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1 . 高寒草甸是青藏高原主要的生态系统,多年来受气候变化和生物干扰的共同影响退化严重。高原鼢鼠广泛分布于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常年栖息于地下。有研究发现,高原鼢鼠挖掘洞道时形成的众多土丘,能改变丘间草地的微生境土壤物理性状,进而对该栖息生境下植物群落的多样性、空间结构以及物种组成等产生显著影响。随着高原鼢鼠干扰强度增大,鼠丘密度增加,样地内植物物种数明显增多,鼠丘间原优势种在群落中占比减少,其他杂草的占比逐渐增加。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鼠丘样地内高原鼢鼠的种群密度,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
(2)高原鼢鼠干扰造成微生境多样化,为栖息地植物提供了更丰富的________,促进植物群落物种共存。
(3)如果受到全球气候变暖加剧以及人为干扰如过度放牧等影响,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发生逆行演替,其最终生态系统类型可能是________。与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相比,演替后的最终生态系统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填序号)。
①群落结构趋于简单,物种丰富度减少       ②群落结构不变,物种丰富度增加   ③群落结构趋于复杂,物种丰富度减少       ④群落结构趋于简单,物种丰富度增加
(4)在高原鼢鼠重度干扰的地区,如果需要恢复到原有的生态系统,从食物链的角度分析,可以采用的措施是________,其原理是________
(5)上述材料说明,除了人为活动、气候变化外,群落演替还受到________等生物因素的影响(回答一点即可)。
7日内更新 | 4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新课标高考真题湖北卷生物
2 . 三江源国家自然保护区是黄河、长江、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素有“中华水塔”之称,其上分布有雪豹等顶端捕食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三江源净化水质、调节气候、生态旅游等间接价值远远大于直接价值
B.20世纪起,因气候变化等因素,三江源草地严重退化,生物多样性降低
C.雪豹等顶端捕食者的种群数量逐年增多,这说明三江源生态环境逐渐好转
D.三江源有湖沼湿地、草原草甸等生态系统,其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各有不同
2024-05-21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六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3 . 太平洋某岛上生存着上百个蜗牛物种,但同一区域中只有少数几个蜗牛物种共存。生活在同一区域的不同种蜗牛之间外壳相似性高,生活在不同区域的不同种蜗牛之间外壳相似性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岛上所有蜗牛的全部基因组成了一个基因库
B.该岛上的所有蜗牛和其它生物构成了生态系统
C.不同种蜗牛占据的生态位不同,不利于充分利用环境资源
D.同一区域内的不同种蜗牛具有相似外壳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4 . 1968年,班尼特大坝在皮斯河上游建成后,河流下游的洪水脉冲消失,导致三角洲植被的迅速变化,众多鸟类栖息的湖泊和池塘迅速萎缩。下图为大坝建成前后下游湿地生态系统发生的变化。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中不同植被的分布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B.据图可知长期的水位波动,会降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C.图1和图2比较可知,影响植被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水位波动
D.图示所有的动植物和无机环境构成了湿地生态系统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甲图是某河流生态系统受到生活污水(含大量有机物)轻度污染后的净化作用示意图,乙图表示该生态系统功能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河流生态系统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其主要功能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________________
(2)甲图水中溶解氧含量逐渐恢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3)当河流受到轻微污染时,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微生物的作用,河流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________(填“会”或“不会”)受到明显影响,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能力,该能力的基础是____________调节。
(4)某味精厂将大量含有有机物的废水排入该河流生态系统,造成水体溶氧量的迅速下降,进而造成鱼类等生物死亡,则乙图中x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所以对同一生态系统来说,乙图中x和y的关系一般呈___________(填“正相关”或“负相关”)
2023-08-13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沙市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2月月考生物试题
6 . 2023年2月21日,旅日大熊猫“香香”已飞抵成都。大熊猫“香香”每天要吃大量竹子,但一般只能利用其中一小部分纤维素。研究表明,大熊猫的基因组缺少编码纤维素酶的基因,但是肠道中有多种纤维素分解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动物园里的所有动物、植物、微生物及非生物环境共同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B.大熊猫与它肠道内某种纤维素分解菌的种间关系为互利共生
C.能量流动方向是竹子→大熊猫→纤维素分解菌
D.将野生大熊猫的分布区连接起来,不利于大熊猫种群的延续
7 . 高原鼠兔是广泛分布于青藏高原上的一种小型啮齿动物,其挖洞造丘、啃食牧草可能引起草地退化。科研人员拟通过植被调控来进行生态防控。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内,由___________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整体。从生态系统的结构上划分,高原鼠兔属于___________
(2)披碱草是退化草地改良中常用的草种。科研人员在高原鼠兔分布密集草地建立围栏样地,设置鼠害草地、补播草地(即鼠害草地部分区域替换成披碱草)和人工披碱草草地三种样地研究草地植物群落结构的变化对高原鼠兔种群密度的影响。

   

①通过测定有效洞口数来表示鼠兔的种群密度。图1表明,种植披碱草能__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高原鼠兔的种群密度,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
②高原鼠兔的食物组成为紫花针茅等植物。据此推测,补播草地和披碱草草地中高原鼠兔种群密度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鼠害天然草地变为补播或人工草地后,原来低矮的草种被高大的披碱草所取代,群落的___________结构发生了改变。继续研究披碱草高度与鼠兔种群密度的关系,图2结果表明随着披碱草高度增加,鼠兔种群密度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由此推测,高原鼠兔喜欢生活在___________(填“视野开阔”或“有高大遮蔽物”)的环境中。
8 . 古文、古诗词既反映了我国古代的社会生活,同时也记载了许许多多的生物学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萎蒸。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诗经·葛覃》),诗句中描写的美丽景象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
B.“桂可食,故伐之;渎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庄子·内篇·人间世》),“而莫知无用之用也”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
C.“螟岭有子,蝶赢负之”(《诗经·小雅·小宛》),蝶赢在螟岭身上产卵,说明两种生物之间有体内寄生关系
D.“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关雎》)中的“关关”体现了生态系统信息传递中的物理信息,有利于调节生物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2023-05-26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重点高中智学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5月联考生物试题
9 . 布氏菌从蚜虫体内获取全部营养元素,且为其提供自身不能合成的氨基酸。蚜虫仅以筛管汁液为食,蚜虫与周围生物之间的关系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是生产者,蚜虫是消费者,布氏菌是分解者
B.蚜虫生活环境中的全部生物共同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C.从生态系统功能角度分析,实线单箭头代表能量流动方向
D.图中植物、蚜虫、瓢虫和草蛉之间构成了两条食物链
13-14高一上·江西景德镇·期中
10 . 在浅海中,牡蛎与鱼类、节肢动物、棘皮动物等生物生活在一起.这那么这片浅海是(  )
A.群落B.种群C.生态系统D.生物圈
2023-04-06更新 | 308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5-2016学年湖北省宜昌市金东方高级中学高一9月月考生物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