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态平衡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自我调节能力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8 道试题
1 . 现有两个不同类型的陆地自然生态系统I和Ⅱ,各营养级生物数量的相对值如图所示,若流入I和Ⅱ的总能量相同,据图分析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Ⅱ可能为消费者个体小而生产者个体大的生态系统
B.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
C.I中现存消费者的总能量等于Ⅱ中现存消费者的总能量
D.碳在生物群落中的含量,能通过碳循环的自我调节机制进行调整
2 . 深圳红树林位于深圳湾畔,是我国唯一位于市区,面积最小的自然保护区,这里自然生长植物有海漆、木榄、秋茄等珍稀树种,每年有白琵鹭、黑嘴鸥、小青脚鹬等189种,上10万只候鸟南迁于此歇脚或过冬。自然保护区内地势平坦开阔,有沼泽、浅水和林木等多种自然景观。下图是深圳红树林生态系统简图,请据图回答:

(1)自然状态下,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能较长时间保持相对稳定,是因为该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_____________,从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决定该能力大小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
(2)图中未体现的生态系统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小型食肉鱼与虾蟹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若小型食肉鱼从虾蟹中获得的能量与从水蚤中获得的能量之比为1∶3,则要使小型食肉鱼增加1kg,至少需要消耗水蚤_____________kg。
(3)通常情况下,鸟的数量少于小型食肉鱼,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鸟与大型食肉鱼的之间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红树林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及合理的开发利用,既能防风固堤、改善海湾生态环境,又能给当地居民带来经济收入,这充分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___原理。
(5)红树林具有净化海水、吸收污染物的功能,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_价值,为提高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在引入物种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有_____________(回答两点即可)。
3 . 人工湿地是人工建造的与沼泽地类似的一种人工生态系统,在污水沿一定方向流动的过程中,人工湿地内的人工基质、微生物、植物等对污水进行净化。下图甲为人工湿地示意图,图乙为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简图,a、b、c、d表示该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人工湿地的建设应遵循协调原理,即需要考虑经济和社会等系统的影响力
B.据图乙可知b为分解者,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就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C.由于没有天敌制约,湿地中挺水植物的种群数量会呈“J”形增长
D.少量生活污水流入湿地不会造成明显影响,说明湿地具有一定的抵抗力稳定性
2022-11-02更新 | 333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部分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联考生物试题
4 . 某地一条河流常年被生活废水污染。生活废水的水质、水量不均,有机物、N、P含量高。为因地制宜探索治理河水污染的生态方法,研究人员将污染河水引入一个面积为33m×20m的人工实验湿地(见下图)。

在该人工实验湿地中引入满江红、芦苇、水芹和凤眼莲等水生植物,并暂时封闭出水口。一段时间后检测进水口和出水口的水质,结果见下表

参数

入口处平均值

出口处平均值

国家排放标准

总氮(mg/L)

25

9

15

总磷(mg/L)

2.4

0.8

1.0

*BOD(mg/L)

60

8

20

粪便类大肠杆菌(细菌数目/100mL)

1.0×107

1.9×105

100~500


*BOD表示污水中生物体在代谢中分解有机物消耗的氧气量,可间接反映出水质中有机物含量
请回答问题:
(1)从生态系统结构分析,该人工实验湿地中引入满江红、芦苇、水芹和凤眼莲等水生植物属于_________
(2)据表分析,流经人工实验湿地后,污水中氮、磷总量均呈现__________趋势。引起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与研究人员采取的__________________的措施有关。
(3)污水流经人工实验湿地后,BOD值的明显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4)为减少水体中N、P含量过高给水生生态系统带来的不良影响,环保工作者选择其中3种植物分别置于试验池中,90天后测定它们吸收N、P的量,结果见下表。

植物种类

单位水体面积N吸收量(g/m2

单位水体面积P吸收量(g/m2

浮水植物a

22.30

1.70

浮水植物b

8.51

0.72

沉水植物c

14.61

2.22


结合上表数据,投放___________两种植物可以达到降低该湿地中N、P的最佳效果。
5 .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近30年来,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下降的趋势加速,许多珍稀特有物种处于濒危状态,为保护生物多样性,修复长江生态环境,2021年1月1日起,长江流域“一江两湖七河”正式进入十年禁渔期,沿江某一地区建设了长江生态湿地和绿色廊道工程,在退渔还湿等措施的基础上采取“高滩建设林带,低滩栽水生植物”的模式恢复江滩湿地风貌。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湿地由近水边到陆地,分为光滩区、近水缓冲区、核心区等区域,形成了群落的______________结构。
(2)过去,水域污染、人类过度捕捞等活动使长江生物多样性持续下降;如今,人们通过实施禁渔等措施,使生态环境得到修复。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从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群落演替两个方向回答)
(3)随着长江流域迎来十年禁渔期,长江流域生态得到明显改善,来此地过冬的候鸟也越来越多,候鸟主要以浅层鱼类为食,为调查该段长江流域对候鸟的承载能力,科学家估算出浅层鱼类的鲜重总量(单位 kg),并推算出浅层鱼类所含总能量(单位 KJ),如下图:

