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多样性丧失原因及其保护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3 道试题
1 . 近年来,我国持续加大野生动植物保护力度,野生大熊猫的数量也增加到1800多只,圈养的大熊猫也超过了500只。大熊猫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上的濒危等级由“濒危”降级为“易危”。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大熊猫自然种群个体数量低与其繁育能力有关
B.增加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面积可提高环境容纳量
C.栖息地碎片化使大熊猫被分割成多个种群,有利于种群的延续
D.大熊猫种群不同活动区域间建立走廊,可以减少地理隔离,增加基因交流
2 . 《生物多样性公约》是一项保护地球生物资源的国际性公约,该公约于1993年12月29日正式生效。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捕食关系的存在不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B.生物多样性在科学研究方面的非实用意义属于直接价值
C.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远大于其直接价值
D.人类的肆意破坏是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之一
3 . “黑藻→鲫鱼→长江江豚”是长江中的一条食物链,长江江豚种群极度濒危。调查发现死亡的长江江豚体内富集了铅、铬、汞等污染物。我国从2020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长江江豚体内的铅、铬、汞等的浓度超过了江水
B.长江江豚种群数量过小,可能不足以制约鲫鱼种群增长
C.根据以上三种生物的有机物总干重可绘制出该系统的生物量金字塔
D.十年禁渔的目的是恢复渔业资源,更可以改善长江的整体生态环境
2023-05-14更新 | 235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模拟生物试题
4 . 近日,河南林业部门将此前救护的39只珍稀野生鸟类放归自然,其中包括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苍鹰、松雀鹰、红隼、红腹锦鸡等。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放归的野生动物回到栖息地后可能会增大该地区其种群的基因库
B.人类活动对生存环境的破坏和掠夺式利用是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
C.林业部门将救护的野生动物带到保护中心进行饲养,该过程属于易地保护
D.栖息地的碎片化使苍鹰、松雀鹰等被分割成多个种群,有利于种群的延续
2023-05-12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十校联盟2022-2023高二下学期中生物试题(B卷)
5 . 熊猫“丫丫”归国牵动了亿万中国人的心,作为“国宝”,同时也作为濒危物种,熊猫的种群繁衍以及保护是科学家的重要研究课题,有关描述科学合理的是(       
A.建立“卧龙自然保护区”保护熊猫属于易地保护
B.影响保护区内熊猫种群数量变化的生物因素仅是竹子的数量
C.熊猫种群具有适合的性别比例有利于提高出生率从而增加种群数量
D.使熊猫种群年龄结构处于增长型是影响熊猫种群数量的直接因素
2023-05-12更新 | 223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模拟生物试题
6 . 藏羚羊是中国特有物种,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由于栖息地的破坏和盗猎导致其数量急剧减少。为拯救濒临灭绝的藏羚羊,国家建立了可可西里、羌塘自然保护区,近些年来,保护区藏羚羊的数量明显增多。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可可西里保护区内的所有藏羚羊构成一个种群
B.藏羚羊的低出生率与雌性个体容易被捕猎者捕杀有关
C.随着保护力度的加大我国藏羚羊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
D.藏羚羊作为食物链上的重要环节对维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7 . 《生物多样性公约》是一项保护地球生物资源的国际性公约,该公约于1993年12月29日正式生效。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利用生物技术对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措施
B.人类活动对野生物种生存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为使得某些物种的栖息地丧失和碎片化
C.生物多样性在促进生态系统中基因流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
D.生物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其形成过程即新物种形成的过程
2023-05-06更新 | 96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模拟生物试题
8 . 中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简称“天保工程”)是世界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以保护天然林为主的超级生态工程,该工程可使天然林休养生息并恢复发展。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天保工程”实施过程中应充分遵循自生、循环、协调和整体的基本原理
B.为了加快“天保工程”实施进程,应尽快封山育林,禁止一切森林砍伐活动
C.对天然林进行生态修复时要注意减少对原物种的破坏及防止外来物种的入侵
D.天然林往往比人工林具有更强的固氮能力,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2023-04-24更新 | 303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模拟生物试题
9 . 党的二十大对建设美丽中国作出了部署,“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外来物种的引入必将导致各个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丧失,所以要严防生物入侵
B.只要齐心协力,在沙漠地区种植的人工林可以一直呈现J形增长
C.植物体内产生大量生长素来促进植株生长,植物是净化空气的关键所在
D.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我们应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2023-04-15更新 | 1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安徽省黄山市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理综生物试题
10 . “发展经济不应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要保护生态系统,应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此,人们在山区进行人工植树造林,在许多地区建造了湿地公园,并在冬天向林中和公园中投放玉米等食物,帮助野生动物顺利越冬。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一片林地上通过人工管理提高某种速生树的数量并清除其他树种,有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B.湿地公园是一个在物质和能量上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
C.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方法是就地保护
D.禁止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原则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