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增长对全球环境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生态足迹是指现有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生态足迹的值越大,代表人类所需的资源越多,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越大
B.食用肉类比食用蔬菜产生的生态足迹更大
C.碳足迹是生态足迹的组成部分,开发新能源可以增大碳足迹
D.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快,人口增长慢,但人均生态足迹不一定就小
2 . 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进入生态超载状态。与1961年相比,全球生态足迹总量明显增长,而生态承载力总量只提高了30%。研究者统计了1961年至2014年全球生态足迹总量和生态承载力总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1961年到1967年生态盈余呈现逐年减少
B.生态承载力大于生态足迹时出现生态赤字
C.汽车尾气会增大生态足迹,建议绿色出行
D.与食用蔬菜相比,食用肉类增大生态足迹
3 . 科学家统计了1961~2014年间全球生态足迹总量和生态承载力总量(地球为人类提供资源的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人类的生态足迹总量增长远远高于生态承载力的增长,生态盈余增加
B.全球的生态赤字持续扩大,会不断加重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C.适龄婚育、优生优育控制人类自身发展可以提高生态承载力
D.生态承载力指的是地球能为人类提供的生物生产性土地和水域面积的总和
4 . 下列关于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臭氧层空洞会使人类皮肤癌患者数量增多
B.温室效应会加速冰川融化,使海平面上升
C.酸雨会导致树木生长缓慢并容易感染病害
D.围湖造田是缓解土地荒漠化的有效措施
2023-12-29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大附中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列关于生态足迹和生态工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无废弃物农业”遵循了生态工程的循环原理
B.“前面造林,后面砍树”违背了生态工程的整体原理
C.生态足迹的值越大,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越小
D.与传统工程相比,生态工程是一类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工程体系
6 . 垃圾分类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具有社会、经济、生态等方面的效益。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城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相对较弱,应提高垃圾处理能力
B.厨余垃圾处理后可作为禽畜和鱼类的食物,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C.垃圾分类宣传应从幼儿开始,以培养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和环保意识
D.相对垃圾的掩埋处理,垃圾回收再利用可从一定程度上减小生态足迹
7 . 豹子每次觅食羚羊都要花上好多心思,讲究策略,本来隐藏得很好准备突击时,一阵风过来可能所有羚羊就跑了,因为豹子身上有很重的气味,而羚羊嗅觉又很灵敏。豹子为了去掉自身的气味,它会找到羚羊的尿或其它动物的屎尿在地上滚动,身上沾上尿屎后再去攻击羚羊。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豹子很重的气味和羚羊灵敏的嗅觉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B.豹子在自己领地活动范围大,通过扩大生态足迹宣示主权
C.豹子的种群数量受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的影响
D.豹子身上的气味在调节种间关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8 . 下列关于人口增长和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我国当前鼓励生育三孩的政策能够一定程度地提高人口出生率
B.生物多样性为人类生存提供了食物、药物等资源,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C.绿水青山涵养水源的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D.世界人口得到控制,全球生态环境不会面临压力
2022-07-16更新 | 110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州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9 . 地球上的自然资源、人类的生存空间都是有限的,世界人口的急增长、经济的迅速发展,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压力,并引发了诸多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人均生态足迹小
B.生活方式不同会导致生态足迹的大小可能不同
C.臭氧层破坏不是导致雾霾、酸雨频发的主要原因
D.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对生物圈稳态造成严重威胁
10 . 科学家统计了1961~2014年间全球生态足迹总量和生态承载力(地球为人类提供资源的能力)总量的变化情况,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生活方式不同,生态足迹的大小可能不同
B.生态足迹越大,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越小
C.降低肉食类食物比例,可一定程度地减小生态足迹
D.发展农业科技提高生产效率可以提高生态承载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