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增长对全球环境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农田灌溉水和生活污水若大量汇入河流容易导致河流发生水体富营养化,下图为某村落为解决生活、生产废水污染问题,同时发展农村综合型生态工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生态沟渠中利用生态浮床可种植多种浮水植物和挺水植物。请回答以下问题:

(1)若将生态沟渠看成一个生态系统,则流经该生态系统的能量为____,网箱养殖的蟹既能以沟渠中的浮游动植物为食,也能以有机碎屑为食,则蟹在该生态系统中充当____成分。
(2)当地农民选择在生态浮床上主要种植可食用的水芹菜和茭白,这体现了生态工程建设的____原则;种植的植物既能为水产养殖提供部分食物,又能从水体中大量吸收____,从而防止汇入河流后引起水体富营养化。
(3)若生活污水和养殖废水未经过曝气池处理直接排入网箱养殖区,会导致鱼虾大量死亡,其原因是____
(4)农民将曝气池的残渣和生态沟渠的底泥返同田间,田间产出的农作物更多地作为饲料投入养殖区,这两种做法分别____(填“增大”或“减小”)该村落的生态足迹。
(5)若用类似的生态沟渠净化工业废水(含多种重金属离子及有毒化合物),在改变生态浮床区种植的植物种类同时也不在适合发展水产养殖,原因是____
2 . 2023年2月2日“世界湿地日”主题为“湿地修复”。广西漓江某沿岸城市努力打造“生态之城”,大力开发该地区河流湿地公园,积极发挥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效应。相关人员利用生态工程原理,对原有湿地生态系统进行建设、修复和改善。回答以下问题:
(1)当河流受到轻微污染时,其生态平衡并不会遭到破坏,这是因为___,其调节机制是___;受到严重污染的河流通过治理后可再次达到生态平衡状态,生态平衡是指___
(2)某同学绘制了该湿地中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过程图,图中A代表___的能量,B代表被___利用的能量。从图中可总结出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

   

(3)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造成的不利影响,在生态学中被称为胁迫。请列举人类活动对湿地生态系统造成的胁迫:___(至少答两点)。
7日内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十校联盟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
3 . 请根据如图所示“种群增长”的坐标曲线,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马缨丹是一种生活于热带地区的有毒植物,为达到观赏目的,人们把它引种到夏威夷,一段时间后,马缨丹大量繁殖,对夏威夷的畜牧业造成严重威胁,图中曲线________符合马缨丹疯狂蔓延趋势 ;
(2)自然界中种群增长曲线表现为图中的曲线__________
(3)按生态学原理,世界人口增长应该表现为图中曲线________,若地球环境对人类种群的容纳量(K)为110亿,则全球人口的最适数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若出现c~d段则表明人口出现了负增长 ;
(4)太湖蓝藻事件使太湖美的形象大打折扣,若此图表示太湖蓝藻增长曲线,当种群数量达到________点后,增长速率为0 ;
(5)依据自然界“种群增长”的特点,人们在进行狩猎或海洋捕捞作业时,应把握在________点后进行,原因是_____________
(6)若图中曲线Ⅱ表示某地老鼠种群数量变化,如果灭鼠时只采用杀死的办法,采取措施后老鼠的数量会很快恢复到原有的数量。请你依图提出更有效的控制鼠害的方案:_____________
2024-04-30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下学期四月月考生物试题B卷
4 . “四位一体”(人居—种植—养殖—沼气)生态农业是我国北方典型的生态农业模式,它以沼气为纽带,将养猪、养鸭、种植水稻蔬菜、养蘑菇、沼气工程等多个生产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生态效益得到良性循环和发展。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中蘑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除图中成分外,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还应包括__________________。某同学认为稻田是一个生态系统,其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生态农场建设实现了生活垃圾、动物粪便、沼渣和沼液的充分利用,遵循了生态工程的______原理。
(3)与植食性食物相比,食用动物性食物产生的生态足迹更______(填“大”或“小”)。
(4)碳中和指在一定时间内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被抵消,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我国确定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请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角度考虑,提出早日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可行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
2024-04-03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有研究显示,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进入生态超载状态。与1961年(数据可采集的第一年)相比,全球生态足迹总量增长了约2倍,而生态承载力(代表了地球提供资源的能力)总量只提高了30%,如图所示。地球早已进入生态超载的状态。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足迹,又叫生态占用,是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全人类)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____。生态足迹的值越大,代表人类所需的资源_____,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就____
(2)生活方式不同,生态足迹的大小可能不同。例如,步行的生态足迹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开车出行的,食用蔬菜的生态足迹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吃牛肉的。
(3)研究表明,目前的生态承载力比1961年的增长约30%的主要原因是农业的发展。尝试提出几条未来提高生态承载力的措施:____(答出2点)。
6 . 长期单一种植水稻会造成土壤肥力下降。水稻秸秆是水稻种植过程中的主要附属品,焚烧秸秆会造成环境污染,增加碳排放。利用秸秆作为食用菌的培养基质,栽培过程可以加速秸秆的腐熟速率,提高土壤中的有机质,食用菌生产过程中不需要化肥的施用,菌渣还能作为有机肥,对水稻具有增产作用,我国许多地区利用水稻与其他作物或食用菌生长季节的差异性实施轮作模式提高生产收益。为了探究不同稻作模式:水稻—小麦组(RW)、水稻—油菜组(RO)、水稻—羊肚菌组(RME)、水稻—大球盖菇组(RSR)对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科研人员开展了相关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稻作模式

