年

第40年

灌木

0

3

4

12

19

乔木

0

0

0

14

23

草本植物

28

27

26

30

34

A.灌木和乔木出现对草本植物的生存都不利
B.群落演替第1年,该群落不具有垂直结构
C.第40年,群落的优势物种仍然为草本植物
D.灌木和乔木的物种数量可以采用样方法统计
2023-07-08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2022-2023学年高二7月期末生物试题
7 . 2023年春季我国北方沙尘天气频发,警示我们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历史上的塞罕坝森林茂密、禽兽繁集,后来由于过度砍伐变为荒原。自1962年起,建设者们摸索适合该地区的树种,进行合理搭配和混交,经过一代代人的努力,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绿色奇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塞罕坝由荒原变为林海是次生演替的结果
B.种植合适树种遵循了生态工程的整体原理
C.人类活动能够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D.恢复为林海提高了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8 . 自20世纪60年代起,人们在长江中游某湖泊进行大规模围湖造田,造成生物类群的变化,结果如表所示。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生物类群

20世配60年代

20世纪80年代

水生植物

种类

92 种

68种

占优势的物种

菱、竹叶眼子菜、

苦草、黑藻

微齿眼子菜、菰

金鱼藻、黑藻

鱼类

种类

74种

54种

占优势的物种

鲤鱼、鲫鱼、鳊鱼

鲫鱼、黄颡鱼、红鳍鮊

A.只要是群落中常见的物种就是优势物种
B.湖泊群落既有垂直结构也有水平结构
C.围湖造田改变了该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D.随季节的变化,该群落的外貌和结构也会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9 . 在自然界,群落的演替是普遍现象,而且有一定的规律。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是根据起始条件划分的
B.人类活动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C.演替早期的种群可能在新形成的群落里出现
D.群落演替的终点是乔木阶段
10 . 下表中各项研究实例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对应错误的是(       

选项

研究实例

结构层次

A

测量大黄鱼在淡水中的渗透压变化

个体

B

调查野生大熊猫的数量变化

种群

C

调查校园里的物种数目

群落

D

研究农田弃耕之后的演替过程

生态系统

A.AB.BC.CD.D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