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态平衡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自我调节能力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2 道试题
1 . 某草原生态系统中植物和食草动物两个种群数量的动态模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食草动物进入早期,其种群数量增长大致呈“J”型曲线
B.图中点a的纵坐标值代表食草动物的环境容纳量
C.该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与植物和食草动物之间的负反馈调节有关
D.过度放牧会降低草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2021-06-11更新 | 8423次组卷 | 46卷引用:2021年新高考湖南高考生物真题
2 . 某环保部门欲选用沉水植物投放到当地 N、P 较高的淡水水域,以净化水体。科研人员在不同处理区域水样中进行实验,并测量水体中的总氮(TN)、总磷(TP)、叶绿素 a 含量(主要与单细胞藻类和蓝藻有关)等指标,实验结果如图1、图 2。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有(  )
A.由图 1 可知,种植菹草和苦草均能有效降低水体中的总氮和总磷
B.不同处理区域水样中叶绿素 a 含量的多少不能代表沉水植物的多少
C.由图 2 可知,菹草、苦草等沉水植物可抑制"水华"的暴发
D.投放沉水植物后,食物链的营养级数增加,群落的种间关系类型不变
2021-05-28更新 | 28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三下学期5月高考押题生物试题
3 . 下图是河流生态系统受到生活污水轻度污染后的净化过程示意图,据图分析得出以下结果,其中错误的是(       
A.在A到B段水域,细菌分解有机物导致等无机盐离子增多
B.在A到B段水域,需氧型细菌大量繁殖是溶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
C.在B到C段水域,因为溶氧量的增加导致藻类的数量增加
D.在C到D段水域,水体的污染情况已经大大减轻
4 . 如图表示生态系统、群落、种群和个体的从属关系。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乙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后不再发生波动
C.丙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构成的
D.负反馈调节在丁中普遍存在
2021-04-17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5 . 下图表示雪兔和猞猁在不同年份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猞猁的存在对该地区群落的相对稳定有利
B.猞猁的存在对雪兔种群的发展不利
C.猞猁和雪兔的数量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说明生态系统内部存在负反馈调节
D.雪兔和猞猁的种间关系属于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2021-08-30更新 | 1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河南部分学校新高三8月摸底联考生物试题
6 . 图l为某池塘生态系统中4种生物的食物网,图2为不同体长D种群的食性相对值,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C和D之间的种间关系是竞争和捕食
B.若体长为6.5 cm的D种群增重lkg,至少需要消耗第一营养级生物l0kg
C.若池塘中投放大量体长小于2.8cm的D种群,一定时间内A、B数量会增加
D.池塘生态系统能实现水体净化,是通过负反馈调节实现的,负反馈调节的基础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7 . 调查发现小型湖泊中的绿藻、蓝藻是露斯塔野鲮鱼和罗氏沼虾的食物,罗氏沼虾又是露斯塔野鲮鱼的食物。图甲表示露斯塔野鲮鱼在10年内种群数量变化的情况,图中入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上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图乙表示绿藻和蓝藻对水体中N、P吸收量及其体内藻毒素含量。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露斯塔野鲮鱼从罗氏沼虾获得的能量与从绿藻、蓝藻获得的能量大小无法比较
B.图甲内a-e五个点中,c、d点的种群密度几乎相同
C.该湖泊受到富含P的生活用水的污染,据图乙分析最好选择蓝藻来治理
D.该湖泊中存在的一条食物链为:阳光→绿藻→罗氏沼虾→露斯塔野鲮鱼
2021-04-02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0-2021学年高考适应性月考(八)生物试题
8 . 下图表示利用自然生态系统净化污水的一种大面积、敞开式污水处理池塘(即氧化塘)。请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由图示看,氧化塘净化污水的途径有物理沉降和生物分解
B.图中A表示的物质是氧气和有机物,B表示的物质是二氧化碳和矿物质等
C.随着距水面深度的不断增加,不同水层微生物的新陈代谢类型也在发生着变化,其中它们的呼吸作用类型的变化是需氧型→兼性厌氧型→厌氧型
D.氧化塘实现净化污水的原理主要是利用细菌和藻类的寄生关系来分解有机污染物
2021-03-23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姜堰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题
9 . 科学家Keith根据对动物周期波动的研究提出了雪兔及其相关动物10年周期波动的模型(图)。其中猞猁喜食雪兔,但也以榛鸡为食。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A.雪兔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体现了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机制
B.第3年榛鸡数量急剧下降的原因是植物嫩枝的减少
C.第8年,猞猁数量的下降提高了雪兔的出生率
D.猞猁对该生态系统的稳定维持有重要作用
10 . 如图①~③表示某处于平衡状态的生物种群因某些外界环境变化导致种群数量改变时的情形,图④为“S"形曲线模型,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看图①所示为海洋生态系统中某鱼类的种群,则a点后升高的原因可能是大量放养了该种鱼类
B.若图②所示为某发酵罐中酵母菌的数量, 则b点后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增加了营养供应
C.若图③表示某天然池塘中鲫鱼的数量,c点后该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D.若图④表示蝗虫种群的增长曲线,则虫害防治应在c点之后
2021-01-06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和平区耀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生物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