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多样性丧失原因及其保护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8 道试题
1 . 为防止大熊猫栖息地碎片化程度加深,我国将川、陕、甘三省的野生大熊猫种群高 密度区有机整合,形成一片基本相互连接的国家公园。目前,大熊猫受威胁程度等级已经由“濒危”降为“易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国家公园的设立属于就地保护,是保护大熊猫最有效的措施
B.栖息地的碎片化会阻碍大熊猫之间的交配从而降低生物多样性
C.促进大熊猫之间的基因流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D.借助生态旅游区位优势,积极做好生活习性的宣传有助于更好地保护大熊猫
2 .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等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属于生物多样性的内容
B.生物多样性可促进生态系统中的基因流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C.建立生态走廊连接碎片化的生物栖息地,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生物多样性
D.建立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等措施可为行将灭绝的物种提供最后的生存机会
2024-02-01更新 | 63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友实学校、邻水正大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3 . 下列不属于生物多样性的是(  )
A.基因多样性B.物种多样性
C.气候多样性D.生态系统多样性
4 . 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多样性降低不会影响人类的生存
B.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C.生物多样性是维持生态系统稳态的重要条件
D.建立种子库、基因资源库属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2024-01-26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攀枝花市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期末生物试题
5 . 对于一个生物种群来说,环境容纳量(K值)取决于环境条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育种和种植技术的不断进步能一直提高地球上人类的环境容纳量
B.建立自然保护区,从而提高环境容纳量,是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
C.在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时捕捞,有利于持续获得较大的鱼产量
D.对生活在同一个湖泊中的鲫鱼和鲤鱼来说,环境容纳量是相同的
2024-01-26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期末生物试题
6 . 人类活动是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保护生物多样性,关键是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农业和林业品种的单一化会导致遗传多样性降低,不会使物种多样性降低
B.在某种野生物种栖息地修建铁路时,应建设该种野生物种的生态廊道
C.对于珍稀濒危物种,应该禁止一切形式的猎采和买卖
D.对于珍稀濒危物种,既要进行易地保护又要进行就地保护
7 . 生态足迹也称“生态占用”,就像“一只负载着人类和人类所创造的城市、工厂、铁路、农田……的巨脚,踏在地球上时留下的脚印大小”。随着生态足迹的增大,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显得尤为重要。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与吃猪肉、开车出行相比,吃蔬菜和骑自行车的生态足迹小
B.生态足迹的值越大,人类所需资源越多,对生态和环境破坏也越大
C.由于人类大量使用氟氯烃、哈龙等化合物,导致出现“臭氧层空洞”
D.只要建立起人口和资源消费之间的协调与平衡,即可实现可持续发展

8 . 某兴趣小组研究濒危植物澜沧黄杉在冷杉林和云南松林中的生存率和死亡率(二者关系互补), 绘制不同胸径(胸径与龄级呈正相关)植株的生存率和死亡率曲线如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根据不同龄级澜沧黄杉的生存率和死亡率可预测其种群数量变化趋势
B.云南松林群落中澜沧黄杉种群进入衰退期早于冷杉林群落
C.澜沧黄杉种群密度较小,限制其增长的因素不存在密度制约因素
D.将澜沧黄杉移植到濒危植物繁育中心,是对澜沧黄杉最有效的保护
9 . 2023年3月17日,北京动物园熊猫馆馆长王鹏“奶爸”的一声“丫头”,当即被旅居美国孟菲斯动物园的大熊猫丫丫在时隔20年后再次认出,一人一熊四目泪奔。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当丫丫再次看到自己的奶爸时交感神经占优势,瞳孔扩张、心跳加快,胃肠蠕动增强
B.丫丫和奶爸相隔20年后在异国重逢心潮澎湃,人和熊体内的肾上腺素都增加
C.保护野生大熊猫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D.大熊猫凭着惊人的嗅觉,即使在时隔20年后这种类似人类的第三级记忆令丫丫记忆犹新
10 . 垃圾分类有利于变废为宝,减少环境污染。如图为分类后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的流程设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压榨出的油水混合物可再加工,生产出多种产品
B.添加的木屑有利于堆肥体通气,还可作为某些微生物的碳源
C.X中需要添加合适的菌种,才能产生沼气
D.为保证堆肥体中微生物的活性,不宜对堆肥体进行翻动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