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食物链和食物网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6 道试题
1 . 草地贪夜蛾,原产地为美洲,是一种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预警的粮食作物重大致灾害虫,主要危害玉米。其适应能力强,迁飞扩散快,繁殖能力强,群体作战,可把整块玉米地植株心叶、叶片啃光,然后迁移到下一片地,号称“行军虫”。自2018年年底从缅甸入侵我国云南,至今已对全国22个省份的农田造成威胁,各地多措并举开展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治工作。
(1)在虫害发生初期,草地贪夜蛾种群数量增长方式近似于_______________。这时通常可选用茚虫威、乙酰甲胺磷等药剂进行化学防治,但效果会随着施药期的延长而下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科研人员发现玉米田里的龟纹瓢虫除了会捕食玉米蚜虫之外,对草地贪夜蛾的卵和低龄幼虫具有较强的捕食能力,龟纹瓢虫摄食草地贪夜蛾后,其能量有一部分被同化,还有一部分流向_______________。这种利用生物物种间的相互关系,对害虫进行防治的措施被称为_______________。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人们进行农田治虫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3)下图为云南某遭遇虫害的玉米田中碳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部分示意图,图中甲~戊代表不同组成成分,Ⅰ~Ⅲ表示过程,虚线箭头表示流经丙的能量流动情况,A、B、C代表能量流经丙所处营养级的去向,其中数字代表能量值,单位为J/(cm2·a)。

①图中属于异养生物的有_______________(用“甲~戊”表示)。
②碳在图中Ⅰ~Ⅲ过程中的循环主要是以_______________形式进行的。
③图中乙具有的总能量至少是_______________J/(cm2·a)。图中C代表的能量去向是_______________。若图中15J/(cm2·a)的1/5以粪便形式流向戊,则第二、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____
2022-10-29更新 | 464次组卷 | 2卷引用: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B卷·能力提升练)-【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分层训练AB卷(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2 . 如图为一生态金字塔示意图,字母代表不同的营养级。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金字塔能够代表食物链“草→虫→蜘蛛→蛙→蛇→猫头鹰”各个营养级的生物量关系
B.该金字塔的一部分能够表示食物链“油松→松毛虫→乌鸦”各个营养级之间的个体数量关系
C.该金字塔能够表示食物链“油松→松毛虫→乌鸦”各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关系
D.兔子和鹿均吃草,它们所处的塔层相同
2022-10-27更新 | 642次组卷 | 4卷引用: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B卷·能力提升练)-【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分层训练AB卷(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3 . 如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箭头表示碳的流动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A、B,C、D、E
B.该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可表示为:A→D→E→B
C.碳循环进行的同时一定伴随着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
D.碳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及生物群落内部往复循环,这种循环带有全球性
2022-10-27更新 | 662次组卷 | 8卷引用: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B卷·能力提升练)-【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分层训练AB卷(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4 . 蝙蝠是一种食性复杂的哺乳动物,主要以昆虫和其他小型节肢动物为食。蝙蝠也是多种人畜共患病的病毒的天然宿主,能够携带多种病毒而自身却不被感染。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估算山地中某种蝙蝠的种群密度可采用_________法。蝙蝠体内病毒与蝙蝠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__
(2)食果蝙蝠会将大量果实带到远离母树的地方吃完,而种子被丢掉后会发芽长为新植株。上述实例说明蝙蝠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这体现了蝙蝠的__________价值,此种价值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人类通过模仿蝙蝠的回声定位系统发明了雷达的价值。
(3)在捕食昆虫时,蝙蝠至少处于食物链的第_________营养级,能量在昆虫和蝙蝠之间的传递效率__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10%~20%,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蝙蝠携带的某些病毒一旦传染给人将会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危害,但不能通过将其灭绝的方法来保护人类,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提出一条有效预防传染的措施____________
5 . 双碳,即碳达峰与碳中和的简称。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CO2排放量与减少量相等)。下图为碳循环示意图,图中字母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数字表示CO2的排放量或减少量。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中,碳在生物群落中的传递渠道是______。碳循环具有全球性的原因是______
(2)图中代表生态系统的基石是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若用图中的数字构建碳中和数学模型,则该数学模型是______(用图中数字表示)。
(3)植树种草是将CO2排放量吸收掉的一种方式,而相应物种应以当地为主,原因是______(答出一点即可),这遵循了生态工程的______基本原理。
(4)请写出符合“低碳生活”(低碳消耗、低碳排放的生活方式)理念的日常生活习惯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2022-08-28更新 | 1081次组卷 | 4卷引用:第4章 人与环境(B卷·能力提升练)-【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分层训练AB卷(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6 . 如图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图中存在的食物链是绿色植物→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微生物
B.能量在流动过程中随食物链逐级递减
C.微生物呼吸产生的能量可以再次被绿色植物利用
D.生态系统本身即可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不需要外来能量的输入
7 .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主要途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调查生物群落内各物种之间的取食与被取食关系,可构建食物链
B.整合调查所得的全部食物链,可构建营养关系更为复杂的食物网
C.归类各食物链中处于相同环节的所有物种,可构建相应的营养级
D.测算主要食物链各环节的能量值,可构建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
2022-06-14更新 | 7203次组卷 | 36卷引用:第三章 生态系统章末培优专练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浙科版选择性必修2
8 . 稻鸭共作生态农业是以种稻为中心,利用鸭喜食稻田中的昆虫、水生小动物和几乎所有杂草,却不喜食水稻的杂食特性,达到有效控制常规稻作因依赖化肥、农药等的大量投入而造成生态污染的重要技术途径。某兴趣小组绘制稻鸭共作农田生态系统中的部分碳元素转移过程如图所示,箭头和字母分别表示碳元素的传递方向和转移量。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丙和丁在该生态系统中通过营养关系加速了 _____
(2)图中碳元素以 _____的形式进行转移,图中需要增、减箭头之处具体是:___。在水稻生长期,该生态系统中的碳元素转移量为:a _____(填“>”或“=”或“<”)b+c+d+e。
(3)从生态系统结构的角度分析,稻鸭共作模式增加了该生态系统中 _____的复杂性,因而该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
9 . 投弹手甲虫有精妙的防身系统(如图),其腹部储存室中储备过氧化氢(H2O2)和氢醌(HQ)。当有捕食者靠近时,储存室收缩,储存室和燃烧室间的隔膜打开,H2O2和HQ流至燃烧室,被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催化,反应如下:

在极短时间内导致爆炸,同时喷射出灼热难闻的对苯醌,攻击并吓退捕食者。叙述错误的是(       

A.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与两种酶的加工、运输有关
B.投弹手甲虫迅速喷射灼热气体依赖酶的高效性
C.燃烧室爆炸与热及O2大量产生导致气压增大有关
D.甲虫精妙的防身系统使自然界中不可能有其天敌
10 . 近年来,国内多个省市的镉米被查出镉含量超标,“镉米危机”的出现再次敲响了土壤污染的危机。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土壤中的镉主要通过生物富集作用,对生物造成伤害
B.利用某些植物能吸收重金属而对土壤进行修复,且成效明显,治理周期短
C.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是控制土壤污染的主要措施之一
D.我国正在稳步推进土壤污染防治,继续开展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普查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