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增长对全球环境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下列关于人口增长与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环境污染、自然灾害频发等可能与人口的过度增长密切相关
B.我国的生态足迹总量位居世界首位,这给我国的发展带来巨大挑战
C.经济、社会的发展能解决因人口增长过快导致的资源短缺问题
D.世界人口如果继续增长,全球的生态环境可能会面临更大的压力
2024-05-02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2 . 下列有关生态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态工程是指人类应用生态学和系统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重建,从而提高生产力或改善生态环境
B.在湿地修复过程中,应选择污染物净化能力较强的多种水生植物,还需考虑这些植物各自的生态位差异,以及它们之间的种间关系,这遵循自生原理
C.在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中,可在玉米等作物还未成熟时就将果穗和秸秆一起收获,直接作为牛羊的青饲料,称为青贮
D.根据生态工程循环原理对垃圾进行焚烧可降低生态足迹
3 . 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果树-草菇立体农业中人工栽培的草菇可以为果树的生长提供更多有机物
B.人对生活资源的需求越大,生态足迹就越小
C.顶级消费者储存的能量包括:被分解者利用和未被利用两部分
D.在“蝉→螳螂→黄雀”这条食物链中黄雀是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生物
2024-04-18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友实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4 . 生态足迹是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生态承载力是指地球能为人类提供资源的能力。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当生态足迹大于、小于生态承载力时,分别出现生态盈余、生态赤字
B.生态足迹的值越大,代表人类所需要的资源越多,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就越大
C.生活方式不同,生态足迹的大小可能不同,使用清洁能源、绿色出行可减小生态足迹
D.保护耕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可提高生态承载力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列有关生态足迹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态足迹是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
B.不同技术和社会发展状况下,生态足迹的数值不同
C.碳足迹是吸收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所需的森林和海洋面积
D.人类采取生活方式不同,所需要生态足迹的大小可能不同
6 . 碳中和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人们采用生态足迹定量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状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初级消费者的生态足迹比次级消费者生态足迹大
B.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一定程度上受限于人口基数
C.一个地区的生态足迹越大,可持续发展能力越弱
D.清洁能源的使用减少了碳排放,降低了生态足迹
7 . 碳中和是指通过多种途径抵消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以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下列做法不利于碳中和的是(       
A.公交出行B.节约用电C.植树造林D.使用一次性筷子
8 . 每年的7月11日被定为“世界人口日”,人口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下列有关人口增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类可以改造地球,人口可以不断增长
B.人口剧增会导致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的严重破坏
C.本世纪中叶,我国人口将达到峰值15亿左右,所以我国人口的K值为15亿
D.如果年龄组成属于稳定型,人口密度一定不变
9 .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彰显大国责任担当,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庄严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倡导绿色出行B.大量砍伐树木
C.大力发展新能源D.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
2023-01-15更新 | 165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2021级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10 .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体现了日常生活中减少生态足迹的理念,下列选项中都能减少生态足迹的是(       
①光盘行动②自驾旅游③高效农业④桑基鱼塘⑤一次性餐具使用⑥秸秆焚烧
A.①③④B.①④⑥C.②③⑤D.②⑤⑥
2022-10-28更新 | 4516次组卷 | 2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