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循环的概念和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5 道试题
1 . 红树林原来广泛分布于我国福建、广东、广西、海南沿海的潮间带,既是海岸的天然防护林,又是潮间带多种贝类、甲壳类、鱼类的栖息繁衍地,也是多种水鸟营巢繁殖的处所。由于人类的围海造地和人工养殖以及建筑、薪柴之需,红树林的面积日益缩小。下图是红树林保护区内部分食物关系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食物网中共含有________条食物链,属于第四营养级的生物有________
(2)推测红树林中的植物可能具有哪些形态、结构或功能特点?___________(写出数字)
①体内细胞中细胞液渗透压低②具有发达的根系③具有排盐、泌盐结构④根系耐缺氧
(3)红树林由浅水区向陆地方向依次生长着芦苇、碱蓬、柽柳等,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结构。繁殖季节,林里的雄鸟进行复杂的求偶炫耀,说明信息传递具有__________的作用。
(4)保护红树林除控制污水排放、减少人类干扰,还需进行生态修复。通过引种试验与驯化,培育新的、适合本地种植的红树林植物种类,该措施主要遵循了生态工程的______原理;选择净化能力较强的水生植物,通过合理的人工设计,使物种之间形成互利共存的关系,这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原理。
(5)现种植某种植物,能大量吸收红树林土壤中的汞元素,但需对其定期收割并实施无害处理,原因是_______
7日内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生物 试题
2 . 氮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是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科学家以三江平原小叶章湿地植物小叶章为研究对象,采用同位素标记技术研究其对不同形式氮素吸收的情况。在对样地施加不同形式氮素后收集相关数据,并将叶、茎等器官对¹⁵N吸收量的计算结果记为Ndff值,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A组:¹⁵N标记的NH4Cl
N组:¹⁵N标记的 KNO3
NA组:¹⁵N双标记的 NH4NO₃
CK组:空白对照组 (注:实验各组施氮量为4gN/m,与当地土壤中氮含量接近)
(1)小叶章的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氮素可用于其自身合成_________________物质(写出2种),二者的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氮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据图分析可知,不同形式氮素处理下小叶章叶、茎 Ndff 值随时间延长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_______形式氮素更有利于小叶章叶、茎吸收,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
(3)三江湿地地形纵横交织,构成丰富多彩的湿地景观,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价值。对湿地的不合理开发与过度利用直接导致了湿地生态系统严重退化,在进行修复时,专家组选择了净化能力较强的多种水生植物并进行合理布设,同时考虑节省投资和维护成本,该做法主要遵循了生态工程建设的___________原理。
2024-05-21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高三模拟(二)生物试题
3 . 生态工程倡导“无废弃物农业”的建设。农业废弃物是一种有价值的资源,经过处理后可作为燃料、肥料、饲料、工业原料等,不仅可减轻对环境的污染,还可改良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增加产品竞争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工程建设要以生态系统的自组织、自我调节能力为基础
B.“无废弃物农业”遵循了循环原理,实现了能量的循环利用
C.农业废弃物的利用可实现非生物环境中全部元素的循环利用
D.在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依据整体原理,应选择当地树种
2024-05-10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实验二部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得分训练(三)生物试卷
4 . 为研究投放经济鱼类罗非鱼(以藻类和浮游动物为食)对“水华”的治理效果,分别向3个养殖池塘投放低、中、高密度的罗非鱼。每日定时投放适量饵料,定期测定3个池塘中浮游植物及浮游动物的总生物量。结果如图1、图2所示。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藻类吸收的N、P等元素可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循环
B.6月份,低密度的罗非鱼对“水华”的治理效果较好
C.7月初(上旬),高密度罗非鱼养殖池浮游动物总生物量比低密度养殖池高
D.池塘中生物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来源于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和饵料
2024-05-07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实验二部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得分训练生物试卷(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分布在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一带水乡的桑基鱼塘,是一种典型的水陆物质和能量交换型生态工程。下图为某地桑基鱼塘的能量流动简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桑、浮游植物属于生态系统生物成分中的________,可从蚕粪中获得能量和营养的微生物属于生态系统生物成分中的________。蚕和鱼等消费者在该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
(2)图中A和B表示________的能量。鱼摄食的蚕粪中的能量属于第________营养级同化量的一部分。由图中数据可知,鱼和浮游植物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小数点后保留一位)。
(3)饵料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质,工作人员为了增加鱼的产量,大量增加了饵料的投入。从物质循环的角度分析,该做法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图示生态系统遵循的生态工程原理是________(填一种)。该生态系统的建立,减少水体污染的同时,产出的农副产品还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
6 . 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存在可以加快物质循环的过程
B.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主要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C.在物质循环中,非生物环境中的物质可以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
D.能量是物质循环的动力,二者可以将生态系统各组分联系在一起
2024-04-13更新 | 88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绥棱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试题
7 . 下图为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部分示意图,图中字母代表一定时间内的能量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生态系统通过物质循环实现了能量的循环利用
B.g的一部分以初级消费者尸体残骸形式被分解者利用
C.该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总是呈现上窄下宽的金字塔形
D.能量在第一、二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c/a×100%
8 . 我国西部地区为充分利用太阳能、改善环境建立了光伏电站(如图乙)。光伏电站是一种利用太阳能辐射转换为电能的绿色能源技术。修建的光伏板形成沙障遮挡了烈日大风;光伏板下进行牧草、草药种植。但过高的牧草会遮挡光伏板,光伏电站引入适量的牛羊,形成了畜牧—光伏互补的生态模式,以实现生态、产业的融合发展。图甲是不同月份的太阳能辐射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根据信息可得出冬季光伏发电量最小,且风沙影响可能是导致光伏电站外部测量到的太阳辐射相对较弱的原因
B.若电站内羊群的数量超过了牛群的数量,则该地发生了群落演替
C.光伏发电有助于减少对化石燃料的燃烧,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
D.畜牧—光伏生态模式下,草场中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不会都流向第二营养级
9 . 农用地膜是陆地生态系统微塑料(指粒径小于5mm的塑料纤维、碎片或颗粒)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微塑料长期残留累积于土壤中,会干扰土壤微生物介导的氮循环过程,进而影响土壤质量与作物健康。研究发现,微塑料能促进氮降解菌、固氮菌等微生物的代谢,抑制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能将硝酸盐还原为氮气的细菌)的代谢。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A.氮在生物群落中能以蛋白质、核酸等有机物的形式存在
B.可从被微塑料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高效固氮的微生物
C.固氮菌、硝化细菌等微生物可增加土壤肥力,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D.土壤中的固氮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和氮降解菌都属于分解者
2024-03-29更新 | 218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沙区恒昌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份能力素养测试生物试题 
10 . 库布齐沙漠曾荒无人烟、寸草不生,经过当地群众、政府和企业携手治沙,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转变,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转变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B.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关键,是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C.一个生态系统是否修复成功,要看其结构和功能是否达到动态平衡
D.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后的库布齐沙漠的抵抗力稳定性得到了提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