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性质的生态系统交互作用处,由于某些生态因子或系统属性的差异和协同作用而引起系统某些组分及行为的较大变化称为边缘效应。边缘效应在其性质上可分为正效应和负效应,正效应表现出效应区比相邻生态系统具有更为优良的特性,如生产力提高、物种多样性增加等,负效应则表现相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都可能形成边缘效应
B.人类活动引起动物栖息地的碎片化对边缘效应的形成产生影响
C.某物种的种群密度在负效应区可能会低于相邻生态系统
D.效应区内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比相邻生态系统都要高
2 . “一鲸落而万物生”,鲸落是指鲸死亡后落人深海形成的生态系统。鲸落形成初期,鲨鱼、盲鳗等生物吞食软组织;中期,蠕虫、甲壳类生物定居下来,啃食尸体;后期,厌氧细菌进入鲸骨头中,分解其中的有机物,同时产生大量的硫化氢,硫细菌氧化硫化氢获得能量合成有机物。弗兰克普莱斯和罗宾普鲁姆斯是鲸落中新发现的两种蠕虫,起初科学家只观察到了雌虫,后来发现雄虫生活在雌虫体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弗兰克普莱斯和罗宾普鲁姆斯的雄虫均生活在雌虫体内,是一种寄生现象
B.鲸落的形成对生态系统中碳、硫等物质循环起到促进作用
C.鲸落中的所有动物和微生物共同构成生态系统
D.厌氧细菌和硫细菌直接或间接依赖骨头中的有机物生存,均属于分解者
3 . 据报道,研究人员利用古环境DNA,绘制出格林兰北部约200万年前的生态样貌:一片生长着杨树、桦树和崖柏及各种灌木、草本植物的开阔北方林中,生活着乳齿象、驯鹿等多种动物。下列有关上述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区域动植物及其生存的无机环境,构成了该生态系统
B.该生态系统中可捕食野兔的动物,一定只处于第三营养级
C.该生态系统通过复杂的食物网可以实现对能量的循环利用
D.该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较强
4 . 在鱼塘适量种植莲藕,能达到水净、鱼肥、景美、藕增产的多重效益。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莲藕和所有的鱼构成一个生态系统,鱼与莲藕的种间关系为共生关系
B.该系统中鱼所需的氧气主要来自荷叶的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
C.莲藕直接吸收过剩鱼饲料和鱼粪便,是水体不容易被污染的主要原因
D.该模式综合考虑了自然——经济——社会效益,符合绿色生态发展观
2022-01-13更新 | 3917次组卷 | 19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列关于生命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片森林中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共同构成森林生态系统
B.培养大肠杆菌的培养基被污染后,滋生了许多杂菌,它们共同构成种群
C.人的血液与家兔的心脏所属的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相同
D.病毒在活细胞中能够生存,但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的个体层次
6 . “海底黑烟囱”是指海底富含硫化物的高温热液活动区,其热液喷出时形似“黑烟”。此区域是高温、高压、没有阳光且缺乏氧气的极端环境,人们却在其中发现了许多前所未见的生物,包括大得出奇的红蛤、海蟹、血红色的管虫形状类似蒲公英的水螅生物蠕虫及硫细菌(类似硝化细菌)等。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高温热液活动区属于一个生态系统,其中的生产者主要是硫细菌
B.该高温热液活动区生物的DNA中G-C碱基对所占比例相比浅海区生物的可能要大
C.该高温热液活动区的物种丰富度低于浅海区的群落中的各种生物只存在捕食这一种种间关系
D.一些生物能在该高温热液活动区中生存是长期进化的结果
7 . 角蝉幼虫和蚂蚁长期栖息在某种灌木上,角蝉幼虫靠吸取灌木汁液为生,其分泌的含糖分泌物是蚂蚁的食物,同时蚂蚁也保护角蝉幼虫不被跳蛛捕食。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灌木及其上面栖息的动物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B.角蝉幼虫和蚂蚁之间存在捕食关系
C.蚂蚁在该生态系统中处于第三营养级
D.捕净蚂蚁后跳蛛的数量先增加后下降
2021-02-11更新 | 586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名校
8 . 下列有关湿地生态系统和湿地生态系统恢复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湿地生态系统是指一切以水作为主要环境因素的生态系统,如江、海、湖泊等
B.地球上80%的湿地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破坏湿地生态系统的主要因素是自然灾害
C.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多种生态功能,如蓄洪防旱、调节区域气候、控制土壤侵蚀、自然净化污水等
D.湿地生态恢复工程最关键的是人类干预,以促进湿地生态系统快速有效地演替
9 . 地上枯落物是指由植物地上部分产生并归还到地表的所有有机物质的总称,细枯落物主要由凋落的叶片和草本植物组成,粗糙木质枯落物主要是死亡的木本植物的茎。全球陆地生态系统两类枯落物产量随纬度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全球陆地生态系统枯落物的产量随着纬度的升高而降低
B.同一纬度条件下不同地点间枯落物产量不会存在显著差异
C.细枯落物产量远高于粗糙木质枯落物产量的原因是产生细枯落物的植物生长周期较短
D.覆盖在地表上的枯落物可以影响土壤群落的物种丰富度
10 . 与常规农业相比,有机农业、无公害农业通过禁止或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加大有机肥的应用,对土壤生物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某土壤中部分生物类群及食物关系如图所示,三种农业模式土壤生物情况如表所示。

取样深度(cm)农业模式生物组分(类)食物网复杂程度(相对值)
0-10常规农业151.06
有机农业191.23
无公害农业171.10
10-20常规农业131.00
有机农业181.11
无公害农业161.07
(1)土壤中的线虫类群丰富,是土壤食物网的关键组分。若捕食性线虫为该土壤中的最高营养级,与食细菌线虫相比,捕食性线虫同化能量的去向不包括___________。 某同学根据生态系统的概念认为土壤是一个生态系统,其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
(2)取样深度不同,土壤中生物种类不同,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_结构。 由表中数据可知,土壤生态系统稳定性最高的农业模式为___________,依据是___________
(3)经测定该土壤中捕食性线虫体内的镉含量远远大于其他生物类群,从土壤生物食物关系的角度分析,捕食性线虫体内镉含量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植食性线虫主要危害植物根系,研究表明,长期施用有机肥后土壤中植食性线虫的数量减少,依据图中信息分析,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2020-07-11更新 | 9874次组卷 | 34卷引用:2020年山东省高考生物试卷(新高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