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态平衡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自我调节能力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 道试题
1 . 如图为某一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图解,对此图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一般情况下,b可代表恢复力稳定性
B.一般情况下,自我调节能力与a曲线相似
C.在一定范围内,抵抗力稳定性与营养结构复杂程度呈正相关
D.所有生态系统都符合这一数学模型
2 . 图1是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图2表示该生态系统中某一食物链及部分能量流动情况,请分析回答:

(1)图1中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内主要是以____________形式流动的。
(2)在图2的食物链中③属于________(填生物)的同化量的一部分。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的符号表示)。
(3)图2所在的生态系统中,草属于第一营养级,它的能量除了未利用的部分和流向分解者的部分之外,其他的流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2所在生态系统在引入鹰之后,兔的数量在变化后,最终达到平衡,这表明生态系统内部具有_____能力,该种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从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决定该种能力大小的因素是___________
3 . 下图是河流生态系统受到生活污水(含大量有机物)轻度污染后的净化过程示意图。请据图问答:

(1)在该河流的AB段上,溶解氧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A→D过程体现了河水受到了轻度污染后的自净过程,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基础是___________。河水的自净通过微生物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实现。
(3)浮游动物在河流的___________段数量增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取BC段河水300ml,摇匀后均匀倒入3个烧杯中,在A烧杯中加入0.3g洗衣粉和0.3g尿素,B烧杯中加入0.3g尿素,C烧杯中不加入任何物质(不考虑洗衣粉和尿素质量对实验的影响),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三组溶液中藻类的数量。
已知洗衣粉中含有一定量的磷,该实验要证明当N和P都丰富时才引起藻类大量繁殖,该如何改进上述实验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 养猪场每天排放大量的粪便、饲料残渣,如不及时处理会严重影响周边人、畜的饮水安全等。研究者设计了一个养猪场废水处理系统,具体程序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氧化塘中的植物、圆田螺、细菌属于生态系统的_______,氧化塘岸边,浅水区与中央深水区中生物分布的差异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结构特点。
(2)流经该氧化塘生态系统的能量有______,输入氧化塘的废水不能过多说明生态系统的______
(3)植物吸收氧化塘中的磷酸根主要用于合成的生物大分子是_______,废水如若不经稀释池处理可能造成的结果是______
5 .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结构和功能上的稳定。图中“置位点”为生态系统所具有的某个理想状态,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具有能量流动、__________三大功能。
(2)某池塘中,早期藻类大量繁殖,食藻浮游动物水蚤大量繁殖,藻类减少,接着又引起水蚤减少。后期排入污水,加速水蚤死亡,污染加重,导致更多水蚤死亡。关于上述过程可知早期属于_____(填“正”或“负”)反馈调节,后期属于_____(填“正”或“负”)反馈调节。
(3)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有一定的抵抗外界干扰、保持生态平衡的特性,该特性被称为_____
(4)近年来我国多个城市出现雾霾,甚至PM2.5爆表的现象,说明生态系统的_____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这种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_____
2022-08-07更新 | 19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泸州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二) 生物试题
6 . 在很多淡水湖泊中,绿藻和蓝藻等是鲤鱼及沼虾的食物来源,其中沼虾也是鲤鱼的食物。图甲表示某湖泊中绿藻与蓝藻对N、P的吸收量,图乙表示该湖泊中不同体长鲤鱼的食性比例。

(1)在生物群落内部,碳元素以_______的形式传递;当湖泊受到轻微污染时,能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很快消除污染,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其基础是_______
(2)生态系统的成分除了题目中所述成分外还应该有_______。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有2个方面的应用,一是提高农产品和畜产品的产量,二是_______
(3)为了既能获得经济效益又能治理水体污染,先培养藻类吸收水体中的氮、磷元素,再构建食物链快速去除藻类,具体措施:
①治理氮元素富营养化的碱性水体,应该选择较理想的藻类是_______,理由是_______
②现要投喂鲤鱼去除①中的藻类,投喂鲤鱼的体长应该大于4.2cm,理由是_______
2022-10-24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攀枝花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生物试题
7 . 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海洋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下图是某海洋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太阳能与水深关系的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大黄鱼是海洋的重要经济鱼种,其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_______,可用_________法调查其数量变化。     
(2)海洋中的生产者固定太阳能是能量流动的_______过程,然后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图1推测,在近海水域,生产者的数量随水的深度增加而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种类也会随水深的变化而出现差异,这体现海洋群落的________________结构。
(4)海洋运输中泄漏的石油及倾倒的污染物因只有部分能被______________分解,从而造成海洋污染,说明海洋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能力是有限的。
2021-07-28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四川省凉山州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理综-生物试题
8 . 图甲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图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①②③为特定的生理过程,图乙表示该系统中部分生物间的食物关系。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甲中D为___________,在②过程中碳主要以___________形式进行循环。图乙中的生物对应图甲中的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生态系统的功能除图甲所示以外,还有___________
(2)草原中因不同区域土壤湿度不同而生长着不同的牧草,这体现出群落的___________结构。该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是___________,鹰属于第___________营养级。
(3)狼和野兔的行为活动信息可被对方感知,以利于反捕食和捕食,这体现出信息具有___________作用,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多代选择的结果是反应敏捷的野兔和跑得快的狼均得以生存,这说明不同的物种之间存在___________
(4)该草原曾发生过火灾,但此后又慢慢恢复,该过程属于___________演替,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分析,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种能力的基础是___________
2022-01-30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生物试题
9 . 某草原生态系统中植物和食草动物两个种群数量的动态模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食草动物进入早期,其种群数量增长大致呈“J”型曲线
B.图中点a的纵坐标值代表食草动物的环境容纳量
C.该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与植物和食草动物之间的负反馈调节有关
D.过度放牧会降低草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2021-06-11更新 | 8423次组卷 | 46卷引用:2023届四川省成都市四川大学附中高三下学期高考热身考试理综生物试题
10 . 某放牧草地有一些占地约1m2的石头。有人于石头不同距离处,调查了蜥蜴个体数、蝗虫种群密度和植物生物量(干重),结果见下图1、图2,蜥蜴以蝗虫等昆虫为食,回答以下问题:

(1)调查某种蜥蜴的数量在该草地动物中是否占优势,属于生命系统中_____________层次的研究范畴,距离石头的远近引起了该层次_____________结构的变化。
(2)蜥蜴活动地点离石头越远,被鹰等天敌捕食的风险越_______。随着蝗虫种群密度的增大,植物之间的竞争将会_______
(3)该草地从未使用过农药,而蝗虫却没有泛泄成灾,其它生物种类和数量也无明显变化,这是因为生态系统存在_______,它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结合图1、图2,写出题目信息中描述的食物网_______
2022-03-27更新 | 19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四川省南充市高三适应性考试(二诊)理综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