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态平衡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自我调节能力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4 道试题
1 . 某湖泊因污染而废弃,经过若干年治理后逐渐恢复发展为一个长时间稳定的自然湿地 生态系统。图 A表示该系统中的代表生物的关系图,图 B表示栅藻及水蚤有关的能量流向过程,其 中字母表示能量。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图A                                                                                                    图 B


(1)该湖泊在群落演替的初期自我调节能力比稳定的湿地生态系统____,原因是____
(2)图 A的捕食食物链中河虾属于第______营养级,若河虾被大量捕捞,从能量流动角度看食虫鱼短时间内的数量变化是 ____________
(3)图 B中能量 c属于_____(生物名称)的同化量。结合 d 的能量除了图示以外,还有部分去向是______   
2018高三上·浙江·学业考试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易(0.85) |
2 . 如图是某校利用人工建立的池塘湿地对生活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形成藻菌共生的污水净化系统,其主要动植物有:芦苇(挺水植物)、绿藻(浮游植物)、黑藻(沉水植物)和人工放养的适量的红鲤鱼(杂食鱼类)。请据图回答:

(1)该池塘湿地的各种生物共同构成一个______
(2)如果池塘条件适宜,池塘中的红鲤鱼种群数量在放养后将以______方式增长,最终会在______这一平均值上下波动。
(3)池塘后部种植莲等挺水植物,有利于减少出水口处水中的浮游藻类,原因是______
(4)若污染过于严重导致池塘失去净化能力,可以将池塘水抽光并挖掉部分淤泥,重新注入池水后,池塘能迅速恢复原样。其恢复速度较快是因为原有池塘中会留下大量______和有生存能力的______等。
2019-01-06更新 | 106次组卷 | 2卷引用:2019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仿真模拟试题03
3 . 某大豆田的主要食物链由大豆→田鼠→鼬构成。图甲为田鼠所摄入能量的去路,其中字母表示相应能量。为防治农田鼠害,研究人员选择若干大小相似、开放的大豆田,在边界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适宜高度的模拟树桩,为肉食性猛禽提供栖息场所。设桩一段时间后,测得大豆田中田鼠种群密度的变化如乙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所缺少的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产者、无机物、有机物、气候和______。图中C属于第______个营养级的能量,B表示用于______的能量。
(2)该生态系统中,田鼠的种群密度可通过______法调查。猛禽对田鼠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属于_________(填“外源性”或“内源性”)调节因素。
(3)据图乙分析,田鼠的种群数量呈______增长,a~d段其种群的增长速率的变化情况是______。d点以后田鼠种群密度大幅下降,从田鼠生存环境变化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_
(4)若该大豆田弃耕后数十年后将会进行______演替成一片森林。在此过程中该生态系统会朝着物种多样化、结构复杂化和功能完善化方向发展,直到生态系统达到稳态为止,这种稳态是靠生态系统的______来实现。
2019-06-26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重点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4 . 下图是某校利用人工建立的池塘湿地对生活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形成藻菌共生的污水净化系统,其主要动植物有:芦苇(挺水植物)、绿藻(浮游植物)、黑藻(沉水植物)和人工放养的适量的红鲤鱼(杂食鱼类)。请据图回答:

(1)该池塘湿地的各种生物共同构成一个________,池塘对生活污水具有很强的净化作用,主要是因为其__________层中含有大量分解者;该群落的层次性主要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垂直分布决定的。
(2)如果池塘条件适宜,池塘中的红鲤鱼种群数量在放养后将以_______方式增长,最终会在_______这一平均值上下波动。
(3)池塘后部种植莲等挺水植物,有利于减少出水口处水中的浮游藻类,原因是_________
(4)若污染过于严重导致池塘失去净化能力,可以将池塘水抽光并挖掉部分淤泥,重新注入池水后,池塘能迅速恢复原样。其恢复速度较快是因为原有池塘中会留下大量____和有生存能力的_____________等。
2018-11-16更新 | 210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5 . 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海洋是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


(1)根据图甲分析,要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捕捞后大黄鱼种群数量应处于__________点。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大黄鱼种群密度时,若标记个体更易于被捕食,则种群密度的估计值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2)海洋鱼类生活在不同的水层,这体现了生物群落的________结构。新建码头的桩柱表面很快被细菌附着,随后依次出现硅藻、藤壶、牡蛎等,该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
(3)图乙表示某海域能量流动简图,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图中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在碳循环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能量在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          
(4)海洋会受到石油、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污染。如果污染超过海洋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海洋生态系统就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2019-01-30更新 | 4279次组卷 | 27卷引用:2014-2015学年浙江台州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统练生物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易(0.85) |
6 . 下图为X河流流经Y市示意图。其中a处在上游,d处在下游。据图分析回答:
   
1998年市环保局对X河流水质进行检测,绘制曲线图如下:
   
(1)造成X河流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最可能分布在___
A.ab段     B.bc段     C.cd段     D.bd段
(2)列举造成X河流污染的3种可能的污染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处污染程度明显降低,除了物理性的沉降和化学性的分解外,________型微生物在净化污水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具体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
2018-05-31更新 | 108次组卷 | 2卷引用:4.2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浙科版选择性必修2
7 . 浙江在“五水共治”中利用生态浮床治理污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生态浮床是指将植物种植于浮于水面的床体上,充分利用各种生物有效进行水体修复的技术。下图为生态浮床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浮床中的植物属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成分),立体的生态浮床可以为食草性鱼类提供____________________
(2)浮床植物能否直接利用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_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浮床能抑制浮游藻类的生长,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污水中的重金属通过食物链转移,会在动物体内富集,该现象在生态学上称为__________
2018-02-04更新 | 653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十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8 . 下图是某校利用人工建立的池塘湿地对生活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形成藻菌共生的污水净化系统,其主要动植物有:芦苇(挺水植物)、绿藻(浮游植物)、黑藻(沉水植物)和人工放养的适量的红鲤鱼(杂食鱼类)。请据图回答:

(1)该池塘湿地的各种生物共同构成一个________,池塘中的芦苇、绿藻和黑藻等分层分布现象体现了植物群落具有_________结构。
(2)如果池塘条件适宜,池塘中的红鲤鱼种群数量在放养后短时间内将以_______方式增长,最终会在_______这一平均值上下波动。
(3)从长远看,该池塘生态系统净化污水的重要途径离不开_______(图中“?”部分)的分解作用,该系统中CO2浓度的平衡主要是由系统自身的_________调节来维持的。
2017-11-02更新 | 30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新高考研究联盟2017届第一次选考联考生物试题
9 .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建立人工湿地公园是解决城市水污染的一种有效途径。图是人工湿地处理城市污水的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代表湿地生态系统的三种成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该系统中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2)图中乙所代表的成分是___________,乙同化能量的去向包括自身呼吸作用、___________、未利用和流向下一营养级。碳元素从丙→甲的传递形式是_____________
(3)人工湿地中的植物除绿藻(浮游植物)外,还有芦苇(挺水植物)和苦草、黑藻(沉水植物)等,这一现象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_结构。
(4)人工湿地可以净化城市污水,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实现这一能力的机制是_______________
10 . 下图甲是某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网简图。图乙是能量在第二营养级中的部分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仅处于第五营养级的生物是_______,鹰所在的食物链有_______条。
(2)图中的“→”除表示捕食关系外,还可代表_______的通道。
(3)维持该生态系统的稳定需要通过_______调节。
(4)图乙中的a和b分别是指____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