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多样性丧失原因及其保护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7 道试题
1 . 对生态系统开展研究、开发和保护的过程中,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大量引入外来物种可增加生物多样性,从而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B.加强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就是要禁止开发,减少人类干扰
C.森林和沼泽对水土的保持作用,体现的是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D.河流受到轻微污染依然能保持清澈体现了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
2 . 大象原本生活于热带森林、丛林、草原等地带,云南大象异常迁徙,其原因众说纷纭,有人认为与云南的温度变化波动异常,平均气温升高有关,有人认为是太阳活动异常引起的磁暴激活了云南象故有的迁徙本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大象同化的能量通过象粪传递给分解者
B.大象迁徙是生物适应环境的具体表现
C.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方法是易地保护
D.气温变化和磁暴对于大象而言属于行为信息
3 . “千斤腊子万斤象,黄排大了不像样”。这里的“腊子”“象”“黄排”代表的就是长江里的三种珍稀鱼类:中华鲟、白鲟、胭脂鱼。2022年7月21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发布了最新的物种红色名录。在名录中,白鲟被正式宣告灭绝,全球现存的26种鲟鱼均面临灭绝风险。因此,要加大力度保护我国最大的水生生物资源库,恢复长江生态。下列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长江所有生物所拥有的全部基因构成了生态系统多样性
B.加大植树造林,保护绿水青山,可以有效保护生态环境
C.定期投放外来鱼类鱼苗是促进长江鱼类资源快速恢复的措施之一
D.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小于直接价值
4 .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山上野猪数量大增,甚至出现了野猪在湖中冬泳的景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野猪数量上升会导致环境容纳量改变
B.常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野猪种群的密度
C.野猪以尿液划分领地属于化学信息传递
D.野猪种群密度增大,无需保护,人们可上山捕杀
5 . 2023年4月 25日,在湖北荆州,4头迁地保护长江江豚回到了长江的怀抱。这是中国迁地保护的江豚首次放归长江,也是人类首次实现迁地保护濒危水生哺乳动物的野化放归。这标志着我国长江江豚迁地保护技术初步形成闭环,对于长江江豚保护具有里程碑式意义,极大彰显了“长江大保护”的成就,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了独一无二的中国智慧。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江豚在探测环境和捕食时依靠声纳信号回声定位,这种信号属于物理信息
B.为研究野生江豚种群数量的变化,一般需要对其出生率和死亡率等参数进行调查
C.迁地保护的最终目的是将受保护的物种再迁入原栖息地,恢复其野生种群
D.经迁地保护的江豚回归长江后,生态系统中营养级数量增加
6 . 当今世界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粮食与能源五大危机,都与生物多样性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
B.野猪采食玉米地部分玉米,降低了玉米地的物种多样性
C.可以通过建立种子库和基因资源库对物种的遗传进行长期保存
D.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越大,其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
7 . 河南省地处亚热带和暖温带,是南北过渡地带,截至目前,全省共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30处、森林公园132处、湿地公园116处、地质公园32处、风景名胜区35处。2013—2023年间,科考队共发现红腹角雉、红胸黑雁等40余个稀有物种,其中植物新变型1种,属于新物种。某湿地公园中存在复杂的食物网,其中一条食物链为植物甲→动物乙→动物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条件下,新变型植物种群与其原野生植物种群间可进行基因交流
B.建立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植物园等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C.通过对科考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可以了解自然保护区内的物种丰富度
D.乙的同化量远小于甲同化量的1/10,主要原因是部分能量以热能形式散失
8 . 2022年3月3日是第九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今年的宣传主题为“恢复关键物种,修复生态系统”。下列有关该主题的理解正确的是(       
A.建立动植物园是野生动植物最有效的保护措施B.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C.提高野生动植物的出生率可增加其种群的数量D.无污染的机械防治是控制动物危害的最佳措施
9 . 普氏原羚是分布于我国青海湖周边的濒危野生动物,其自然天敌主要是狼。2018年调查其野外数量只有2793只。由于道路和牧场围栏阻隔,普氏原羚被隔离在13个分布区内,形成13个小种群。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普氏原羚被分隔成13个小种群,一定会导致基因多样性增加
B.这13个普氏原羚种群会很快形成生殖隔离,产生新物种
C.这13个普氏原羚种群可能会因近亲繁殖而衰退,加速灭绝
D.应强制拆除牧场围栏和捕杀狼等天敌以防止普氏原羚灭绝
10 . 湿地保护是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实践,关系到国家生态安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中华民族子孙后代的生存福祉。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所有的生物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B.湿地保护可有效实现“碳中和”,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C.用净化能力强且互利共存的水生生物修复湿地,体现了协调原理
D.湿地生态修复时应禁止对其进行开发利用,同时采取相关保护措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