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保护生物多样性及可持续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鳄雀鳝是鱼类中的活化石,它和恐龙同一时代,鳞片坚硬、肉质粗糙,是肉食性鱼类,在新迁入地缺乏天敌,被称为“顶级淡水鱼杀手”,内脏和鱼卵都有剧毒,其内脏污染物富集程度很高,不具备经济价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鳄雀鳝进入新的天然水域会增加该地水生生物的多样性
B.鳄雀鳝同化能量的绝大部分以粪便的形式进入分解者的体内
C.鳄雀鳝至少处于第三营养级,在所属食物链中富集的污染物最多
D.鳄雀鳝不具备经济价值且对其他鱼有危害,在原产地和新迁入地都没必要保护
2024-05-23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万州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2 . 2023年4月25日,在湖北荆州,4头迁地保护长江江豚回到了长江的怀抱。这是中国迁地保护的江豚首次放归长江,也是人类首次实现迁地保护濒危水生哺乳动物的野化放归。这标志着我国长江江豚迁地保护技术初步形成闭环,对于长江江豚保护具有里程碑式意义,极大彰显了“长江大保护”的成就,彰显了独一无二的中国智慧。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江豚依靠声纳信号回声定位,这种信号属于物理信息
B.为研究野生江豚种群数量的变化,一般要调查其出生率和死亡率等
C.迁地保护的最终目的是将受保护的物种再迁入原栖息地,恢复其野生种群
D.经迁地保护的江豚回归长江后,生态系统中营养级数量增加
3 . 万州二中“阳光农场”是一个校园微型农场,里面种着各种常见作物,塘里养的有鱼。去年,“阳光农场”里的水稻在扬花时遭遇了二化螟和褐飞虱虫害,稻穗成熟期又遭遇以麻雀为主的鸟害,导致严重减产。二化螟以水稻茎秆纤维为食,褐飞虱主要刺吸水稻叶片汁液,鸟类主要吃谷粒,也吃二化螟和褐飞虱。褐飞虱在水稻上寄生后会导致水稻产生的防御性挥发物发生变化,“气味”有所不同;稻螟赤眼蜂是二化螟的天敌,可将卵产在二化螟的虫卵内。回答下列问题:
(1)褐飞虱、二化螟和麻雀的种间竞争程度较____(强/弱)。从生物多样性的角度来看,褐飞虱、二化螟和麻雀虽然都对水稻造成危害,但它们还是具有____价值。保护生物多样性,关键是____
(2)本学期,“阳光农场”里增设了绿肥桶,依据的生态学原理是____
(3)题中A、B两侧不同“气味”属于____信息。研究发现,褐飞虱改变水稻“气味”能使二化螟虫卵不易被稻螟赤眼蜂的卵寄生,说明____
(4)“阳光农场”可以看成一个微型生态系统,但这个生态系统离开同学们的日常维护会很快崩溃,原因是____
4 . 分布于碎片化生境中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个体数量极少,一般都已低于种群延续所需要的最小数量。若不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保护,这些极小种群植物将在当地消失而导致生物多样性锐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等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多样性属于生物多样性
B.若是长时间不可逆环境退化导致某种植物出现极小种群则应采取易地保护
C.若建立生态廊道联系碎片化生境,可增加不同物种间的基因交流
D.保护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目的是保护物种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科学家统计了1961~2014年间全球生态足迹总量和生态承载力总量(地球为人类提供资源的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人类的生态足迹总量增长远远高于生态承载力的增长,生态盈余增加
B.全球的生态赤字持续扩大,会不断加重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C.适龄婚育、优生优育控制人类自身发展可以提高生态承载力
D.生态承载力指的是地球能为人类提供的生物生产性土地和水域面积的总和
6 . 下图表示某地哺乳动物和鸟类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及其比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地生态系统一定是草原生态系统
B.哺乳动物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偷猎
C.生物入侵可以提高生物的多样性,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D.鸟类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人类活动使其栖息地丧失
7 . 为了防止大熊猫栖息地破碎化程度加剧,我国将川、陕、甘三省的野生大熊猫种群高密度区、主要栖息地进行有机整合,成立了大熊猫国家公园以对大熊猫进行保护。2021年7月7日,生态环境部将大熊猫受威胁程度等级由“濒危”降为“易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栖息地的破碎化会阻止大能猫之间的基因交流,从而降低物种多样性
B.对大熊猫进行保护的最有效措施是建立繁育中心进行异地保护
C.由于缺乏纤维素分解菌,大熊猫对竹子的能量利用率低
D.对大熊猫进行科学研究主要体现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8 . 2017年,塞罕坝林场建设者因在环境保护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集体获得联合国环境领域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1962年,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组建。半个多世纪以来,塞罕坝人克服了重重困难,在河北省纬度最高、气温最低、无霜期最短、降水并不丰沛的坝上高原,营造起林海。
(1)塞罕坝是半湿润半干旱区,植树造林困难相当大,塞罕坝人研究确定了适合该地区的主要树种为华北落叶松、樟子松和云杉,这遵循了生态工程的 _________原理。华北落叶松是我国华北地区人工用材林的主要树种,但是只种植华北落叶松的人工纯林易暴发严重的病虫害,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针对上述状况,塞罕坝人对华北落叶松人工纯林进行间伐(有选择地砍伐部分成树)和混交改造,最终形成了物种丰富度较高的华北落叶松与白桦混交林,这样改造的优势在于____________
(2)如图表示华北落叶松与白桦混交林的能量金字塔示意图,表为该生态系统一年中的能量流动情况,丁代表分解者,A~D代表相应的能量值。

同化固定的能量

A1

B1

C1

D1

呼吸消耗的能量

A2

B2

C2

D2

A1- A2

B1- B2

C1 –C2

D1 -D2


据图分析,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_ 。从能量输入和输出角度来看,若该混交林中生物体内的总能量是增加的,则表中数值需要满足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
(3)在我国像塞罕坝这样的“绿色奇迹”不断涌现,惊艳世界,这些大面积人工林成长过程中显示出巨大的固碳潜力。固碳对于环境保护的意义在于______________
(4)塞罕坝不仅资源丰富,景观还独具特色,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它也是北京和浑善达克之间的绿色长廊,更是京津“阻沙源、保水源”的屏障。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价值。
2023-03-22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万州二中2022-2023学年高二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
9 . 近几年来,某软件推出一项功能,即用人们每天走路的步数在软件上兑换“能量”,再用一定量的“能量”在现实生活中转换为栽种一颗小树苗,使人们在加强自身锻炼的同时,又能为改善自然环境贡献力量。减少开车,节约用纸,使用清洁能源等都是现代环保措施的重要方式。下列有关环境保护的说法,错误的是(       
A.多走路,少开车,低碳出行,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
B.减少生态足迹可减小对环境资源的压力
C.环境污染造成生物多样性下降,可大量引进外来物种进行恢复
D.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处理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10 . 边缘效应是指在两个或多个不同性质的生态系统交互作用处,由于某些生态因子或系统属性的差异和协同作用而引起系统某些组分及行为的较大变化。沿着生态系统的边缘产生了有差异的环境条件,形成边缘效应带,此处群落结构复杂,各种生物由激烈竞争发展为各司其能,各得其所,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多层次、高效率的物质、能量共生网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人类活动增强,导致自然生境片段化,增加了边缘效应带的数量
B.处于边缘效应带的鸟类可能比生活在森林深处的鸟类更警觉
C.研究边缘效应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提高农作物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D.边缘效应会改变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但不会影响其物种丰富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