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多样性丧失原因及其保护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3 道试题
1 . 第41个世界地球日的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 转变发展方式 倡导低碳生活”.其实质就是实现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下列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有利于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B.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有较高光合效率的作物品种,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C.农业生态系统中人们不断施肥、灌溉、播种等,目的是提高其抵抗力稳定性
D.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要对珍稀濒危物种合理开发利用,不能盲目地猎杀或采伐
2 . 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湿地在调节气候方面的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B.保护生物多样性应该禁止对大自然的开发和利用
C.建立朱鹮自然保护区属于对生物多样性的易地保护
D.在长江设置“禁渔期”属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3 . 为了促淤造陆和固土护岸,互花米草在1979年被引进我国。互花米草对我国滨海滩涂环境表现出了极强的适应性,加之其自身超强的繁殖能力,又缺乏天敌,现已入侵到我国几乎所有的滨海滩涂湿地,成为滨海滩涂分布面积最广的盐沼植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生长在同一区域的互花米草与碱蓬等植物之间存在种间竞争关系
B.互花米草迅速扩张的原因是其对气候、环境的适应性强及缺少天敌等
C.互花米草入侵导致当地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下降
D.引入互花米草的同时将其原产地的多种天敌一起引入即可避免物种入侵
2023-03-25更新 | 16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届安徽省合肥市七中、阜阳城郊中学、合肥七中紫蓬分校高三“最后一卷理综生物试题
4 . 近几年来,某软件推出一项功能,即用人们每天走路的步数在软件上兑换“能量”,再用一定量的“能量”在现实生活中转换为栽种一颗小树苗,使人们在加强自身锻炼的同时,又能为改善自然环境贡献力量。减少开车,节约用纸,使用清洁能源等都是现代环保措施的重要方式。下列有关环境保护的说法,错误的是(       
A.多走路,少开车,低碳出行,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
B.减少生态足迹可减小对环境资源的压力
C.环境污染造成生物多样性下降,可大量引进外来物种进行恢复
D.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处理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5 . 塞罕坝人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绿色奇迹。针对人工纯林物种单一、土壤酸化、病虫害严重等状况,塞罕坝人研究确定了适合塞罕坝地区的主要树种,同时大力培育其他优良树种进行合理混交,大大提高了造林的成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塞罕坝林场恢复过程中绿尾红雉的数量稳步上升增加了物种多样性
B.林场为人提供木材中药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游客到林场旅游观光属于间接价值
C.种植适合塞罕坝的树种体现了协调原理,将人工纯林改为混交林体现了自生原理
D.对林场内的珍稀物种最有效地保护措施是从林场迁出建立植物园、动物园进行专门保护
6 . 北京冬奥会通过建立动植物监测系统,动物救助中心,低碳交通保障体系、垃圾回收利用体系等多项举措,以实际行动兑现了“绿色办奥”的庄严承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绿色办奥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类的生态足迹
B.北京冬奥会的设计遵循了循环、协调、整体等生态学原理
C.使用氢等清洁能源,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温室效应
D.建立自然保护区和动物救助中心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
7 . 党的二十大提出继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行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下列关于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野生大熊猫的最有效措施
B.“无废弃农业”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遵循循环原理
C.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主要是为了提高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D.人类活动超出了环境的承载力,是环境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
8 . 边缘效应是指在两个或多个不同性质的生态系统交互作用处,由于某些生态因子或系统属性的差异和协同作用而引起系统某些组分及行为的较大变化。沿着生态系统的边缘产生了有差异的环境条件,形成边缘效应带,此处群落结构复杂,各种生物由激烈竞争发展为各司其能,各得其所,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多层次、高效率的物质、能量共生网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人类活动增强,导致自然生境片段化,增加了边缘效应带的数量
B.处于边缘效应带的鸟类可能比生活在森林深处的鸟类更警觉
C.研究边缘效应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提高农作物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D.边缘效应会改变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但不会影响其物种丰富度
9 . 鲑鱼在淡水中孵化,1年后游向大海,成熟的鲑鱼洄游到出生的溪流产卵并在此结束生命。棕熊会猎杀洄游的鲑鱼并带至林地深处食用,吃掉最有营养的部分后丢弃。鲑鱼残骸被鸟,昆虫等分食,最后由微生物降解,产生的N、Р滋养植物并汇入海洋。由此可知(       
A.物质只能由森林流向海洋,不能从海洋流向森林
B.微生物降解鲑鱼残骸滋养植物,说明能量可由分解者流向生产者
C.大量猎杀棕熊可能会影响河岸和森林生态系统中植物的生长
D.在不威胁鲑鱼种群生存的情况下可进行大规模的商业捕捞
10 . 二十大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下列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叙述错误的是(       
A.国家规定长江十年禁渔计划是保护长江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措施
B.节能减排及发展低碳经济、植树造林是实现碳平衡的有效手段
C.发展生态农业能够提高物质和能量在不同营养级间的循环利用
D.依据绿水青山发展区域的生态旅游体现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2022-12-28更新 | 141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耀正优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阶段检测生物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