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植物组织的培养及基本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稻米的直链淀粉是由蜡质基因(waxy)控制合成的淀粉合成酶(GBSS)催化形成,直链淀粉含量高的米饭质地和适口性不高。将 waxy反义基因片段导入水稻细胞抑制内源基因表达,可降低直链淀粉含量。为防止同时导入的标记基因影响,科研人员构建了2种载体,通过共转化以期获得含有目的基因、不含标记基因和报告基因(gus)的转基因水稻,相关流程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waxy反义基因片段导入水稻细胞后可抑制内源基因表达,原因是____。为构建反义基因与gus的融合基因,在利用PCR技术获取反义基因与 gus过程中,需要在设计的两对引物____端分别添加限制酶________的识别序列。
(2)过程③中将农杆菌1、2按照1:9比例充分混匀感染水稻愈伤组织,3天后转入含有___的选择培养基筛选抗性愈伤组织。抗性愈伤组织转入再生培养基经____形成胚状体,继而发育成 T₀代植株。
(3)提取T₀代植株的基因组 DNA,根据反义基因和 gus基因部分序列设计引物进行PCR1检测, 同时根据反义基因和终止子的部分序列设计引物进行 PCR2检测,结果如下图,其中M为标准参照,1为阳性对照,2为阴性对照,3~8号为抗性植株 DNA的 PCR产物。其中2 是根据____的DNA 为模板进行 PCR 的结果,据图可以确定____号植株为共转化失败的水稻。

(4)过程⑤将共转化成功的 T₀代植株进行自交,收获种子,取半粒种子进行 GUS 检测(gus的表达产物能使白色X-Gluc 水解生成蓝色产物)。选择检测结果为____色的种子种植得到T₁代植株。最终还需检测____,才可判断是否改良成功。
2 . 叶色突变体是研究植物光合作用机理的理想材料,科研人员以小麦旗叶黄化转绿突变体LF2090及其野生型H261为材料,研究并得到以下实验结果,请回答相关问题。

表1:不同时期突变体LF2090与野生型H261叶片的光合特性
光合参数旗叶黄化期旗叶转绿期
H261LF2090H261LF2090
净光合速率Pn(μmol·m-2·s-116.3114.3420.4613.29
气孔导度Gn(mmol·m-2·s-10.210.170.290.14
细胞间隙CO2浓度Ci/(μmol·mol-1202.99191.14229.58187.37
蒸腾速率T/(mol·m-2·s-15.0375.085.474.31
注:气孔导度Gs是指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叶片对气体的吸收或释放量;细胞间隙CO2浓度Ci下降表示气孔关闭。
(1)旗叶是小麦最后长出、位于最上部的叶片,旗叶对麦穗籽粒产量有重要贡献。与其他叶片相比,旗叶光合作用更具优势的环境因素是________
(2)由表1可知,突变体旗叶光合作用速率________(填“>”、“=”或“<”)野生型:与黄化期相比,突变体转绿过程中光合作用速率_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
(3)分析图2可知,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旗叶中叶绿体区别在于________;与黄化期相比,转绿期叶绿体变化在于________
(4)结合表1和图2分析,突变体旗叶在黄转绿过程中光合作用速率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
(5)突变体LF2090(如图1)是由小麦品系H261经过EMS(甲磺酸乙酯)诱变获得的旗叶黄化转绿突变体,在批量处理之前常要进行预实验,具体过程如下表,请完善相关内容。
实验操作实验步骤的要点及结果
实验材料处理取H261饱满、无损伤的种子1000粒,用次氯酸钠浸泡种子10分钟用于①________,处理结束后用蒸馏水清洗3遍。
实验分组取②_________个容量合适的锥形瓶,在瓶上标注对应的浓度梯度(0.0%、0.5%、0.7%、0.9%、1.1%)。
实验处理依次在每个锥形瓶中加入经过处理后的种子200粒、蒸馏水和EMS试剂。100ml体系中,其中0.9%实验组应加入蒸馏水③________ml。
表型鉴定将EMS处理后的种子冲洗后置于环境中开展发芽试验,在种植14天之后评估种子萌发的幼苗的生长状况。获得黄化转绿突变体之后,经过多代自交,获得④_________
2023-11-10更新 | 16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教育学会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学业水平监测生物试题
3 . 为实现多肉植物的规模化生产,科研人员开展了如下研究。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宜选择成熟叶片,分别用次氯酸钠和70%的酒精浸泡30s
B.过程②应避光培养,防止愈伤组织分化成筛管、维管等
C.过程③应配制2种培养基,其主要目的是满足不同阶段试管苗对营养的需求
D.过程④应在珍珠岩基质中添加适量蔗糖,为幼苗生长提供碳源
4 . 下列有关实验方法的描述合理的是(       
A.用适宜温度的清水浸泡新鲜黑藻,可提高胞质环流的速度并使其方向一致
B.菊花组织培养中的茎段外植体要用70%的酒精消毒,并用解剖刀切成1mm左右小段
C.双缩脲试剂也可以鉴定可溶性还原糖,随着双缩脲试剂B液量的增加,砖红色加深
D.在目镜10×、物镜40×的显微镜下观察血细胞计数板,可发现计数室中有9个大方格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为解决中药藿香种质退化、易感染病虫害等问题,研究者对组织培养不同阶段的藿香进行辐射处理,以期获得性状优良的突变株。

