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1968年,班尼特大坝在皮斯河上游建成后,河流下游的洪水脉冲消失,导致三角洲植被的迅速变化,众多鸟类栖息的湖泊和池塘迅速萎缩。下图为大坝建成前后下游湿地生态系统发生的变化。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中不同植被的分布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B.据图可知长期的水位波动,会降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C.图1和图2比较可知,影响植被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水位波动
D.图示所有的动植物和无机环境构成了湿地生态系统
2 . 《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于2023年4月1日起施行,这为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研究者基于黄河三角洲的一项野外增温实验平台,进行了气候变暖与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环境保护的相关研究。
(1)一般来说,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
(2)研究者在2014年11月到2020年11月期间,模拟增温使土壤温度显著提高2.4℃。图1数据表明___________

(3)采用____________调查该地植物的物种组成及其生物量,结果如图2。与对照组相比,在增温样地的大部分年间,优势种由___________转变为___________,说明气候变暖改变土壤盐度,进而通过物种更替改变了群落结构。

(4)已知高温天气可导致海平面的变化,从而发生水淹事件。2016年和2019年研究区域均发生了极端水淹事件,水淹高度达70多厘米,水淹持续57天,多数植物被淹死。芦苇高度约为80~90厘米,而碱蓬的高度约为20~30厘米,且芦苇具有发达的通气组织。淹水退去后,芦苇和碱蓬中生物量可以维持或再生的是___________,从结构和功能的角度推测其能够维持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023-04-29更新 | 3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山东省泰安市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3 . 生态浮岛是利用生态工程原理,以水生植物为主体,以高分子材料等为载体,运用无土栽培技术降解富营养化水体中氮、磷含量的生态修复技术。下图是生态浮岛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浮岛是一个小型生态系统,理由是_______,该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_______
(2)设计生态浮岛应遵循生态工程的自生原理,选择_______的多种水生植物,还需要考虑这些植物的_______,通过合理的人工设计,使这些物种形成互利共存关系。
(3)生态浮岛能够有效抑制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机理是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个方面)。定期收割浮岛植物可降低水体的氮、磷含量,原理是_______
(4)用生态浮岛处理镉金属污染时,若回收植物处理不当,可能导致_______
2022-06-01更新 | 3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山东省淄博市高三三模生物试题
4 . 科研人员调查了某湖泊营养化程度以及部分藻类生长状况,结果如图所示,其中鱼鳞藻、脆杆藻为鱼的饵料,微囊藻会产生有毒物质污染水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生活在该湖泊的各种植物以及动物、微生物等所有的生物共同构成生态系统
B.当水体处于富营养化时,有利于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C.富营养化水体中,鱼鳞藻、脆杆藻大量死亡,可能与微囊藻产生的有毒物质有关
D.富营养化湖泊中的植食性鱼类体内有毒物质的含量比肉食性鱼类多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连续多年过度放牧干扰下,内蒙古高原以羊草、克氏针茅为主的典型草场发生退化,冷蒿种群不断扩展,逐渐形成冷蒿草原。请回答下列问题:
(1)群落中的冷蒿与羊草、克氏针茅间存在_____关系。研究发现在过度放牧胁迫下,冷蒿依靠生根分蘖萌发能力强等特性,抵抗放牧干扰,挤占草原优势物种的生存空间。
(2)有研究表明冷蒿可向环境释放具有化感作用(指植物通过向环境释放特定的次生物质从而对邻近其它植物生长发育产生的有益或有害的影响)的代谢产物,影响周围植物的正常生长。研究者利用不同浓度的冷蒿茎叶水浸提液处理3种伴生植物幼苗,实验结果见下图。

据图分析,冷蒿释放的化感物质对糙隐子草和克氏针茅幼苗根生长的影响是_____
(3)绵羊对牧草的喜食程度为糙隐子草>羊草>冷蒿>克氏针茅。但在持续过度放牧(绵羊)的干扰下,克氏针茅在群落中的优势地位被冷蒿替代,糙隐子草成为冷蒿的主要伴生物种。
①综合上述研究,对此现象的解释:冷蒿通过_____繁殖抵抗放牧干扰,通过释放的化感物质_____克氏针茅幼苗生长,挤占原优势物种的生存空间,同时,化感物质对糙隐子草幼苗根的生长有_____作用,使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在冷蒿草原较好生长。
②研究结果还表明,人为干扰改变草原生态系统的_____结构,使群落朝着与自然发展不同的方向_____
(4)目前退化草场恢复治理的主要措施中,草种补播改良是一项既“快”又“省”的重要方法。为使补播的草种能良好地萌发、定植和生长发育,草场更好地达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在选用草种时应注意什么?_____(答出一个方面)。
2022-04-08更新 | 445次组卷 | 7卷引用:2020届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黄岛区)高三4月模拟生物试题
6 . “墓古千年在,林深五月寒”,孔林内现已有树10万多株。其中柏、杨、柳、女贞、樱花等各类树木,盘根错节,枝繁叶茂;野菊、半夏、柴胡、太子参等数百种植物,也依时争荣。下列正确的是(       
A.树林中林下植物的种群密度直接取决于林冠层的郁闭度
B.孔林中数量众多的植物和生活在其中种类繁多的动物共同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C.生活在林下的半夏、苔藓等阴生植物的叶绿体颗粒一般较大,颜色较深,这是对弱光环境的一种适应
D.“林深五月寒”充分体现了生物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也体现了孔林中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
7 . 在鱼塘适量种植莲藕,能达到水净、鱼肥、景美、藕增产的多重效益。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莲藕和所有的鱼构成一个生态系统,鱼与莲藕的种间关系为共生关系
B.该系统中鱼所需的氧气主要来自荷叶的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
C.莲藕直接吸收过剩鱼饲料和鱼粪便,是水体不容易被污染的主要原因
D.该模式综合考虑了自然——经济——社会效益,符合绿色生态发展观
2022-01-13更新 | 3917次组卷 | 19卷引用:2023届山东省泰安市高三一模生物试题变式题6-10
8 . 某河流中五年前引进了一种外来植物甲,跟踪调查发现,五年来该河流中甲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增加,食草鱼类和水草的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减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五年来该河流中生物群落的优势种发生了改变
B.甲种群的引进并不能改变该河流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C.大量投放食草鱼类可有效地控制甲种群的蔓延
D.该河流中所有的生物和底泥共同组成河流生态系统
2019-01-30更新 | 232次组卷 | 2卷引用:2014届山东省烟台市高三3月模拟单科生物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