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增长对全球环境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8 道试题
1 . 2019年,南京农业大学的“人造肉”研发团队培养出中国第一块肌肉干细胞培养肉。其培养过程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分散肌肉细胞可以采用机械法或酶解法
B.体外大规模培养肌肉细胞的过程中不会出现接触抑制现象
C.与传统肉类生产方式相比,细胞培养肉对环境的污染更小,可以减少生态足迹
D.胚胎干细胞可以培养出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等多种组织或器官,肌肉干细胞一般具有组织特异性,只能培养获得肌肉组织
7日内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百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阶段检测生物试题
2 . 垃圾分类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设备的使用,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具有社会、经济、生态等方面的效益。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城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应尽量减少垃圾的生成
B.厨余垃圾处理后可作为禽畜和鱼类的食物,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C.禽畜粪便作为花卉肥料有利于物质的良性循环
D.垃圾回收再利用可从一定程度上降低生态足迹的值
3 . 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文明思想主张“生态文明关乎人类未来,各国应携手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下列关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快、人口增长慢,人均生态足迹值小
B.CO2等温室气体增多是导致全球变暖的原因之一
C.氟氯烃、哈龙等化合物的使用是引起臭氧减少的主要原因
D.目前我国需要继续做好计划生育,避免人口激增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
4 . 下列关于人口过度增长的影响,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足迹会随着消费水平的增高而逐渐增大
B.对资源不断开发,造成资源危机
C.由于生态足迹的扩大,改造环境的力量增大
D.与环境协同发展,生态环境处于动态平衡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为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我国政府宣布于2030年确保碳达峰,力争2060年实现碳中和,下列关于碳循环说法错误的是(       
A.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间的循环主要以CO2形式进行
B.搭乘公共交通与开私家车相比,可减小生态足迹
C.每个生态系统都可以依靠自身结构成分实现碳中和
D.发展低碳经济、植树造林是实现碳平衡的有效手段
6 . 对待地球家园,人类不能只知索取,不知保护,更不能只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原则
B.开车和步行相比、吃肉和吃素食相比,前者均会增大人类的生态足迹
C.湿地的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生物多样性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
D.生物圈所有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2024-04-06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句容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三月考试生物试题
7 . 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受到各国的普遍关注。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臭氧可以保护人类和其他生物免受短波辐射的伤害
B.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过度使用化石燃料
C.雾霾现象可自行退去,说明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D.某湖泊的水质持续恶化与该生态系统的负反馈调节有关
8 . 科学家统计了1961-2014年间全球生态足迹总量和生态承载力总量(地球为人类提供资源的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生态足迹越大,人类所需的资源越多,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越大
B.降低肉食类食物比例,可提高能量传递效率,减小生态足迹
C.培育良种、发展科技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可以提高生态承载力
D.生活方式不同,生态足迹的大小可能不同
9 . 建国后我国人口政策主要经历了:第1阶段,1949年始鼓励生育;第2阶段,1979年始计划生育;第3阶段,2016年始开放和鼓励生育。下列关于人口政策改变的理解,错误的是(       
A.第2阶段政策实施的目的是防止自然资源短缺、环境恶化
B.第3阶段政策实施的目的是改善我国人口年龄结构
C.第2阶段政策实施后人口仍然保持增长与我国医学科技的进步有关
D.三个阶段政策均通过控制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达到目的
10 . 2022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其主题是“共建清洁美丽世界”,旨在促进全社会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共同参与生态文明的建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实施垃圾分类有利于加快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循环利用
B.目前全球变暖,提倡“绿色出行”等低碳生活方式,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C.减少含N、P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的排放,避免水体出现富营养化
D.目前国家需要继续做好计划生育,避免人口激增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
2022-09-02更新 | 360次组卷 | 4卷引用:课堂例题苏教版2019选必二4.2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