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增长对全球环境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会影响其生态足迹的大小。下列生产生活方式中,使生态足迹增大的有几项? (       
①减少开车出行的频率,尽量骑自行车出行;②垃圾的分类回收;③增加化石燃料燃烧;④多食肉类;⑤节约用纸;⑥植树造林,改造荒山
A.两项B.三项C.四项D.五项
2 . 一个城市需要输入大量的生命支持商品和服务,并且有大量废物输出。维持城市居民生活所需要的城市以外的生产性生态系统(农田、森林、水体和未开发的自然区域)的面积称为一个城市的生态足迹。根据这个概念,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一般来说,发达国家人均生态足迹大于发展中国家的
B.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看,“小的生态足迹”应该被提倡
C.高度发达国家降低过多的资源和能耗可缓解全球性气候问题
D.生态足迹的值越高,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就越轻微
2024-05-01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福州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3 . 一个城市需要输入大量的生命支持商品和服务,并且有大量废物输出。维持城市居民生活所需要的城市以外的生产性生态系统(农田、森林、水体和未开发的自然区域)的面积称为一个城市的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根据这个概念,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平均来说,发达国家一个公民的生态足迹大于一个发展中国家公民的
B.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看,“小的生态足迹"应该被提倡
C.如果高度发达国家能降低它们过多的资源和能源消耗的话,全球性气候问题就可以得到缓解
D.生态足迹的值越高,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就越轻微
4 . 垃圾分类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具有社会、经济、生态等方面的效益。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城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相对较弱,应提高垃圾处理能力
B.厨余垃圾处理后可作为禽畜和鱼类的食物,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C.垃圾分类宣传应从幼儿开始,以培养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和环保意识
D.相对垃圾的掩埋处理,垃圾回收再利用可从一定程度上减小生态足迹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近年来,某地人口数量变化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常住人口大体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
B.常住外来人口的变化只受到迁出率影响
C.该数据通过人口普查获得,属于调查法
D.人口数量少,不意味着个人资源占有量小
2023-12-25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题
6 . 生态足迹是指要维持一个人、地区、国家的生存及容纳人类所排放的废物所需要的土地和水域面积。生态承载力是指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生态系统中某种个体存在数量的最大值,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桑基鱼塘”等生产方式能有效减小生态足迹
B.农牧业生产中延长食物链有利于减小生态足迹
C.当生态承载力小于生态足迹时,表现为生态赤字
D.培育良种、建设生态工程等措施可提高生态承载力
7 . 随着人口增长、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给予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有利于维持其生态平衡
B.人口增长已使地球进入生态超载状态,进而给生物圈造成巨大影响
C.大力开展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工作,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D.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快、人口增长慢、现代化程度又高,所以人均生态足迹的值很小
8 . 生态足迹是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全人类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生态承载力是指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生态系统中某种个体存在数量的最大值。下列有关生态足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桑基鱼塘”等生产方式能有效减小生态足迹
B.农牧业生产中延长食物链有利于减小生态足迹
C.同等条件下,草原生态系统的生态足迹大于农田生态系统
D.生态足迹越大,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就越大
9 . “蚂蚁森林”是一项带动公众低碳减排的公益项目,每个人的低碳行为可计为“绿色能量”,进而可以申请在生态亟需修复的地区种下一棵树或者认领一平方米保护地。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采用公共交通出行是低碳行为,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B.认领保护地,扩大了我们的生态足迹,为保护环境做出贡献
C.不同地区种植适宜本地环境的植物,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协调原理
D.种植具有防风固沙功能的树种,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10 . 为研究五台山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人员对其进行了生态评估,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游客所需的生态足迹越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越大
B.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生态承载力小于生态足迹,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C.碳足迹生态赤字较大,可能是景区以燃油汽车交通为主造成的
D.合理规划旅游活动,提倡错峰出游有利于改善生态旅游环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