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态平衡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自我调节能力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83 道试题
1 . 蓝藻中的微囊藻是形成水华的主要类群。科研人员为修复出现水华的某湿地生态系统,适量增加湿地原有的滤食性鱼(鲢鱼、鳙鱼)、沉水植物(鱼草、狐尾藻)、挺水植物(芦苇、香蒲)等生物的数量,并调整部分营养关系,下图所示营养关系是有效控制水华发生的主要部分。请据图回答:

(1)湿地中沉水植物(鱼草、狐尾藻)、挺水植物(芦苇、香蒲)与浮游植物(微囊藻)都属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它们的空间分布说明群落具有___________
(2)若水体中N、P元素过量积累,在温度和光照适宜时,微囊藻会迅速增殖到水体饱和数量,该过程中微囊藻的数量呈_____________增长。在修复该湿地时,增加鱼草、狐尾藻、芦苇、香蒲等水生植物数量的作用是竞争水体中N、P元素和____________,从而降低微囊藻等浮游植物的K值。
(3)当投放鲢鱼比例大于鳙鱼时,微囊藻密度降低更显著,据图分析原因是________
(4)修复富营养化水体时,应适量捕鱼和适时移除部分芦苇、香蒲和狐尾藻的茎秆,该措施的主要目的是转移出水体中_____________,以加快物质循环进程。
(5)富营养化的湿地经过一段时间修复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水质清澈见底。这个修复过程利用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能力,同时说明人类活动能影响群落演替的________
2016-11-26更新 | 19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山东枣庄第八中学高三下学期考前模拟(四)生物试卷
2 . I(1)下图为河流生态系统受到生活污水(含有大量有机物)轻度污染后的净化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在该河的AB段,溶解氧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C段水中溶解氧含量逐渐恢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奶牛场每天排放大量的粪便、饲料残渣,如不处理会严重影响周边人、畜的饮水安全等。下图是某奶牛场废水处理流程图,请回答:

①输入此氧化塘的能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氧化塘中的风车草、圆田螺、细菌等生物共同构成________
②氧化塘后部种植莲等挺水植物,有利于减少出水口处水中的浮游藻类,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控制废水流入氧化塘的速率,废水不能过量流入氧化塘,说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由于某种原因,污水处理出现问题,出水口的水(经检测含大量氮、磷等物质)直接排入附近河流,由于水浮莲具有很强的吸收氮、磷及镉、铅、汞等重金属元素的作用,地方盲目引进推广,最终导致水浮莲泛滥,给当地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从上述资料可以看出,引入水浮莲时,没有遵循的生态工程基本原理是______________
Ⅱ.微生物在自然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从土壤浸出液中分离出分解纤维素的细菌,应将样本接种在以_____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上,为了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和进一步纯化菌种,可以在鉴别培养基上加入_____染液,将筛选获得的菌液稀释后用______法接种到鉴别培养基上,然后挑选产生_____的菌落作为菌种进行扩大培养。
2016-11-26更新 | 46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安徽省天长市高三三模生物试卷
3 . 图甲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图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①②③为特定的生理过程,图乙表示该系统中部分生物间的食物关系。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乙中的生物对应图甲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在①、③过程中碳以________形式进行循环。
(2)如要调查该生态系统中蒲公英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_______________法。
(3)图乙中,若鼠和昆虫粪便中的能量为M,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R,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为N,则图中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
(4) 图乙中,若蛇的食物有4/5来自鼠,l/5来自蛙。则从理论上讲,蛇每增加1kJ能量,至少消耗植物_________kJ, 假如蛇的食物中,鼠的比例变为l/5,消耗相同的植物,蛇同化的能量是原来的____________
(5)该草原曾发生过火灾,但此后又慢慢恢复,该过程属于___________,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分析,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种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_____________
(6)图丙为演替过程中该草原中的植物a和两种动物b、c的数量变化曲线图,其中b、c均能以a为食。b和c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 ,若b消失,物种c的数量应_______
(7)青蛙只能捕食移动的昆虫,这属于生态系统的________信息,可以通过放养青蛙有效防治害虫,这说明信息传递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2015·广西柳州·模拟预测
4 . 研究人员对某淡水湖泊生态系统进行了如下各项调查研究。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调查,绘制出如右图所示能量关系。

①第二和第三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
②初级消费者的同化能量除传递给次级消费者、分解者外,还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该湖泊泥土中有机物的总量变化趋势是________
(2)该生态系统的成分除图中所示之外,还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3)近几年该湖泊出现了大面积的水华现象,导致水质恶化,若不加以治理,大量繁殖的藻类死亡后被分解,会引起水体溶氧量继续下降,造成鱼类大量死亡,水质恶化加剧,这种现象被称为:_____(“正”或“负”)反馈调节。
(4)研究人员调查了该湖泊中甲、乙、丙、丁、戊五个种群生物体内的重金属含量如下表:
种群
重金属含量(μg/kg鲜重)0.00280.0270.0220.350.37