据图可知,总能量冬季总是最低,秋季最高,请结合以上信息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5-27更新 | 26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届湖北省荆州中学等四校高三模拟联考(四)生物试题
6 . I、下图是河流生态系统受到生活污水(含大量有机物)轻度污染后净化作用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过程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该能力的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AB段,溶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下图为云南某遭遇虫害的玉米田中碳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部分示意图,图中甲~戊代表不同组成成分,Ⅰ~Ⅲ表示过程,“    ”表示流经丙的能量流动情况, A、B、C 代表能量流经丙所处营养级的去向,其中数字代表能量值,单位为J/(cm2·a)。

(4)图中属于异养生物的有________ (用“甲~戊”表示)。
(5)碳在图中Ⅰ~Ⅲ过程中的循环主要是以________形式进行的。
(6)图中C代表的能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图中15 J/(cm2·a)的1/15以粪便形式流向戊,则第二、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
7 . 对海产品进行有计划放养的海域称为海洋牧场。研究者在某地设置了以人工鱼礁(人工置于天然水域环境中的构造物,可为海洋生物提供更多的栖息和产卵场所)海带养殖和牡蛎养殖(牡蛎以浮游动植物、人工饵料为食)为主体的海洋牧场,并在运行一段时间后调查了上述区域和对照海域的生态学数据,为进一步优化海洋牧场布局提供参考。
(1)人工鱼礁中的生物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_____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2)浮游动物丰富度与海洋环境的好坏呈正相关。研究者调查了四个区域浮游动物的总丰富度,结果如下表。
区域对照区海带养殖区牡蛎养殖区人工鱼礁区
总丰富度(ind/m320.3520.9512.1147.54

①在调查浮游动物的丰富度时,对于肉眼难以识别的浮游动物,通常借助的设备有_____(多选)
a、放大镜                    b、实体镜                    c、光学显微镜                    d、电子显微镜
②研究人员对照动物图鉴并结合基因测序等方法,对样本中的所有浮游动物进行鉴定并计数,这种统计丰富度的方法称为_____
(3)研究者测定了四个区域表层海水的无机氮与活性磷含量(与海水富营养化程度呈正相关),结果如下图所示。

图中结果表明,_____海水富营养化程度最高,分析可能的原因_____
(4)综合上述调查数据,判断生态效益最佳的区域并简述理由_____
2022-05-08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联考试题
8 . 海南多地大力发展农家乐,构建旅游与生态并举的生态农业。池塘养鱼垂钓,水稻长势喜人,农民进行除草、治虫、施肥等生产活动。根据生态学原理,回答下列问题:
(1)池塘中的植物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具有分层现象,这种现象与不同水域深度的__________不同有密切相关。
(2)从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角度分析,农民除草、治虫的目的是__________
(3)假定某种群当年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图1中该种群数量在a到d的增长曲线呈__________型,e点的种群数量比d点的种群数量__________(填“多”或“少”)。图2中所示组成成分与__________才能构成生态系统。不考虑其他捕食者,松毛虫同化的能量也不会全部流向灰喜鹊,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随着游客增多,有些废弃物和垃圾进入池塘,但生态系统仍能保持生态平衡,原因是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
2022-04-27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部分普通高中联合体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9 . 两个不同的生态系统在同时受到同等强度的干扰(a)后,其结构和功能的曲线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据图能得出的结论是(       
A.同等强度的干扰下,乙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比甲弱
B.同等强度的干扰下,若乙生态系统干扰提前,则B点右移
C.若甲生态系统的干扰强度增大,则C点右移
D.图中偏离正常运行范围的程度可以体现恢复力稳定性的大小
10 . 图中甲为某条小河流从高山湖泊进入大河的示意图,乙为图甲中A处水域浮游植物在一年内的变化曲线图,其中工厂会向河流排污。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高山、河流、村庄中的生物分别属于不同的群落,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群落的____________
(2)食品工厂向河流排污,导致鱼类大量死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是在村庄附近的河流又保持清澈见底,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图乙推测,A处1﹣2月无机盐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月限制浮游植物繁殖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
(4)大河中藻类等生产者体内有机物中的能量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输入该营养级的能量,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