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态平衡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自我调节能力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9 道试题
1 . 研究者设计了一个养猪场废水处理系统,具体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氧化塘中的植物、动物和细菌等全部生物共同构成生物群落
B.废水流入厌氧池前,加水稀释处理可以防止微生物过度失水而死亡
C.废水不能过量流入氧化塘,因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D.氧化塘后部种植挺水植物,通过竞争有机物从而抑制藻类生长
2 . 草原是中国重要的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由于轻保护、轻投入、过度放牧以及气候变化等,90%的草原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图表示放牧量对草场净初级生产量(单位时间内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除去植物呼吸作用损耗所剩余的能量)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除被食草动物摄食同化利用外,其去向还包括_______;据图分析,放牧量对净初级生产量的影响为_____________
(2)食草动物作为植被的收割者,其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是_________;草原上不同食草动物对草本植物的取食部位存在分化,这使得食草动物之间的竞争程度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 ,有利于不同生物________
(3)在连续多年的高强度放牧压力下,某地草原从以羊草、克氏针茅为主的典型草场退化演替为冷蒿群落,使草质退化;有研究指出,冷蒿通过释放樟脑、蓍草苦素、桉叶油素等抑制其他植物生长发育而成为优势种群。冷蒿释放的樟脑等属于_______信息;研究者用不同浓度的冷蒿茎叶水浸提液处理羊草、克氏针茅幼苗,检测幼苗根的生长情况。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
2022-07-12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3 . 下列图1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碳循环示意图,甲~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图2为该生态系统的部分能量流动示意图(不考虑未利用的能量)。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图1中碳元素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是②③④,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是①⑤
B.图2中B表示兔的同化量,C表示兔流向分解者的能量
C.在该生态系统中,狼和兔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的调节机制属于负反馈调节机制
D.过度放牧会导致该生态系统在逐渐向荒漠生态系统演替,此过程中,生产者固定的CO2量与生物群落排出的CO2量相等
4 . 图甲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式图,图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①②③为特定的生理过程,图乙表示该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间的食物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乙中的生物对应图甲中的____(用字母表示)。在①③和②过程中碳的流动形式分别为_________
(2)若植食性动物粪便中的能量为M,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R,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为N,则该植食性动物的同化量可表示为_______
(3)植食性动物能根据植株的性状、气味等因素判断食物并进食,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的功能。
(4)该草原曾发生过火灾,但此后又慢慢恢复,这属于群落的____演替。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分析,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种能力的大小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
5 . 植树造林不但可以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还可以带来经济效益。森林中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CO2固定在植被中,从而使大气中的CO2浓度降低。植树造林是促进碳循环和降低大气CO2浓度的重要举措。回答下列问题:
(1)森林中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一部分___,另外一部分用于___。植树造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抵消”全球的碳排放,这体现出物质循环具有___的特点。
(2)若管理不善导致发生森林火灾,森林也可能成为一种碳排放源。在某地区广泛种植的桉树人工林由于树种单一,易受林火干扰。科研人员以桉树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强度林火干扰对植被碳密度(反映各组分在光合作用中固碳能力的差异)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由图分析可知,林火主要干扰了___(植物)的碳密度,使植被总的碳密度减小了。轻度林火干扰对植被碳密度影响的差异不显著,这说明___,但是林火干扰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草本植物的碳密度,其主要原因是___