已知该重金属被生物体吸收后难以排出体外,且在这5个种群构成的食物网中,消费者以其前一营养级的所有生物为食,写出它们构成的食物网。_____________
2016-11-26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广西柳州铁一中高考第七次模拟生物试卷
5 . 下图为湖南某湿地公园的平面图,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若在某季节调查该湿地公园某种候鸟的种群密度,一般采用________________法。
(2)调查发现,在轻度污染的条件下,公园中的物种丰富度有所增加,在此过程中,公园中群落的演替类型是_______,进一步调查发现,该湿地公园主要河道沿途有许多生活污水的排污口(图中黑点所示),则输入该湿地生态系统的能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研究小组从该湿地公园的4个不同位置选取水样,用于培养菖蒲(一种湿地植物),并测定了培养前后4处水样(A、B、C、D)中的相关数据,整理后如下图所示(BOD表示水中有机物经微生物分解所需的溶氧量):

①实验中的因变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后4处水样中含氮无机盐总量均下降到较低的水平,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据图推测有机物污染程度最严重的是_______________处水样。
2016-11-26更新 | 2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高三4月份生物试卷
6 . 下图为某同学根据相关知识点构建的知识模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A为裸岩阶段,C为森林阶段,这属于群落的____演替。在此过程中,物种的丰富度会____ (填“增加”或“减少”),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会____(填“增强”或“减弱”)。
(2)若B表示食草动物,则A属于___营养级。若C增加1kg,则至少需要消耗A_________kg。
(3)若B表示生物群落,A、C表示大气中的CO2库,则完成B→C过程的生理作用是 _______
(4)若A表示日照,B表示盛开的梨花,C表示被花香吸引的昆虫,则在A→B、B→C之间传递的信息种类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11-26更新 | 3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甘肃省兰州市高三实战考试生物试卷
7 . 甲为某条小河从高山湖泊流入大河的示意图,其中工厂会向河流排放有机污染物,图乙为河流中浮游植物a和两种浮游动物b、c的数量变化曲线图,其中b、c均能以a为食。结合生态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河流上、下游沿岸不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空间结构中的____________结构,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b和c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除图乙所示外,还应包括______。若b消失,物种c的数量应_______
(3)工厂少量排污后,河流仍能保持清澈,体现了河流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稳定性,若污染超过河流生态系统的_______,就很难恢复到原来状态。
2016-11-26更新 | 2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山东省德州市高三下学期3月一模考试生物试卷
2014·黑龙江哈尔滨·二模
8 . 生物学家发现,植物类群中的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的比(用表示)和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比(用表示)具有如图所示的关系,据图回答问题。

(1)在某一生态系统中,植物类群的值越小,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越___(多;少),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过程中均可产生[H],其作用分别是_________
(2)人工林的平均值过高时,应进行适当采伐,以防止种群的年龄结构向___型发展。
(3)若某植物类群由a点变为b点状态,则影响其的环境因素可能是____(写出一项即可)。
(4)春暖花开时,若在某水域排放较多的生活污水,易引起轻微水华现象,但停止污水排放后一段时间水华会自动消失,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稳定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
2016-11-26更新 | 933次组卷 | 2卷引用:2014届黑龙江哈尔滨市第三中学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生物卷
13-14高三上·浙江·阶段练习
9 . 某农场的农业生态工程简图如下:

请回答:
(1)在评价养殖效益时,除了人工投入等成本外,往往采用单位时间内饲料投入量和体重净增长量(可采用相关参数转换成干物质量)作为评价指标,其中体重净增长量为_____生产量,该值的大小取决于饲料到饲养动物的能量______
(2)该生态工程的核心技术是_____。若在果园中同时种植蔬菜,属于_____技术。图中的沼气工程是在沼气池的基础上增添了脱硫塔等设施,更加优化了_____的新能源开发技术。
(3)在无人为因素干预下,养殖鱼类种群呈“S”形增长,若养鱼场中迁入捕食养殖鱼类幼体的乌鳢鱼,将使“S”形曲线中的_____下降,通过生态系统的_____调节,乌鳢鱼和养殖鱼类的数量将趋于相对平衡。
2016-11-26更新 | 292次组卷 | 2卷引用:2014届浙江考试院抽学校高三11月抽测测试生物卷
10 . 近年来各地规模化养殖发展很快,畜牧业已逐步由农村副业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产业,但规模化养殖场污水的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渐突出。因此,必须对养殖业污水进行处理和生态综合利用,下图是集污水净化、休闲、养鱼为一体的人工湿地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输入该湿地生态系统的能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是净化污水的重要途径,为了尽量地分解彻底,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人工湿地中的浮游藻类等植物生长迅速,其主要原因是微生物将污水中有机物分解,为藻类等植物提供了充足的___________________
(4)实地调查中发现,该湿地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其群落演替类型是___________。不能仅仅依靠人工湿地对污水的净化,还应该加强对污染源的控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11-26更新 | 1054次组卷 | 5卷引用:2010年江苏省苏北四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