冬季

夏季(水稻)

2019年

2020年

2020年

2021年

RW

12.77

12.21

8.73

6.10

RO

13.94

12.43

8.30

6.07

RME

10.35

11.58

7.22

5.00

RSR

11.05

16.38

9.95

7.00

(1)定期松土促进根系细胞的有氧呼吸,有助于硝态氮的吸收,植物吸收的硝态氮可用于合成的有机物有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
(2)油菜和羊肚菌在生态系统中分别属于____________成分。根据生态足迹的概念分析,不同作物轮作的生态足迹_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单一种植水稻的生态足迹。
(3)根据表中数据分析,4种轮作模式中对于恢复土壤肥力效果最好的是____________组。
(4)在“稻菇轮作”模式中,秸秆用于真菌养殖,菌渣还田作为水稻生长的肥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功能,在此模式中,农民需要施加氮肥,原因是____________
7 . 下图为碳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通过如图过程①,碳由无机环境中的_______转变成绿色植物(如玉米)中的有机物。
(2)若②越复杂,则该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就越_______。设图中过程②代表的生物之间有如图所示的关系,则该食物网有_______条食物链。其中E是生产者,第二营养级的是_______
(3)④表示_______作用。参与过程④的生物与同区域中的动、植物等其他生物共同构成了_______
(4)由图可得:碳循环的特点是_______;同时,伴随着物质循环进行的能量流动具有:_______特点。
(5)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除生产者、消费者外,还有_______
(6)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_______,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就顺着这种渠道进行的。生态系统的另外一项功能是信息传递。
(7)图中与温室效应最有关的过程是_______,使地层中经过千百万年积存的碳元素在很短时间内释放出来。有关缓解措施可以是_______(至少答两点)。
2023-03-17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二中2021-2022学年高二3月月考生物试题
8 .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拥有我国连片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包括霸王岭、鹦哥岭、五指山等片区。回答下列问题。
(1)海南热带雨林具有固碳功能,能够吸收并固定_______________,有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暖。
(2)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物种丰富、景色优美,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和旅游观赏价值,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__价值。为了保护海南热带雨林的生物资源,特别是保护濒危物种的基因资源,除建立精子库外,还可建立__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
(3)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中,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具有较高的间接价值,该价值主要体现为调节生态系统的功能,如固碳供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答出2点即可)。
(4)生活在霸王岭片区的中国特有长臂猿——海南长臂猿,已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极度濒危物种。研究发现,海南长臂猿栖息地的丧失和碎片化导致其种群数量减少,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针对栖息地的丧失,应采取的具体保护措施有______________,以增加海南长臂猿的栖息地面积;针对栖息地的碎片化,应建立______________,使海南长臂猿碎片化的栖息地连成片。
9 . 图1表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图2表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属于生态系统“基石”的是_____(填字母),用字母和箭头写出图中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地球如果缺乏了图1中的______________(填字母),地球表面的动物尸体和植物遗体会堆积如山,从而导致生态系统崩溃。
(2)大力植树造林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温室效应,请结合图1说明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2中粪便还含有部分能量,这些能量是第______营养级固定的。b表示初级消费者用于____________的能量。图中的信息能否说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 2021年9月,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在该人工合成系统中,通过光伏发电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获取能量,然后用电能电解水得到氢气(模块一所示),将氢气和二氧化碳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还原成C1化合物(甲醇),再进一步合成直链和支链淀粉(模块二所示)。据图回答问题:

(1)上述系统中,执行相当于叶绿体中光反应功能的是模块___________。模块二中的①②步骤,模拟的是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__过程。该系统中的能量主要来自__________
(2)完成步骤③需要将一个磷酸基团导入一个C3化合物中,科学家通过在反应体系中加入ATP实现了这一目标,依据是___________
(3)天然淀粉含有20%~30%的直链淀粉和70%~80%的支链淀粉,二者都是以葡萄糖为单体的多聚体。模块二步骤⑤中直链淀粉在结构上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
(4)相比植物光合作用,该人工合成淀粉路线优势有___________(答出1条即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