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四川省广安市华蓥市华蓥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四川 高二 期中 2024-05-08 5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分子与细胞、生物与环境、生物技术与工程、遗传与进化、稳态与调节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 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是生命的物质基础。下列有关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脱氧核糖、葡萄糖、核糖既存在于植物体内,又存在于动物体内
B.对DNA、RNA和蛋白质差异的比较可以作为鉴定真核动物的不同个体是否为同一物种的辅助手段
C.代谢活动旺盛的细胞中自由水相对含量较多
D.核糖体、染色体、噬菌体和中心体都是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的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2. 近年来纳米科技发展进步神速,极精微的各式显微镜,如共轭焦锂射显微镜、定量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发明,使细胞的微细结构被观察的更为清楚。下列有关光学显微镜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视野中有一异物,若移动装片和转动目镜后异物仍不动,则异物位于物镜上
B.用10倍物镜观察水绵玻片时,玻片与物镜的距离为0.5cm,若改用40倍物镜观察时,则玻片与物镜的距离小于0.5cm
C.若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质顺时针流动,则实际上细胞质也是顺时针流动
D.若低倍镜下观察目标位于视野左下方,应先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再换用高倍镜观察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3. 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没有细胞核的真核细胞不能进行细胞代谢,也不能存活
B.核膜上的核孔只允许DNA、RNA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通过
C.细胞核能控制细胞代谢和遗传,与其含有遗传物质有关
D.核仁能直接指导核糖体进行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4. 图中1-4表示某细胞的部分细胞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       

A.该图一定是高倍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构B.此细胞不可能是原核细胞,只能是动物细胞
C.结构1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D.结构1~4都含有大量磷脂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5. 某小型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如下图所示[单位为103kJ/(m2·y)],A、B、C、D代表不同的生物成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由A、B、C、D构成的食物网是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的主要渠道
B.B→D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8.7%
C.若利用A凋落的枝叶种植茶树菇,可以提高对光能的利用率
D.C分解有机物获取能量,同时也为A提供无机盐和CO2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6. 某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中,假设鹰的食物来源中,蛇和野兔分别占1/3、2/3,那么如果青草增加M千克,鹰的体重至少增加(       

A.3M/175B.M/400C.7M/1000D.11M/375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7. 图l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碳循环示意图:图2为该生态系统的部分能量流动示意图(不考虑未利用的能量)。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图l中,碳元素从生物群落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是②③④,甲表示生产者
B.图2中,A表示兔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C表示分解者利用的能量
C.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呼吸消耗量在同化量中所占比例越少,生物量增加可能越多
D.该草原生物群落在向森林生物群落演替的过程中,人类活动一定会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8. 某实验小组研究了接种量对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密度变化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实验中酵母菌计数应采用平板划线法
B.0~2 h,酵母菌数量因种内斗争剧烈而增长缓慢
C.8~10 h,接种量为1.5mL的酵母菌种群密度减少的原因可能是培养液pH降低
D.8~10 h,接种量为0.5mL的酵母菌种群的出生率低于死亡率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9. 如图所示的“置位点”为生态系统所具有的某个理想状态,其中a、b、c表示生态系统中的三大生物成分。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包括结构和功能上的稳定。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人工鱼塘生态系统中,所有输入的能量均离不开a
B.a、b、c的种类越少,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强
C.正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D.当某生态系统达到动态平衡时,图中的输入等于输出
2022-06-30更新 | 207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六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0. 下列关于微生物分离和培养的叙述,错误的是(       
A.应根据微生物代谢类型选择合适的培养基并控制好培养基的pH
B.实验操作时应避免已灭菌的材料用具与周围物品接触
C.待培养基冷却至室温后,在超净工作台内酒精灯火焰附近倒平板
D.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进行灭菌,不应直接丢弃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1. 下列关于微生物培养及利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配制培养基时应根据微生物的种类调整培养基的pH,培养霉菌应调至酸性
B.利用尿素固体培养基可迅速杀死其他微生物,而保留利用尿素的微生物
C.酵母菌不能直接利用糯米淀粉发酵得到糯米酒
D.醋酸菌是一种嗜热菌,般在30—35℃条件下培养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12.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培育一种名贵花卉的脱毒苗,其技术路线为“取材→消毒→愈伤组织培养→生芽、生根→移栽”。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取材部位一般选择植物顶端分生区附近
B.外植体接种前需进行流水冲洗、酒精消毒、次氯酸钠处理等消毒措施
C.为充分利用培养条件,每个锥形瓶可以接种6—8个外植体
D.将组培苗移栽后,需进行病毒接种实验来筛选出脱毒苗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3. 图为四种不同的育种方法,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A.亲本不是纯合子,②利用了细胞的全能性
B.③使所有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加倍,④过程一定不会发生基因突变
C.⑤使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⑥不会使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互换
D.⑦使用了秋水仙素溶液,抑制了前期纺锤体的形成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4. 现有甲、乙两种植株(均为二倍体纯种),其中甲种植株的单株产量高于乙种植株,但乙种植株更适宜在盐碱地种植,且相关性状均为核基因控制。要利用甲、乙两种植株的优势,培育出高产、耐盐的植株,有多种生物技术手段可以利用。下列技术手段不可行的是(  )
A.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可能获得满足要求的四倍体目的植株
B.将乙种植株耐盐基因导入甲种植株的受精卵中,可培育出目的植株
C.用X射线对甲种植株进行定向诱变处理,使甲种植株突变为耐盐碱的植株
D.诱导两种植株的花粉融合,并培育成幼苗,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可培育出目的植株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