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增长对全球环境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6 道试题
1 . 持续推动绿色发展,减小生态足迹。有利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生活中,与乘坐电梯上下楼相比,走楼梯会减小生态足迹
B.生态足迹的值与人类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程度呈负相关
C.人口规模、生活方式及技术条件等因素均会影响生态足迹
D.研究生态足迹有利于践行经济、社会和生态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2 .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下列行为及措施不符合上述理念的是(       
A.绿色低碳发展可以减小生态足迹中的碳足迹
B.通过修建生态走廊可以避免人类活动导致野生物种栖息地的碎片化
C.我国传统的桑基鱼塘农业生产模式,应用了自生、循环等生态工程的原理
D.田间焚烧,留灰作底肥可以提高农作物秸秆的能量利用率
3 . 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是当前世界普遍关注的三大问题。人口的数量常常随环境资源的改变而发生波动。下图为自然环境条件下人口数量自动调控示意图(注:环境中的人口容纳量是指环境资源能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中的“环境阻力”包括________等方面因素;从图中可以看出,当人口数量大于人口容纳量时,人类生存的环境阻力将随之____
(2)决定一个城市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
(3)环境中的人口容纳量能否发生变化?哪些措施可以增大环境中的人口容纳量?_______
(4)阅读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比较项目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自然增长率/%

-0.5

2.4

少年儿童人口比重/%

21.0

39.0

老年人口比重/%

12.0

4.0

①发达国家的人口年龄结构应属于____,人口问题主要是__________,可采取的对策是__________
②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年龄结构应属于______,人口问题主要是_______,可采取的对策是______
4 . 下列关于人口动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农业的诞生和发展是世界人口激增的重要原因
B.人口增长的直接因素是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C.由于很多国家都实施人口控制和计划生育,世界人口在今后几十年内将不再增长,保持动态稳定
D.人类在近几百年来及将来的人口数量增长一直呈指数增长
5 . 下列关于人口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A.控制人口是关系到人类存亡和发展的大事
B.目前全球人口数量已经接近于K值
C.可通过年龄结构预测人口数量动态
D.可以通过降低出生率控制人口数量
6 . 相关资料显示,人口还在增长的地区,人均淡水供给量减少。河流干枯,地下水位下降被视作水资源紧缺的证据。下列有关人口增长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某国人口数量增长速率大幅下降,不必再节约淡水资源
B.人口增长带来的水污染问题,也是水资源短缺的重要原因
C.科技进步不能缓解人口增长过快导致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D.人口过度增长与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无密切联系
7 . 下列不是人口增长过快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是(       
A.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B.减轻了环境污染
C.过度开垦土地使植被遭到破坏D.造成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下降
8 . 2022年10月16日,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等,推进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食用牛肉比食用蔬菜产生的生态足迹要大
B.重金属污染的河流中营养级越高重金属含量越多
C.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反对盲目的、掠夺式的开放利用
D.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也就是新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
9 . 生态足迹,是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据此分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农牧业生产中缩短食物链不利于减小生态足迹
B.“桑基鱼塘”生产模式能够有效减小生态足迹
C.生态足迹的值越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越大
D.绿色出行、使用低能耗电器,能减小生态足迹
10 . 下列关于生态足迹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足迹的值越大,代表人类所需的资源越少
B.同样生活方式下食用羊肉比食用等重蔬菜产生的生态足迹大
C.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慢,人均生态足迹较发展中国家小
D.碳足迹指吸收燃料燃烧排放的总二氧化碳等所需的森林面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