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1 道试题
1 . 河流中所有生物和底泥共同组成河流生态系统(      )
2024-05-23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考点串讲)
2 . 《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于2023年4月1日起施行,这为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某生态小组调查某种群动态的结果如图所示,其中Nt和Nt+1分别表示种群初始个体数和一个繁殖周期后的种群个体数,虚线表示Nt=Nt+1,A点为现阶段该种群所处位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一般来说,黄河流域生态系统的结构是指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
B.调查黄河三角洲某地区植物的物种组成、种群数量可用样方法
C.图示该种群数量,在A点之前增长缓慢,在A点之后种群数量快速增长
D.黄河禁渔措施属于就地保护,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2024-05-20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部分学校高三冲刺卷(五)生物试题
3 . 种群密度和植被群落结构决定着种群内个体被捕食风险的高低,研究者对某种北方高原鼠兔被捕食风险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注:警戒距离是指当高原鼠兔有警戒行为时与捕食者之间的距离,与个体被捕食风险呈负相关。
A.高原上所有的植被、鼠兔及其生活的无机环境共同构成生态系统
B.植被群落既影响高原鼠兔被捕食风险,也能为高原鼠兔的生存提供食物和栖息空间
C.由图1可知,一定范围内,高原鼠兔种群密度降低会降低个体被捕食的风险
D.由图2可知,一定范围内,植被高度越高,高原鼠兔个体被捕食的风险越高
2024-05-20更新 | 210次组卷 | 2卷引用:押新高考卷 生物与环境-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临考题号押题(新高考通用)
4 . 北极冻原生态系统的环境条件恶劣,简单的营养结构使得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十分低。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中生物和它们所生活的无机环境构成了生态系统
B.北极熊和北极狼有种间竞争和捕食关系
C.该食物网中北极熊仅为第四营养级
D.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低,恢复力稳定性较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太平洋某岛上生存着上百个蜗牛物种,但同一区域中只有少数几个蜗牛物种共存。生活在同一区域的不同种蜗牛之间外壳相似性高,生活在不同区域的不同种蜗牛之间外壳相似性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岛上所有蜗牛的全部基因组成了一个基因库
B.该岛上的所有蜗牛和其它生物构成了生态系统
C.不同种蜗牛占据的生态位不同,不利于充分利用环境资源
D.同一区域内的不同种蜗牛具有相似外壳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6 . 下图1是北美西海岸某潮间带海星捕食部分生物的示意图,图2是移除海星前后潮间带被捕食物种数目的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1中的生物再加上它们的生存环境就构成了潮间带生态系统
B.移除海星后,物种数量下降的原因可能是被捕食者之间种间竞争加剧
C.荔枝螺可能位于第二、三营养级,荔枝螺与海星之间是捕食关系
D.潮间带地形单一,其群落不存在水平结构,存在垂直结构
7 . 为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某地开展了退耕还湖工程。某个经过改造的湖泊生态系统中存在三个营养级,分别为植物、植食性动物和肉食性动物。三个营养级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103kJ)

营养级

植物

植食性动物

肉食性动物

同化量

500

Y

Z

呼吸作用消耗

132

26.5

3.8

未被利用

292

34.3

3.1

其他部分

X

2.2

0.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生态系统的结构是指各种生物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形成的营养结构
B.候鸟的迁入和迁出导致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空间结构发生变化,这属于群落演替
C.通过该表无法计算肉食性动物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D.表中的X的具体数值是6,由第一营养级向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14%
8 . 2023年10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上饶市婺源县秋口镇王村石门自然村。这里是饶河源国家湿地公园的中心区,也是极度濒危鸟类蓝冠噪喜鹛的自然保护小区,植被多样、生态良好。以下是对相关生态系统的研究。根据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饶河源国家湿地公园是由生物群落和____________组成的开放生态系统,其独特、多样性的景观,是休闲度假、亲近自然的理想场所,同时在净化水质、调节气候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___价值。
(2)在湿地公园随处可见水鸟嬉戏的场景,不禁使人联想起“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诗句。诗中“关关”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信息,该信息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3)蓝冠噪鹛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列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的极危物种。全球野生种群仅250余只,为江西婺源独有。生性胆小的它们在繁殖期却喜爱聚集在村落周边的生态阔叶林中筑巢,喜食昆虫,也吃蚯蚓、野生草莓、野杉树籽等。加强湿地的科学管理可促进蓝冠噪鹛种群数量的增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减少湿地及周边地区环境污染,能降低蓝冠噪鹛的死亡率,使种群数量增加
B.减少对湿地及周边环境的人为干扰,可增大蓝冠噪鹛的环境容纳量
C.提高湿地生物多样性水平有助于增加蓝冠噪鹛种群数量
D.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时,只标记成鸟会导致蓝冠噪鹛种群数量统计结果偏小
(4)近年来有些群众在湿地附近进行放生,被放生的动物破坏了湿地的物种结构,使本地的水生生物的生存受到了威胁。从种群和群落的角度分析,禁止向湿地放生的理由是_______
9 . 荒漠生物群落主要分布在半干旱、不同年份或季节雨量不均匀的地区。(      )
2023-11-06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第34讲 群落及其演替(讲义)-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10 . 下图为一个小型人工生态农场的模式图以及该小型人工生态农场中农作物和鸡的部分能量值(单位:104k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项目

净同化量(同化量-呼吸消耗量)

呼吸消耗量

流向分解者

未利用

农作物

110

70

21

58

8

10

2

3

A.该小型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物成分及它们之间形成的营养结构
B.该生态系统中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0%
C.该小型生态系统通过食物网流向人的能量值为1.6×105kJ
D.与传统农业种植模式相比,人工生态农场抵抗力稳定性更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