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增长对全球环境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下列关于人类与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与步行相比,开车会增大生态足迹
B.酸雨中所含的酸主要是硫酸和硝酸
C.生物多样性就是指物种多样性
D.化石燃料的燃烧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2024-04-15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天水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试题
2 . 生态足迹,又叫生态占有,是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全人类)生存所需要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生态承载力指的是地球能为人类提供的生物生产性土地和水域面积的总和,代表了地球提供资源的能力。对某一区域而言,不仅要关注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大小及变化情况,更要关注两者之间的差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快,人口增长慢,所以人均生态足迹小
B.少肉多素,低碳生活,节约水电等可以减少生态足迹
C.生态足迹大于生态承载力时会出现生态赤字
D.加大农、林、牧、渔业的科技投入可以提高生态承载力
2024-01-16更新 | 10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1月甘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适应性测试(九省联考)生物试题变式题11-15
3 . 生态足迹是一种测定人类消耗自然资源的生态经济学指标,可定量判断某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状态,以对社会经济发展作出科学规划和建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积极的低碳生活方式可以降低生态足迹
B.生态足迹的值越大,说明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就越严重
C.科技的发展、消费水平的提高、再生资源回收等会增大生态足迹
D.我国的生态足迹总量较高,应处理好人口增长与资源和环境的关系
4 . 碳达峰是指CO2排放总量在某一个时间点达到历史峰值,其间碳排放总量依然会有波动,但总体趋势平缓,之后碳排放总量会逐渐稳步回落;碳中和指企业、团体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CO2排放总量,可以通过CO2去除手段抵消掉,达到“净零排放”的目的。从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过程分析,下列有关碳足迹、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不是每个自然生态系统都可依靠自身实现碳中和
B.生活方式的不同对碳足迹的大小影响不大
C.在计算碳足迹的大小时,要先扣除海洋对碳的吸收量
D.实现碳达峰后,空气中的CO2浓度不一定会立刻迅速降低
2024-04-11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靖远县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人类活动创造了绚烂的文明,但同时也对生态系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生物圈的稳态造成严重威胁,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们要保护地球生态。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少肉多素、低碳生活、节约水电等可以减少生态足迹总量
B.加大农、林、牧、渔业的科技投入可以提高生态承载力总量
C.加大植树造林,保护绿水青山,可以有效保护生态环境
D.发达国家科技、经济发达,人口增长慢,人均生态足迹小
6 . 碳中和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人们采用生态足迹定量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状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初级消费者的生态足迹比次级消费者生态足迹大
B.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一定程度上受限于人口基数
C.一个地区的生态足迹越大,可持续发展能力越弱
D.清洁能源的使用减少了碳排放,降低了生态足迹
7 . 2023年1月7日,国际学术期刊《科学进展》一篇研究论文认为,大气臭氧层破坏是2.5亿年前生物大灭绝的主要原因。上世纪后叶,全球再次出现臭层危机。经过全世界几十年的共同努力,南北极的臭氧空洞正在逐渐修复,并有望在2060年左右被完全修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臭氧层破坏直接导致地球温室效应现象加剧
B.臭氧层破坏将使地表生物多样性大大下降
C.人口剧增和工业的快速发展是上世纪臭氧破坏的重要因素
D.减少氟氯烃、哈龙等物质排放是目前臭氧层保护的重要方法
8 . 科学家统计了1961~2014年间全球生态足迹总量和生态承载力总量(地球为人类提供资源的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足迹越大,人类所需的资源越多,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越大
B.若全球生态赤字持续扩大,可能会造成生态系统崩溃等严重后果
C.降低肉食类食物比例,可提高能量传递效率,减小生态足迹
D.培育良种、发展科技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可以提高生态承载力
9 . 生态足迹是指要维持个人或地区、国家中所有人的生存及容纳人类所排放的废物所需要的土地和水域面积。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生态足迹是判断某一国家或地区目前的可持续发展状态的重要指标
B.生态足迹中的耕地面积表示用来种植人类消费的作物等所需的农田面积
C.碳足迹主要指吸收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CO2等所需的海洋和森林面积之和
D.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如低碳出行、多吃素食等可有效地减小生态足迹
2024-04-03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天祝一中、民勤一中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生物试题
10 . “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为应对“垃圾围城”危机,很多地方将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纸类、塑料、金属等)、不可回收垃圾(果皮、残渣、骨头等)和有害垃圾(电池、化工品、化妆品等)三类,并分别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措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通过垃圾分类可以实现垃圾的资源化和无害化,增大生态足迹
B.对垃圾分类处理,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循环原理
C.利用微生物处理垃圾,需要考虑微生物的种类以及温度、水分等环境因素
D.该措施有利于减轻环境污染,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发展循环经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