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多样性丧失原因及其保护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96 道试题
1 . 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       
A.湿地可以调节气候、净化污水,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B.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生态系统中物种的多样性
C.生态系统中物种丰富度高,其自我调节能力强,恢复力稳定性高
D.在长江设置“禁渔期”属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2024-05-27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生物试题
2 .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可将垃圾填埋场改造成农田,利用农作物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
B.培育良种,发展科技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可以提高生态承载力
C.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不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
D.建设生态廊道可为野生动物的扩散、迁徙提供通道,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3 . 湖北省野生动物保护范围进一步扩大,野生动物物种保护体系更加完善。新增调入重点保护食蟹豫、彩鹬、安徽树蛙等43种7类野生动物,其中包含蝴蝶裂唇蜓、低斑蜻、华东阿锹甲等8种昆虫。下列采取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A.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和迁徙洄游通道
B.禁猎(渔)期内禁止猎捕以及其他妨碍野生动物生息繁衍的活动
C.禁止或者限制在相关自然保护区域内引入外来物种
D.将各地濒危野生动物都迁移到自然保护区并加以保护
2024-05-25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高三年级5月份大联考生物(东三省)
4 . 黄河三角洲自然生态保护区探索以疏通潮沟营造植被生长条件为主的盐沼湿地修复、以根除互花米草为主的潮间带湿地修复的模式,在保护黄河入海口湿地的生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达到生态平衡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会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B.互花米草作为引进物种在提高该地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C.在保持生态平衡前提下提高湿地农副产品的产出利于降低生态足迹
D.疏通潮沟减少盐渍堆积,增加水体溶氧,利于湿地群落的建构与发展
2024-05-25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九龙坡区渝西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生物试题
5 . 驼鹿是典型的亚寒带针叶林动物,多结群游荡在林间空地,喜欢吃植物的嫩枝条,行动轻快敏捷、能快速奔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建立动物园是对驼鹿最为有效的保护措施
B.驼鹿鹿角可用于制药,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
C.在森林中驼鹿的生态位是相对稳定的,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驼鹿在发情期会分泌出气味强烈的分泌物,这是行为信息
2024-05-25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高三下学期高考冲刺押题卷(二)理科综合试题-高中生物
6 . 《中国灵长类动物濒危状况评估报告2022》中指出,有两种生物:白掌长臂猿和北白颊长臂猿,已在野外灭绝。若生态系统继续恶化,最终将波及到人类的生存。生态环境保护刻不容缓。下列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种生物在野外灭绝不会影响其他种生物的稳定性
B.就地保护能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物种多样性
C.栖息地碎片化,加强每个小区域的保护,有利于维持生物多样性
D.若人类活动范围和影响强度不断增大,可导致物种灭绝的速度大大加快
2024-05-25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半期考试生物试卷
7 . 保护生物多样性,关键是处理好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鼓励人们任意进入保护区,给鸟类喂食、建巢,清理白色垃圾等污染物
B.将各种濒危野生物种进行就地保护,关键在于提高生物的环境容纳量
C.对于珍惜濒危的物种,应从法律上禁止一切形式的猎采和买卖
D.易地保护就是将各种野生动物迁入植物园、动物园、水族馆或繁育中心等进行保护
2024-05-25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半期考试生物试卷
8 . 2024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为“湿地与人类福祉”。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人员对某湿地公园进行了生态修复实践,其生态修复与景观营造模式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湿地生态恢复工程体现了人类活动能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
B.进行大面积湿地生态恢复主要是为了追求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C.在该公园内选择污染物净化能力较强的多种水生植物利用了生态工程的自生原理
D.保护湿地公园最有效的方法是建立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
9 . 某林场工作人员在野外通过红外相机拍摄到野生大熊猫影像,该工作人员猜测其为被放归的大熊猫。大熊猫粪便中常含自身DNA,通过采集、提取DNA做进一步检测后,该猜测得到了证实。野化放归是复壮和重建大熊猫野生种群的重要手段,对保护大熊猫具有重要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须彻底去除粪便中微生物的DNA后再检测,以免干扰实验结果
B.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也是最有效的措施
C.通过改善栖息环境来提高K值可使大熊猫的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呈“J”型
D.放归野外可改善物种多样性、降低灭绝风险以实现野生大熊猫种群复壮
2024-05-24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内蒙古自治区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联合质量检测(三模)理科综合试题-高中生物
10 . 2023年8月24日,日本政府无视国际社会的强烈质疑和反对,单方面强行启动福岛核事故污染水排海。已经报道的核污水中含有60多种放射性物质。下列关于核能利用及核污水对环境的影响,错误的是(  )
A.核能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抑制全球变暖
B.核污水中的重金属很可能进入食物链逐级积累,无法被分解且具有全球性
C.核污水造成的辐射属于化学因素,易造成DNA损伤,进而引起细胞癌变
D.核污水排海会污染海洋,造成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以及部分海洋生物出现变异
2024-05-24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高考生物学冲刺押题卷(二)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