(3)植树造林的过程中需要提高森林的固碳能力,从物种及生态系统稳定性方面考虑,在引种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___(答出两点)。
2022-03-09更新 | 17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河北省部分名校高三3月模拟联考生物试题
6 . 北方温带湖泊群落的垂直结构可分为表水层、斜表层、静水层和底泥层(如图甲所示),图乙为该湖泊中生物形成的食物网,图丙为该生态系统中部分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字母代表相应的能量值,G代表第三营养级流向分解者的能量,H代表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该湖泊中每年有一定量的生活污水流入。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图甲分析:夏季表水层氧气含量比冬季_____ ( 填“高”或“低”),推测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是_____
(2)由图乙可知,鲫鱼和田螺的种间关系是_____,黑鱼处于_____营养级,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
(3)图丙中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是_____(填写图中字母) ,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
(4)人工排入一定量的生活污水不会使该湖泊受到污染,说明生态系统_____
7 . 下图为某湖泊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定量分析模式图[图中数字为能量值,单位是里J(cm2-a)],G是绿色植物,H为植食性动物,C为肉食性动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第二营养级和第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________%。(保留整数)

(2)生态学家曾多次实地考察该湖泊生态保护和生态发展情况。下表为被调查区域三个时期动植物的物种数量及某种鱼类的同化量在不同生命活动中分配比例的相对值。请回答问题:
时期物种数竞争消耗的能量逃避敌害消耗的能量繁殖后代消耗的能量
I49171865
II801860224
III46651718

①在调查描述、解释该鱼种群数量变化时,常常需要建立种群数量增长的________模型,若要预测鱼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则需调查该种群的________
②根据上表分析,最需进行生态修复的时期是________期。
③该湖泊在某个时期由于污染物排放导致水质恶化,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说明______,污染物排放导致藻类大量繁殖,若将该区域的水流经芦苇田后,藻类数量大大减少。从生态学角度分析,藻类数量减少的原因有________
2021-12-11更新 | 299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8 . 下图为我国某地农村果园生态工程建设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植食性昆虫的粪便中的能量属于____同化的能量。果园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获取碳元素的生理作用有消费者的捕食同化作用、分解者的分解作用,还有_____等。
(2)与传统农业生态系统相比,该果园生态系统更能净化环境,主要原因是_____
(3)从生态系统稳定性看,该果园生态系统比简单的农田生态系统不易发生虫害的原因是______
(4)上述果园生态系统的模式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价值。生态工程建设以生态系统的___功能为基础,遵循着自生、循环、 ___等生态学基本原理。
9 . 群落物种可划分为生活型和水分生态型两种不同类型的功能群。生活型包括;多年生根茎禾草,多年生丛生禾草,多年生杂草类,一、二年生草本和灌木;水分生态型包括:旱生植物、中旱生植物和中生植物。科研人员以内蒙古某家庭牧场为研究对象,分别对禁牧、休牧和常牧样地中草地植被的物种数进行观测,并采用植物生活型和水分生态型功能群的分类方法,分析不同放牧样地的群落特征、功能群的物种数和综合优势比的差异性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注:Pf.多年生杂草类;Pr.多年生根茎禾草;Pb.多年生丛生禾草;Ab.二年生草本;Ss.灌木。常牧和禁牧样地未发现灌木。
(1)分析不同放牧样地群落特征的重要依据是群落的___________,在常牧、休牧、禁牧三种情况下此家庭牧场都没有出现草场退化的趋势,但常牧和禁牧样地未发现灌木,而休牧样地出现灌木,这说明人类的放牧活动可以影响演替的___________
(2)由图可知,多年生根茎禾草功能群在各放牧样地出现的物种均为___________(填“中生”“中旱生”或“旱生”)植物,多年生丛生禾草在休牧样地出现___________两种水分生态型物种。研究区草地群落中多年生杂草之间___________(填“存在”或“不存在”)垂直结构,该种结构可以显著提高___________
(3)据图分析,科学的休牧制度有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原因是___________
10 . 下图是稻—鱼—蛙共生生态农业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底栖生物在此农业生态系统中可作为分解者,禽、畜、鱼存在竞争关系
B.图示生态系统比单纯水稻田的自我调节能力更强,可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C.图示生态系统的群落具有垂直结构,可以提高光能的利用率
D.及时清除稻草可以让水稻中的能量高效地全部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2022-05-06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省级联测2021-2022学年高三第八次考试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