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态平衡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自我调节能力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1 . 如图1表示某冻原生态系统中的部分食物网,图2为某地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新型生态养殖模式,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共含有__________条食物链,营养级级别最高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_
(2)图2中,鸽子摄入饲料后,摄入量、同化量与粪便量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鸽子同化的能量中,除了被下一营养级生物利用和被分解者利用外,其去路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2中的桉树能够保持水土、净化环境,且其分泌的“杀菌素”和芳香化合物具有药用价值和作为工业原料,这分别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价值。鱼塘对鸽舍中的一些废弃物具有一定的净化作用,这说明生态系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3-01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乌兰浩特市四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2 . 图1是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图2表示该生态系统中某一食物链及部分能量流动情况,请分析回答:

(1)图1中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内主要是以____________形式流动的。
(2)在图2的食物链中③属于________(填生物)的同化量的一部分。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的符号表示)。
(3)图2所在的生态系统中,草属于第一营养级,它的能量除了未利用的部分和流向分解者的部分之外,其他的流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2所在生态系统在引入鹰之后,兔的数量在变化后,最终达到平衡,这表明生态系统内部具有_____能力,该种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从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决定该种能力大小的因素是___________
3 . 如图净水塘的前部有吸附大颗粒的吸附基质,中部水面有固定化小球藻的圆柱浮床,小球藻可以吸收重金属离子。塘的后部生存着藻类、荷、芦苇、鱼、虾、蚌、水丝蚓(一种水中生活的蚯蚓),塘的底部为厚厚的河泥,回答下列问题。

(1)河泥中主要分布的生态系统成分是______,净水塘在由图3组成的食物网中,其中虾、鲫鱼等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池塘后部生物的差异分布体现了群落具有____________结构。
(3)当污水进入净水塘后,除被净水塘内微生物分解外,还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很快消除污染。
(4)下列不属于东亚飞蝗种群特征的有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丰富度 ②出生率 ③集群分布 ④互利共生 ⑤演替
(5)图2是该生态系统相邻的两个营养级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字母代表能量,请用图中的字母和计算符号表示:甲的同化量为____________,乙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值为____________
2022-01-02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通辽市霍林郭勒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题
4 . 下图1是某河流生态系统受到生活污水轻度污染后的净化作用示意图;下图2表示该河流的能量金字塔,其中甲、乙、丙为三种鱼,丁为一种水鸟,甲不摄食藻类。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AB段溶解氧含量降低的主要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__;在一定时间内,NH4+等无机盐离子增多的原因是②___________________;该流域被轻度污染后的净化作用体现了③_____________
(2)若图2少画了一个捕食关系,则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在补充上述食物链后的营养结构中,具有两种种间关系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若水草大量减少,则短时间内藻类的数量也会减少,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12-01更新 | 222次组卷 | 3卷引用:内蒙古海拉尔二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生物试题
5 . 研究者设计了一个养猪场废水处理系统,具体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氧化塘中的植物、动物和细菌等全部生物共同构成生物群落
B.废水流入厌氧池前,加水稀释处理可以防止微生物过度失水而死亡
C.废水不能过量流入氧化塘,因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D.氧化塘后部种植挺水植物,通过竞争有机物从而抑制藻类生长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6 . 一个系统作用的效果反过来又促进或抑制了这个系统的工作,如果是促进,该调节就是正反馈,反之则是负反馈。下图1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反馈调节示意图,图2为某湖泊生态系统中发生的某种调节活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1中生物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构成了完整的生态系统
B.甲、乙、丙三者间的食物联系是乙→丙→甲
C.图1中存在负反馈调节,图2中存在正反馈调节
D.乙一定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最可能是草本植物
2021-08-08更新 | 554次组卷 | 6卷引用:内蒙古科尔沁左翼中旗实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7 . 某草原生态系统中植物和食草动物两个种群数量的动态模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食草动物进入早期,其种群数量增长大致呈“J”型曲线
B.图中点a的纵坐标值代表食草动物的环境容纳量
C.该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与植物和食草动物之间的负反馈调节有关
D.过度放牧会降低草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2021-06-11更新 | 8423次组卷 | 46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经纬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8 . 因含N、P元素的污染物大量流入,某湖泊曾爆发“水华”。为防治“水华”,在控制上游污染源的同时,研究人员依据生态学原理尝试在湖泊中投放以藻类和浮游动物为食的鲢鱼和鳙鱼,对该湖泊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创造了浮床生态工艺法净化生活污水(含有机物和无机物),在水域中固定浮床上种植特殊的水生、半水生植物以吸收水中的氮、磷等元素,取得了明显效果。

(1)在该湖泊生态系统的组成成份中,引起“水华”的藻类属于______________,湖泊中各种生物共同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活污水流入湖泊中,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____________,使污水得到净化。若流入该湖泊的生活污水过量,则会导致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浮游动物以藻类为食,银鱼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由图可知,将鲢、鳙鱼苗以一定比例投放到该湖泊后,造成银鱼生物积累量_____________,引起该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4)浮床生态工艺法能防止“水华”发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答两点即可)
2020-04-28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内蒙古赤峰市高三4月模拟理综生物试题
9 . 红耳龟原产美洲,作为宠物引入我国。由于宠物弃养和放生行为,红耳龟野外种群数量逐渐增大,对当地的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为研究红耳龟入侵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影响,科研人员对某地区红耳龟的种群数量和食性进行了调查。请回答下列问题:
(1)红耳龟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___,其同化的能量,一部分在_________过程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一部分用于自身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红耳龟的_______________及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其种群密度和种群大小的直接因素。描述、解释和预测红耳龟种群数量的变化时,常常需要建立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人员调查了该地区龟鳖类的种群数量,结果如下表所示。

红耳龟

乌龟

中华花龟

中华鳖

蛇鳄龟

数目(只)

148

20

8

4

1


调查结果发现,目前该地区龟鳖类的优势种是___________。由于红耳龟的入侵,导致当地的群落结构发生明显改变,这种变化过程称为群落的____________
(4)为研究红耳龟的食性,研究人员解剖了红耳龟和本地龟类——中华花龟,统计它们胃内残余食物种类及出现次数,发现中华花龟胃内仅有久雨花科、苋科和鱼类三种食物。红耳龟的残余食物统计结果如下图所示:

①红耳龟与中华花龟的种间关系属于____________
②红耳龟的捕食行为还可能会引起本地的鱼类、贝类等生物的种群密度下降,严重时会使当地的物种丰富度降低,影响该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能力。
2021-01-11更新 | 188次组卷 | 2卷引用:内蒙古科尔沁左翼中旗实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A卷)
10 . 反馈是指一个系统作用的效果反过来又促进或抑制了这个系统的工作。如果是促进,该调节就是正反馈,反之则是负反馈。下图A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反馈调节示意图,图B为某湖泊生态系统中发生的某种调节活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A中生物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构成了完整的生态系统
B.甲、乙、丙三者间的食物联系是乙→甲→丙
C.图A中存在正反馈调节,图B中存在负反馈调节
D.乙一定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最可能是草本植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