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多样性丧失原因及其保护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1 道试题
1 . 滇金丝猴是世界上栖息地海拔最高的动物,常作为灵长类适应温带高海拔极端环境的模式动物。我国建立了多个滇金丝猴自然保护区,并在自然保护区和生态修复区间开展生态廊道的建设,进一步修复、扩大野生滇金丝猴的栖息地。经过长期努力,滇金丝猴种群数量由1983年的不足1000只增加到2022年的3800余只。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态廊道的建设促进了不同栖息地的滇金丝猴种群间的基因交流
B.提高滇金丝猴的出生率是增加其种群数量的重要途径
C.滇金丝猴作为研究的模式动物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D.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是保护滇金丝猴的有效措施
2 . 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于2020年10月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旨在防范和应对生物安全风险,保障人民生命健康,保护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生物技术健康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关于保障生物安全的说法,错误的是(       
A.禁止放生外来入侵的鱼类有利于保护当地水域的生态安全
B.通过静脉注射适量的抗生素以消灭侵入人体的流感病毒
C.加强对高风险实验室的监管,避免病原微生物的泄露
D.为应对新冠病毒的流行和传播,积极注射疫苗建立免疫屏障
2023-04-06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3月质量检测联合调考生物试题B卷
3 . 中国特有珍稀鸟类、“鸟中大熊猫”——震旦鸦雀定居于淄博桓台县马踏湖湿地公园,栖息地的破坏是种群数量锐减的主要原因,人类已经把大部分陆地用于农业种植,导致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斑块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栖息地斑块化会导致基因交流的机会减少
B.对震旦鸦雀进行就地保护为其提供了最后的生存机会
C.震旦鸦雀与其他生物的协同进化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D.过低的种群数量会因近亲繁殖而使种群的生育能力和生活力衰弱
4 . 栽培稻由野生稻驯化而来,但驯化过程使其失去多年生能力。我国科研人员将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培育出多年生栽培稻PR24,又通过PR24,将多年生相关基因引入栽培稻“楚粳28”,培育出多年生栽培稻新品系(如图),降低了劳动力投入,提高了生产效益。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在DNA水平筛选含有多年生基因的植株
B.应将筛选出的植株与PR24回交,以逐步清除楚粳28的基因
C.连续多代自交是为了获得多年生性状稳定遗传的品系
D.保护野生稻等生物资源是维护国家生物安全的重要措施
2023-03-30更新 | 842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7月月考生物试题
5 . 中国共产党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建设生态廊道工程可为野生动物的扩散、迁徙提供通道
B.开车与步行相比、吃肉与吃素食相比,前者均会增大人类的生态足迹
C.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实现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提高了能量的传递效率
D.我国制定的海洋伏季休渔政策既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举措,也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6 . 研究发现,某些群居动物有一个最适的种群密度,在最适密度时存活率最高,低于或高于最适密度都可能降低存活率,使种群增长受到抑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此类动物种群密度过小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B.此类动物处于最适种群密度时的年龄结构最可能为稳定型
C.易地保护此类动物时,应该保证其种群具有一定的种群密度
D.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可以反映种群数量变化的趋势
2023-03-10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7 . 鳄雀鳝最初作为观赏鱼类引入我国,但鳄雀鳝是肉食鱼类,具有极强的破坏性,若放到天然水域,会对当地的水体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危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由于鳄雀鳝的捕食导致某些土著鱼类种群数量下降可引起遗传多样性降低
B.鳄雀鳝与某些土著鱼类生态位高度重叠,在竞争中占优势,导致某些物种灭绝
C.鳄雀鳝入侵的水域营养结构变得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减弱,恢复力稳定性降低
D.将鳄雀鳝的天敌美洲鳄引入我国被入侵的水域,不一定能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8 . 塞罕坝人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绿色奇迹。针对人工纯林物种单一、土壤酸化、病虫害严重等状况,塞罕坝人研究确定了适合塞罕坝地区的主要树种,同时大力培育其他优良树种进行合理混交,大大提高了造林的成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塞罕坝林场恢复过程中绿尾红雉的数量稳步上升增加了物种多样性
B.林场为人提供木材中药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游客到林场旅游观光属于间接价值
C.种植适合塞罕坝的树种体现了协调原理,将人工纯林改为混交林体现了自生原理
D.对林场内的珍稀物种最有效地保护措施是从林场迁出建立植物园、动物园进行专门保护
9 . 北京冬奥会通过建立动植物监测系统,动物救助中心,低碳交通保障体系、垃圾回收利用体系等多项举措,以实际行动兑现了“绿色办奥”的庄严承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绿色办奥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类的生态足迹
B.北京冬奥会的设计遵循了循环、协调、整体等生态学原理
C.使用氢等清洁能源,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温室效应
D.建立自然保护区和动物救助中心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
10 . 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天然林往往比人工纯林具有较强的固氮能力,说明天然林具有较高的间接价值
B.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建立基因库、种子库,保护濒危物种
C.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可通过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
D.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明显小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