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增长对全球环境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下列关于人口增长与生态足迹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全球人口快速增长,环境压力不断增大
B.全球人口快速增长,生态足迹的值不断增大
C.渔业用地表示支持水产品生产所需要的水域面积
D.生态足迹是指维持一个人生存所需要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
2 . 下列关于人口数量与环境的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环境对人口数量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死亡率来实现的
B.自然环境因素对人口的出生率没有影响
C.人口死亡率不仅受社会因素的影响,也明显受自然因素的影响
D.随着人口增长和科技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小
3 . 生态承载力代表了地球提供资源的能力。下图为1961-2007年间世界人口数量与生态足迹曲线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同种生物的生态承载力会受到环境的影响
B.人口数量快速增加会导致全球生态足迹快速上升
C.合理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可提高全球生态承载力
D.发达国家的人均生态足迹比不发达国家的低
4 . 碳达峰是指CO2排放总量在某一个时间点达到历史峰值,其间碳排放总量依然会有波动,但总体趋势平缓,之后碳排放总量会逐渐稳步回落;碳中和指企业、团体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CO2排放总量,可以通过CO2去除手段抵消掉,达到“净零排放”的目的。从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过程分析,下列有关碳足迹、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活方式的不同对碳足迹的大小影响不大
B.不是每个自然生态系统都可依靠自身实现碳中和
C.在计算碳足迹的大小时,要先扣除海洋对碳的吸收量
D.实现碳达峰后,空气中的CO2浓度不一定会立刻迅速降低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列关于人口动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农业的诞生和发展是世界人口激增的重要原因
B.人口增长的直接因素是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C.由于很多国家都实施人口控制和计划生育,世界人口在今后几十年内将不再增长,保持动态稳定
D.人类在近几百年来及将来的人口数量增长一直呈指数增长
6 . 相关资料显示,人口还在增长的地区,人均淡水供给量减少。河流干枯,地下水位下降被视作水资源紧缺的证据。下列有关人口增长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某国人口数量增长速率大幅下降,不必再节约淡水资源
B.人口增长带来的水污染问题,也是水资源短缺的重要原因
C.科技进步不能缓解人口增长过快导致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D.人口过度增长与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无密切联系
7 . 下列不是人口增长过快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是(       
A.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B.减轻了环境污染
C.过度开垦土地使植被遭到破坏D.造成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下降
8 . 生态足迹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下列活动不利于降低生态足迹的是(       
A.在日常饮食中,减少植物性食物的比例,多摄入肉类食物
B.减少私家车出行,提倡自行车或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
C.减少石油、天然气的使用,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
D.国家实施“三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重点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草
9 . 生态足迹又称为生态占用,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全人类)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面积;生态承载力代表了地球提供资源的能力。例如,碳足迹是指扣除海洋对碳吸收之后,吸收化石燃料排放CO2等所需的森林面积。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除化石燃料燃烧外,碳从生物群落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还有_____
(2)生态足迹越大,人类所需的资源越多。人类可以适当改变膳食结构以减小生态足迹,若将动物(草食)性与植物性食物的比例由1:1调整为1:2,则其生态足迹为原来的_____倍。(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字)
(3)科学家统计了从1961年到2014年间,全球生态足迹总量和生态承载力总量的变化情况,结果如下图所示。

图中“生态盈余”或“生态赤字”表示_____与生态足迹总量之间的大小关系,且从1961年至2014年全球由“生态盈余”转为“生态赤字”。据图分析判断,“生态赤字”越来越大的原因是_____
(4)下列哪一举措不利于使生态超载的地球减小“生态赤字”?_____
A.进行垃圾分类B.大力植树造林
C.工厂废气经净化处理后排放D.沿海兴建化工厂,污水直接排入海洋
10 . 地球上的自然资源、人类的生存空间都是有限的,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经济的迅速发展、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压力,并引发了诸多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使酸雨频发
B.臭氧层破坏是导致雾霾的主要原因
C.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
D.绿色出行和多食素食,可有效降低个人的生态足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