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态平衡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自我调节能力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 道试题
1 . 下图表示某河流生态系统受到生活污水(含大量有机物)轻度污染后自我净化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分析,错误的是(       

A.流经该河流的总能量应是生活污水中有机物的化学能
B.在 AB 段溶解氧大量减少与好氧型细菌分解有机物有关
C.有机物分解后等逐渐增加使藻类在 BC段大量繁殖
D.图中的自我净化过程体现了生态系统的负反馈调节机制
2 . 下列图1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碳循环示意图,甲~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图2为该生态系统的部分能量流动示意图(不考虑未利用的能量)。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图1中,碳元素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是②③④,能量进入群落的主要途径是①
B.图2中,B表示鼠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C表示鼠流向分解者的能量
C.在该生态系统中,狼和鼠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的调节机制属于负反馈调节机制
D.该生态系统在向森林生态系统演替的过程中,生产者固定的CO2量与生物群落排出的CO2量相等
3 . 如图表示某河流生态系统受到生活污水(含大量有机物)轻度污染后自我净化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图中 AB 段溶解氧大量减少的原因之一是微生物分解有机物的过程中消耗了大量氧气
B.BC 段藻类大量繁殖的原因是有机物被大量分解,NH4+等无机盐离子逐渐增加,此时细菌减少的原因是溶解氧减少
C.河流中有急流和缓流两类生物群落,区别群落的重要特征是群落的范围和边界
D.图中的自我净化过程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一定自我调节能力,它的基础是正反馈调节
4 . 人工湿地是将污水、污泥有控制的投配到经人工建造的湿地上,在沿一定方向流动的过程中利用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对污水、污泥进行处理。如图甲是某人工湿地公园污水处理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A区域中以挺水植物菖蒲为主,B、C区域以沉水植物狐尾藻、苦草为主,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结构,流经该湿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人工湿地能够净化污水、污泥的生物作用主要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污水有控制的投配到人工湿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污水治理时,相关人员在岸边建立了一个集种植、养殖和休闲为一体的新型人工生态系统,既能净化水体又能促进生产,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价值。对该人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进行定量分析,如下表所示(部分数据未给出,能量单位为J/cm2·a,肉食性动物按只占据一个营养级研究)。

生物类型

X

传递给分解者的能量

未利用的能量

传递给下一营养级的能量

外来有机物输入的能量

生产者

44.0

5.0

95.0

20.0

0

植食性动物

9.5

1.5

11.0

Y

5.0

肉食性动物

6.3

0.5

6.5

0.7

11.0

表中X是指__________的能量,数据Y为__________J/cm2·a。
13-14高三·四川绵阳·期末
5 . 两个不同的生态系统在同时受到同等强度的干扰(y)后,其结构和功能的曲线变化情况如图所示。由图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同等强度的干扰下,乙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比甲高
B.同等强度的干扰下,若乙生态系统干扰提前,则b点左移
C.若甲生态系统的干扰强度增大,则c点右移
D.乙生态系统b点后一定有新的物种产生
2023-07-20更新 | 273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2届四川绵阳市高中第三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测试生物卷
6 . 在很多淡水湖泊中,绿藻和蓝藻等是鲤鱼及沼虾的食物来源,其中沼虾也是鲤鱼的食物。图甲表示某湖泊中绿藻与蓝藻对N、P的吸收量及pH>8时其体内藻毒素含量的差异,图乙表示该湖泊中不同体长鲤鱼的食性比例。

(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飞蛾扑火”分别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
(2)当湖泊受到轻微污染时,能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很快消除污染,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其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既能获得经济效益又能治理水体污染,先培养藻类吸收水体中的氮、磷元素,再构建食物链快速去除藻类,具体措施:
①治理磷元素富营养化的碱性水体,应该选择较理想的藻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现要投喂鲤鱼去除①中的藻类,投喂鲤鱼的体长应该大于4.2cm,理由是__________
2023-03-30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遂宁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理综生物试题
7 . 在很多淡水湖泊中,绿藻和蓝藻等是鲤鱼及沼虾的食物来源,其中沼虾也是鲤鱼的食物。图甲表示某湖泊中绿藻与蓝藻对N、P的吸收量,图乙表示该湖泊中不同体长鲤鱼的食性比例。

(1)当湖泊受到轻微污染时,能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很快消除污染,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____,其基础是__________
(2)生态系统的成分除了题目中所述成分外还应该有_________。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
(3)为了既能获得经济效益又能治理水体污染,先培养藻类吸收水体中的氮、磷元素,再构建食物链快速去除藻类,具体措施:
①治理氮元素富营养化的碱性水体,应该选择较理想的藻类是蓝藻,理由是____________
②现要投喂鲤鱼去除①中的藻类,投喂鲤鱼的体长应该大于4.2cm,理由是_____________
2023-02-25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攀枝花市七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生物试题
8 . 如图所示的“置位点”为生态系统所具有的某个理想状态,其中a、b、c表示生态系统中的三大生物成分。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包括结构和功能上的稳定。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人工鱼塘生态系统中,所有输入的能量均离不开a
B.a、b、c的种类越少,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强
C.正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D.当某生态系统达到动态平衡时,图中的输入等于输出
2022-06-30更新 | 210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华蓥市华蓥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9 . 为解决大型养猪场污染问题,设计了一个养猪场废水处理系统,具体流程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氧化塘中的植物、动物、细菌等全部生物共同构成_____________,氧化塘后部种植挺水植物可以抑制藻类生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废水流入厌氧池前,加水稀释处理可以防止厌氧池中____________,废水过量流入氧化塘时,出水口流出的水质并不达标,因为____________
(3)用厌氧池和氧化塘的池泥给农作物施肥比直接施用猪粪肥效更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该模式能实现___________(从生态系统功能考虑)。
2023-02-09更新 | 52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届四川省高三高考专家联测卷(三)理综生物试题
10 . 下图是河流生态系统受到生活污水(含大量有机物)轻度污染后的净化过程示意图。请据图问答:

(1)在该河流的AB段上,溶解氧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A→D过程体现了河水受到了轻度污染后的自净过程,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基础是___________。河水的自净通过微生物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实现。
(3)浮游动物在河流的___________段数量增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取BC段河水300ml,摇匀后均匀倒入3个烧杯中,在A烧杯中加入0.3g洗衣粉和0.3g尿素,B烧杯中加入0.3g尿素,C烧杯中不加入任何物质(不考虑洗衣粉和尿素质量对实验的影响),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三组溶液中藻类的数量。
已知洗衣粉中含有一定量的磷,该实验要证明当N和P都丰富时才引起藻类大量繁殖,该如何改进上述实验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