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态平衡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自我调节能力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2 道试题
1 . 下图是某地哺乳动物和鸟类生存受到威胁的各主要原因及其比例。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哺乳动物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偷猎和丧失栖息地
B.鸟类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丧失栖息地
C.生物入侵对鸟类生存的威胁比哺乳动物更大
D.提高植物类群的物种丰富度有利于减缓哺乳动物和鸟类的生存威胁压力
2 . 因含N、P元素污染物的流入,导致淡水河爆发水华。研究人员在淡水河投放以藻类为食的罗非鱼控制水华,实验结果如下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罗非鱼等动物和蓝藻等植物共同构成生物群落
B.投放罗非鱼调整了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C.投放罗非鱼加快清除淡水河中含N、P元素污染物
D.淡水河爆发水华,自我调节能力没有丧失
2020-05-20更新 | 29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届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高三模拟生物试题
3 . 科学家Keith根据对动物周期波动的研究提出了雪兔及其相关动物10年周期波动的模型(图)。其中猞猁喜食雪兔,但也以榛鸡为食。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A.雪兔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体现了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机制
B.第3年榛鸡数量急剧下降的原因是植物嫩枝的减少
C.第8年,猞猁数量的下降提高了雪兔的出生率
D.猞猁对该生态系统的稳定维持有重要作用
4 . 如图表示生态系统、群落、种群和个体的从属关系。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乙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后不再发生波动
C.丙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构成的
D.负反馈调节在丁中普遍存在
2021-04-17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5 . 近年来村民已逐渐认识到滥用农药的危害,停止使用有害农药,同时在农科所科研人员帮助下,向农田内放养一小批青蛙;几年来,虫害减少,粮食产量提高,农田内青蛙数目逐渐增多。有关科研人员对放养后青蛙种群的增长速率变化情况进行取样调查,获得结果如下图。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上述情况表明农田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非常关键
B.在图中C点时,青蛙种群数量达到K值,农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C.在测量时期内,青蛙种群呈“J”型曲线增长
D.在图中a—c段内,农田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逐渐提高
2020-04-03更新 | 12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届辽宁省丹东市高三下学期线上教学质量监测理综生物试题
6 . 下图表示利用自然生态系统净化污水的一种大面积、敞开式污水处理池塘(即氧化塘)。请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由图示看,氧化塘净化污水的途径有物理沉降和生物分解
B.图中A表示的物质是氧气和有机物,B表示的物质是二氧化碳和矿物质等
C.随着距水面深度的不断增加,不同水层微生物的新陈代谢类型也在发生着变化,其中它们的呼吸作用类型的变化是需氧型→兼性厌氧型→厌氧型
D.氧化塘实现净化污水的原理主要是利用细菌和藻类的寄生关系来分解有机污染物
2021-03-23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姜堰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题
7 . 图示是生态系统内存在的两种反馈调节。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若图1中甲、乙、丙可构成一条食物链,则乙是生产者、丙是最高营养级
B.图1中调节方式属于负反馈调节,它的存在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C.图2中调节方式属于正反馈调节,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D.若湖泊受到农药DDT的污染,则体内DDT浓度最高的是营养级最高的生物
2020-03-01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8 . 下图为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图中字母代表能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E表示蚕一段时间内未利用的能量
B.图中B表示用于桑树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
C.第一、二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可以用(E+F+G+C)/A表示
D.因为桑基鱼塘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所以存在负反馈调节
9 . 一个系统作用的效果反过来又促进或抑制这个系统的工作,如果是促进,该调节就是正反馈,反之则是负反馈。下图1和图2中都存在反馈调节。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图1中是负反馈调节,图2中是正反馈调节
B.图1中甲、乙、丙之间的食物链是丙→甲→乙
C.图1的调节机制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D.图1和图2的反馈调节都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稳态
2020-02-18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10 . 因含N、P元素污染物的流入,导致妫水河爆发水华。研究人员在妫水河投放以藻类为食的罗非鱼控制水华,实验结果如下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投放罗非鱼后水体中亚硝酸氮的变化                                             投放罗非鱼后水体中磷酸根的变化
A.罗非鱼等动物和蓝藻等植物共同构成生物群落
B.投放罗非鱼调整了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C.投放罗非鱼加快清除妫水河中含N、P元素污染物
D.妫水河爆发水华,自我调节能力没有丧失
2020-02-05更新 | 134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