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多样性丧失原因及其保护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5 道试题
1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只有正确处理人、资源、环境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才是人类唯一正确的选择。下列与环境保护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温室效应可能导致南极地区的部分海冰融化,从而导致南极企鹅的栖息地越来越少
B.从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来分析,洞庭湖湿地具有蓄洪抗旱、净化水质等直接价值
C.常有人将从市场上买来的动物放归自然环境,这种“放生”行为一定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D.应将各地濒危野生物种都迁移到自然保护区并加以保护,禁止一切形式的猎采和买卖
2 . 下列有关种群、群落及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的环境容纳量是有限的,因此向池塘投放鱼苗时应注意控制投放量
B.种群数量达到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因此捕捞时应将鱼种群数量控制在K/2为宜
C.群落的垂直分层有利于充分利用空间和能量,因此在设计生态园时应注意不同树种混种
D.过度捕捞造成长江中鱼类的减少甚至部分绝迹,可以通过引入并放养多种鱼类来增加长江生物多样性
3 . 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5.3万公顷,是我国暖温带最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约370种、600万只鸟类将这里当作家园。如图为其中部分物质循环,甲~己表示生物,①~⑦表示生理过程或活动。据图回答问题:

(1)黄河三角洲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该生态系统中可以加快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生物有____________。图中___________(填图中数字序号)过程在碳循环中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
(2)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对很多珍稀鸟类进行保护属于___________保护。生态系统为野生生物提供良好栖息地等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价值。若要缩小生态足迹应提高___________(填图中数字序号)过程。
2022-04-24更新 | 32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合考试生物试题
4 . 2021年,在中国昆明召开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上,以“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主题,为未来10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全球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绘制了美好蓝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各样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B.保护生物多样性,关键是要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C.就地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措施
D.对即将将灭绝的物种应该进行易地保护
5 . 野猪原产于西欧、北欧、印度等地,后被人类驯化为家猪。野猪有二十多个亚种,是家猪的祖先,营群居生活,是杂食性动物,有环境适应性强、力大奔跑快、生性凶猛等特点。野猪以排尿的方式划分领地,通过“哼哼”的叫声进行交流。野猪成为家猪后进入农田生态系统,该生态系统的部分营养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野猪在形成亚种过程中一定经过了生殖隔离
B.野猪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考虑到野猪的生活环境正在恶化,对野猪实行易地保护就能够实现对野猪最有效的保护
C.人的食物中,作物和猪肉各占一半,如果人要获得1kJ的能量,至少需要从作物中获得15kJ的能量
D.野猪以尿液划分领地,通过“哼哼”的叫声进行交流,进而维持野猪的种群繁衍,这两种信息传递分别属于行为信息传递和物理信息传递
6 . 在对待地球家园的问题上,人类再也不能只知索取,不知保护;更不能只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开车和步行相比、吃肉和吃素食相比,前者均会增大人类的生态足迹
B.威胁野生物种生存的人类活动主要是对野生物种生存环境的破坏和掠夺式利用
C.我国古代的"无废弃物农业"保持了土地的生产能力,遵循了生态工程的循环原理
D.长江江豚(极危物种)仅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保护长江江豚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长江江豚繁育中心
7 . 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B.引进物种不慎或对引进物种管理、监测不到位可能破坏生物多样性
C.生物多样性包含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D.根据蝙蝠超声波定位的原理,研制出新型雷达仪是利用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8 . 在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北京持续扩大绿色生态空间,不断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逐步建成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大都市之一。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建立北京生物多样性数据库,绘制物种生境地图
B.将“美观”作为选择森林绿地植物物种的首要原则
C.通过营造浮岛等措施满足鸟类的多样化生境需求
D.在市区公园建设涵道,解决排洪和动物迁徙的问题
9 . 对待地球家园,人类不能只知索取,不知保护,更不能只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开车和步行相比、吃肉和吃素食相比,前者均会增大人类的生态足迹
B.威胁野生物种生存的人类活动主要是对野生物种生存环境的破坏和掠夺式利用
C.我国古代的“无废弃物农业”保持了土地的生产能力,遵循了生态工程的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D.对长江中下游地区植物,最为有效的保护措施是建立植物园
2022-05-28更新 | 277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荣昌永荣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10 . 生态兴则文明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原则
B.培育良种,发展科技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可以提高生态承载力
C.我国西北地区选用耐旱性强的植物建设防护林遵循了自生的原理
D.开车与步行相比、吃肉与吃素食相比,前者均会增大人类的生态足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