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态平衡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自我调节能力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1 . 甲图是某河流生态系统受到生活污水(含大量有机物)轻度污染后的净化作用示意图,乙图表示该生态系统功能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河流生态系统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2)甲图水中溶解氧含量逐渐恢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3)该河流生态系统受到生活污水轻度污染后能够净化,原因是___________
(4)某味精厂将大量含有有机物的废水排入该河流生态系统,造成水体溶氧量的迅速下降,进而造成鱼类等生物死亡,则乙图中x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所以对同一生态系统来说,乙图中x和y的关系一般呈___________(填“正相关”或“负相关”)
2 . 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海洋是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


(1)根据图甲分析,要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捕捞后大黄鱼种群数量应处于__________点。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大黄鱼种群密度时,若标记个体更易于被捕食,则种群密度的估计值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2)海洋鱼类生活在不同的水层,这体现了生物群落的________结构。新建码头的桩柱表面很快被细菌附着,随后依次出现硅藻、藤壶、牡蛎等,该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
(3)图乙表示某海域能量流动简图,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图中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在碳循环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能量在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          
(4)海洋会受到石油、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污染。如果污染超过海洋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海洋生态系统就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2019-01-30更新 | 4279次组卷 | 27卷引用:江苏省启东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人教版必修3生物:综合检测
3 . 浙江在“五水共治”中利用生态浮床治理污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生态浮床是指将植物种植于浮于水面的床体上,充分利用各种生物有效进行水体修复的技术。下图为生态浮床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浮床中的植物属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成分),立体的生态浮床可以为食草性鱼类提供____________________
(2)浮床植物能否直接利用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_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浮床能抑制浮游藻类的生长,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污水中的重金属通过食物链转移,会在动物体内富集,该现象在生态学上称为__________
2018-02-04更新 | 653次组卷 | 5卷引用:新高考水平测试卷(二)
4 . 某生态学家以“保护和利用草原生态系统”为课题,对其草原进行了专题研究,并绘制了图形。该图表示单位面积的放牧量与生产者的净生产量的关系,图中的虚线代表未放牧时草原中生产者的净生产量,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草原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较,其自我调节能力较小,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适宜的放牧量应控制在图中的B点和C点之间,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该草原生态系统的放牧量长期大于图中C点,会造成怎样的后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举两项合理利用草原生态系统的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12-25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启东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3 同步训练生物试题
5 . 下图一表示甲、乙两个生态系统受到相同强度的干扰和解除干扰后稳定性的变化情况,图二表示的是甲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结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两个方面。生态系统之所以具有抵抗力稳定性是因为生态系统内部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这种调节能力取决于生态系统________________,其主要调节机制属于________;图一中a点与b点比较,________点抵抗力稳定性强;当干扰解除后,生态系统的发展趋势是________
(2)若因某种原因,图二中F全部死亡,短时间内数量增加的动物是________;最有可能成为国家级保护动物的是________,请用生态学观点解释其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 某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植物、旅鼠、旅鼠的天敌之间数量变化关系如图1 所示(图中不同阴影的面积表示不同比例尺下的个体数量)。图2为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过程,①〜⑤表示有关能量及其数量,其中①表示生物B摄入的食物中所含有的能量。

请回答:
(1)图1中3种生物可构成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用箭头和图中文字表示)。若该生态系统中旅鼠因某种原因(如迁入)而增加,则旅鼠的天敌数量将____________,植物的数量会减少,而植物的减少反过来就会抑制旅鼠数量的增加。这种________________最初发生的变化的调节就是负反馈调节。
(2)图1中乙对应的图2中的营养级是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用图2中序号计算用于B生长繁殖的能量,计算公式是________________。由于②<①,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______________的特点。
7 . 下面为利用自然生态系统净化城市生活污水的一种大面积、敞开式污水处理池塘(即氧化塘)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维持该生态系统的稳态,还要引进________________以控制藻类的过度繁殖。
(2)敞开式的污水处理塘能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净化污水,由图示看,氧化塘净化污水的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 和化学分解。处理后的出水和流入污水相比,明显减少的元素是___________。氧化塘每天处理污水的量是一定的,说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是有限的。
(3)随着距水面深度的不断增加,不同水层微生物的呼吸作用类型变化顺序可能______,它们是该生态系统主要_____________(成分)。
8 . 下图虚框内为某人工池塘生态系统的主要食物链,括号内前一数值表示一年内该营养级生物的总能量,后一数值表示一年内该营养级生物同化的总能量,单位为J/(cm2·a),据回答问题:

(1)该生态系统中有食物链_____条,双翅目幼虫和太阳鱼的种间关系是_____
(2)如果去除该生态系统中的甲类浮游动物和双翅目幼虫,则鲈鱼的产量变化是_____,一段时间后趋于稳定,此现象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____
(3)与能量从生物群落中输出密切相关的生理活动是_____
(4)能量从第一营养级传递到第二营养级的效率是_____
(5)由图可知,下一个营养级不能得到上一个营养级的全部能量,原因包括:_____
9 . 图甲表示某自然保护区的能量流动过程[单位为103kJ/(m2·y)],A、B、C、D 代表不同类型的生物,每一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都被分为E1、E2两部分。图乙表示某一种野生动物的数量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C代表________,E2散失到环境中的形式是_______________
(2)E1代表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保证各营养级能量的需求,随着营养级升高,人为输入的有机物应该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图中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4)生态学上有“中度干扰”假说,就是一个生态系统受到中等程度干扰时,由于它们具备________能力,能够维持自身的相对稳定,人类无需参与。但是超过6级的地震灾害对于生态系统来说却是灾难性的,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乙图AB段表示地震后该动物数量急剧下降,为了保护该物种不至于被灭绝,在B点应采取________保护措施,为其提供最后的生存机会。B点时该种群的的年龄组成应属于 _____________型。 型 D点后一般采用________方法对该种群进行数量调查。
2016-11-26更新 | 924次组卷 | 2卷引用:2013-2014学年安徽涡阳四中高二第四次质量检测生物卷
10 . 佛山是岭南水乡,遍布2800多条河流,但其中大部分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
(1)上世纪80年代初大多数河流仍能保持清澈,但随着污水排放增多,河流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这说明____________是有限的。
(2)学生科技实践小组在某河流上设置了3个监测点,相关水质指标检测结果如下图所示。判断____________号监测点的水华现象最严重,依据是____________。被污染水体的溶氧量都偏低,这主要是由于微生物的____________

(3)从监测点取水样,制作____________,在显微镜下观察藻类。调查发现,污染越严重的水样藻类的种类越少,这是在____________水平上进行的研究。
(4)治理河流水华,可利用____________等关系,向水体引入植食性鱼类和大型挺水植物。经生态修复后,河流中生物____________将会升高。
2016-11-26更新 | 5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广东佛山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生物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