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态平衡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自我调节能力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8 道试题
1 . 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其常常趋向于稳态。图甲表示载畜量对草原中生产者净生产量的影响(净生产量即生产者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与自身呼吸消耗量的差值)。图乙表示出生或死亡数量与种群数量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由图甲可知,C点以后生态系统的稳态将受到破坏
B.由图甲可知,适量的放牧不会破坏草原生态系统的稳态
C.由图乙可知,F点时种群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D.由图乙可知,F点表示该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2 . 水华指淡水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的一种自然生态现象,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一种特征,主要由于生活及工农业生产中含有大量氮、磷的废污水进入水体后,蓝藻、绿藻、硅藻等大量繁殖后使水体呈现蓝色或绿色的一种现象。生物浮床技术是以浮床作为载体,把某些水生植物种植到水面,达到净化水质,防治水华的效果。下图为生态浮床实景图和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生物浮床技术的应用使该池塘植物的空间结构在__________________方向复杂化。由于浮床植物和浮游藻类之间存在对_____________的竞争,从而抑制了水华的发生。
(2)该水域在污水流入后仍能保持动态平衡,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稳定性,从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影响其稳定性的内部因素是物种的丰富度和______。但若向该水域中大肆排放污水,依然会导致该生态系统的崩溃,原因是______
(3)生态浮床净化了污水,水体中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该水域群落演替类型是_____。浮床上栽种和生长了大量植物,被称为“水上花园”,具有良好的景观美化效果,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价值。
2019-08-15更新 | 32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新起点联考生物试题
3 . 为治理生活污水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某地用芦苇、凤眼莲、藻类植物(轮叶黑藻)、鱼、浮游动物、细菌、真菌等构建的人工湿地处理污水(如图 1 所示),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凤眼莲能分泌对藻类繁殖具有抑制作用的物质,凤眼莲通过传递______信息 藻类形成 ___的种间关系。 通过放养鱼苗、水禽等动物,种植莲藕、芦苇等水生植物,可增加湿地生态系统的___稳定性。
(2)该湿地的植物有挺水植物、浮游植物、沉水植物等,湿地植物的这种分布体现了群落的_____结构。 湿地中能分解污水中有机物的细菌、真菌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向水体中通入空气能提高污水处理效果,原因是__________
(3)图 2 是该湿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一部分,其中属于次级消费者的有_____,若蝌蚪从水蚤和植物中同化的能量比例相同,则流入蝌蚪的能量每增加10 KJ,按能量传递效率为 20%计算,需要消耗植物同化的能量为_____ KJ。
4 . 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海洋是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


(1)根据图甲分析,要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捕捞后大黄鱼种群数量应处于__________点。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大黄鱼种群密度时,若标记个体更易于被捕食,则种群密度的估计值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2)海洋鱼类生活在不同的水层,这体现了生物群落的________结构。新建码头的桩柱表面很快被细菌附着,随后依次出现硅藻、藤壶、牡蛎等,该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
(3)图乙表示某海域能量流动简图,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图中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在碳循环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能量在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          
(4)海洋会受到石油、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污染。如果污染超过海洋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海洋生态系统就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2019-01-30更新 | 4280次组卷 | 27卷引用:2014-2015学年湖北省汉川高二期末统考生物试卷
5 . 水华是指淡水水体中蓝藻等藻类大量繁殖后使水体呈现绿色的一种生态现象。某大型水库近年来常常爆发大规模水华,为探究水华爆发的原因,研究者调查并分析了影响藻类数量变动的部分环境因素,结果如下图1所示;另外在实验室模拟环境中测得不同温度和光照组合条件下的蓝藻生长情况,结果如下图2所示,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从种间关系角度分析,图1中的“抑制”是通过_______关系来实现的。大量捕捞______(填“鲢鱼”或“银鱼”)更容易导致水华的爆发,判断所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
(2)周边农业、工业的含N、P污染物直接流入水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后,水中含氧量会降低,严重时会使水生动物大量死亡。水中含氧量降低的原因之一是藻类大量繁殖,导致夜间_____________;原因之二是藻类随即大量死亡,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
(3)进入春季后,气候条件逐渐由低温低光照变为高温高光照。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春季升温时间提前。根据图2推测,气候变暖对一年中水华初次爆发时间的影响是___
2018-12-07更新 | 330次组卷 | 3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检测生物试题
6 . 某生态系统中一条食物链由甲、乙、丙三种生物构成,在某段时间内的数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中,甲是第三营养级
B.B点和D点丙种群数量相同,种群增长速率也相同
C.此图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程度的自我调节能力
D.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强
2019-01-24更新 | 19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八所重点高中教学协作体2016-2017学年高二7月联合考试生物试题
7 . 如图为利用自然生态系统净化污水的一种大面积、敞开式污水处理池塘(即氧化塘)。请根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A可以表示氧气,B可以表示二氧化碳、无机盐等
B.由图示看,氧化塘净化污水途径有物理沉降和生物的分解作用
C.氧化塘实现净化污水的原理主要是利用细菌和藻类间的寄生关系来分解有机污染物
D.随着距水面深度的不断增加,不同水层微生物的异化作用类型变化顺序可能是需氧型、兼性厌氧型、厌氧型
8 . 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几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表示草原生态系统,该图中还欠缺____________成分;从生态系统____________角度分析,青蛙属于第三营养级。
(2)如果青蛙从蚱蜢和蛐蛐处同化的能量为1000KJ,蛇从青蛙处同化的能量100KJ,则该食物网中,第三营养级到第四营养级的能量传递率____(填“>”或“=”“<”)10%;如果鹰的食物来源及比例:青蛙:蛇由1:1变成4:1,则鹰同化1KJ能量,可以少消耗草提供能量________KJ(能量传递效率按20%计算)。
(3)该草原生态系统能维持相对稳定状态,是因为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其基础是_____________;碳 ________(填“能”或“不能”)在本生态系统内自给自足。
9 . 甲图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乙图表示在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甲图中碳元素主要通过①__________进入生物群落。
(2)乙图中A表示__________的能量。B比A的能量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图中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为600kJ,则该生态系统中次级消费者最少可得到能__________kJ。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渠道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捕食者能依据被捕食者的气味捕猎,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5)若森林遭到毁灭性破坏时不能自动恢复,这一事实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11-26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二春季期中联考生物试卷
10 . 如下两幅图中,图甲是食物关系图,图乙是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图解,乙图中A~D代表生态系统的4种成分,①~⑦代表碳元素在生态系统中循环的途径。请仔细分析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是一个简单的_____,含有_____条食物链。如果兔突然减少,蚯蚓的数量在短时间内将先_____
(2)图甲绿色植物 → 兔 → 鹰这条食物链中,若鹰要增加6千克生物量,至少消耗生产者_____千克。
(3)图乙中A代表_____,碳在C中以_____形式存在。
(4)图乙中代表光合作用的是_____(填序号),生态系统维持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基础是_____
(5)流经某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指_____;能量流动具有单向、不循环的特点,主要原因是由于生物不能利用代谢中产生的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