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多样性丧失原因及其保护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3 道试题
1 . 大海陀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典型的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该保护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复杂多样,植被垂直分布明显,包罗了从温带到寒温带的自然景象。该保护区内生活着野生动物斑羚,其主要采食地表植被及高度在60~120cm的植物。科研人员对该保护区内的斑羚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生境类型植被面积/km2种群密度/(头/km2种群数量/头
针叶林13.98.8123
阔叶林53.43.5188
灌丛124.46.5807

A.斑羚等捕食者的存在能促进该地生物多样性的提高
B.在这三种生境中,针叶林中斑羚的种内斗争最为激烈
C.该保护区成立前,斑羚的种群密度较小的原因可能是原有植被遭到过度破坏
D.针叶林中斑羚的种群密度大,可预测其种群数量会增加
2 . 碳中和是指排出的CO2等温室气体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已抵消,实现“零排放”。碳中和目前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大型活动和会议采用,如北京冬奥会的植物监测系统、动物救助中心、低碳交通保障体系、垃圾回收利用体系等多项举措推动绿色生活、生产,实现全社会绿色发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处理好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关键
B.冬奥会设计遵循循环、协调、整体等生态学原理
C.北京冬奥会采取的各项举措可以增加生态足迹
D.实现碳中和的重要举措有植树造林和减少化石燃料燃烧等
2022-05-07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3 . 湖南著名的风景区岳麓山位于市区湘江西岸,属南岳衡山山脉的一部分。如图1表示该生态系统的部分结构和功能,图中A~C代表生态系统的某些生物成分,①~⑩则代表碳元素流动的相应过程。图2表示该生态系统内某种群增长速率曲线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1中A、B、C共同构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C是食物链的最高营养级
B.图1中能量从第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用A与B同化量的比值表示
C.图2中d点时种内竞争最剧烈,对野生生物资源利用后数量尽可能控制在c点左右
D.对濒危的野生动植物物种最有效的保护是建立繁育研究基地
2022-05-07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4 . 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的设计原型是国宝大熊猫。它们的祖先是食肉动物,经过进化,如今的大熊猫主要以竹子为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大熊猫食性变化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B.不同保护区的大熊猫种群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C.对大熊猫尿液成分分析,可能检测到生长素
D.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提高大熊猫种群遗传多样性的重要途径
2022-04-11更新 | 454次组卷 | 8卷引用:2022届湖南省新高考教学教研联盟高三二模生物联考试题
5 . 位于肇庆市的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峰峦叠嶂、泉水叮咚、景色秀丽,被称为“北回归沙漠带上的绿色明珠”,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自然保护区(1956年),主要保护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及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存留有“活化石”之称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桫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保护桫锣的最好办法是将其移植到植物园
B.可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鼎湖山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C.鼎湖山具有调节气候的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D.鼎湖山2008年因冰冻遭到一定程度破坏,能恢复原状的原因是具有恢复力稳定性
2022-04-05更新 | 383次组卷 | 3卷引用:三轮冲刺卷01-【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生物模拟卷(湖南专用)
6 . 冬奥会作为一项国际大型体育赛事,竞赛场馆、道路等设施的建设,大规模的人员聚集等,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压力。为此,北京2022年冬奥会通过建立动植物监测系统、动物救助中心、低碳交通保障体系、垃圾回收利用体系等多项举措,兑现了“绿色办奥”的庄严承诺,成为历史上首个实现“碳中和”的冬奥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冬奥会设计遵循循环、协调、整体等生态学原理
B.对动植物的系列保护措施只保护了物种的多样性
C.垃圾回收再利用提高了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
D.北京冬奥会采取的系列举措有效降低了生态足迹
7 . 许多谚语、诗词等体现了丰富的生态学观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一山不容二虎”是因为虎的营养级较高,获得的能量少
B.“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体现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物质循环的功能
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主要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抵抗力稳定性
2022-03-20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2021-2022学年高三3月调研考试生物试题
8 . 功能性灭绝是指某类生物在自然条件下,种群数量减少到无法维持繁衍的状态,是物种灭绝的前兆。功能性灭绝物种被成功挽回的例子极少,但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的鸟类学家和众多志愿者却创造了这一奇迹——我国朱鹮数量由1981年的7只,增加到2021年的7000余只。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导致功能性灭绝的因素可能包括气候变化、人类捕杀、环境污染等
B.功能性灭绝物种已不能有效的在生态系统中发挥作用,如影响被捕食者的种群数量
C.由于种群数量过少,功能性灭绝种群内个体间信息传递效率低下
D.早期保护朱鹮主要通过易地保护实现,这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9 . 西双版纳国家自然保护区位于我国云南南部,是亚洲象在中国的主要栖息地。2021年4月,由15头亚洲象组成的象群离开保护区,一路向北,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下列说法错误(       
A.物种组成是区分热带雨林和温带阔叶林的重要特征的是
B.调查保护区内亚洲象的种群密度采用标志重捕法
C.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亚洲象最有效的措施
D.此次大象迁徙可能与栖息地缩小和碎片化有关
10 . 东北豹是世界濒危物种之一,喜独居,成年每胎产仔2~3只,主要捕食中小型猎物。每只东北豹体表的条纹或斑纹都是独一无二的,如同人类的指纹一样。以此为依据,2015年中俄两国科学家使用红外触发相机对东北豹的全球数量进行了监测调查,发现东北豹的全球数量仅为84只。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东北豹种群数量很少,与其繁殖力较低有重要关系
B.上述中俄两国科学家调查东北豹时采用的是估算的方法
C.每只东北豹体表独特的条纹或斑纹与DNA分子的特异性有关
D.就地建立东北豹国家公园,属于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措施
2022-02-28更新 | 789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届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高三一模生物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