据图分析,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应持续照光以诱导外植体的再分化B.③④过程细胞表达基因种类和水平相同
C.培养材料在射线的作用下发生定向突变D.筛选出的优良突变株可再进行快速繁殖
6 . 红景天中的HMA3基因能编码Cd转运蛋白,科研人员将红景天中的HMA3基因转入栾树,以实现栾树的定向改良,使其增强对Cd的富集能力,从而更有效治理Cd污染。实验的主要流程如下,其中Hygr为潮霉素抗性基因,Kanr为卡拉霉素抗性基因,请回答:

(1)重组质粒的构建、扩增、保存
① 从红景天细胞中提取总RNA为模板,进行RTPCR。其中PCR的反应条件:98 ℃10 s,55 ℃30 s,72 ℃1 min,35个循环,其中55 ℃30 s过程称为________。若模板双链cDNA的数量为a个,经过35个循环需要消耗引物的数量是________
② 为构建Cd转运蛋白与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融合蛋白,需确保目的基因与质粒正确连接。构建重组质粒时用________酶切PCR纯化产物(已添加相应酶切位点)及Ti质粒,然后通过DNA连接酶进行连接制备重组质粒,并依次转入大肠杆菌和农杆菌。
(2)栾树愈伤组织的诱导
切割无菌苗将其茎段插入愈伤组织培养基,培养基应添加__________________(填植物激素的名称),放入培养箱,经过21 d的黑暗诱导,茎段经________形成愈伤组织。
(3)农杆菌介导转化体系的建立
将农杆菌单克隆菌株对栾树愈伤组织进行侵染转化,并用添加________的培养基筛选出转化成功的愈伤组织,将愈伤组织继续培养成完整植株。待幼苗长出较为发达的根系后进行移栽炼苗,炼苗的目的是_________
(4)原生质体制备及目的基因的检测和鉴定
①取4 g筛选后愈伤组织,用镊子轻轻捣碎,冲洗。用滤网过滤溶液,将愈伤组织转移至含__________的酶解液中处理一段时间获得原生质体。
②在激光共聚焦下观测到细胞膜发出绿色荧光。在本研究中选择GFP与Cd转运蛋白构建融合蛋白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若要从个体生物学水平上进行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则可以检测比较转基因栾树与野生型栾树________
7 . 植物体细胞通常被诱导为愈伤组织后才能表现全能性。研究发现,愈伤组织的中层细胞是根或芽再生的源头干细胞,其在不同条件下,通过基因的特异性表达调控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的作用,表现出不同的效应(见如表)。已知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大于细胞分裂素时有利于根的再生;反之,有利于芽的再生。下列推论不合理的是(       

条件

基因表达产物和相互作用

效应

WOX5

维持未分化状态

WOX5+PLT

诱导出根

WOX5+ARR2,抑制ARR5

诱导出芽

A.WOX5失活后,中层细胞会丧失干细胞特性
B.WOX5+PLT可能有利于愈伤组织中生长素的积累
C.ARR5促进细胞分裂素积累或提高细胞对细胞分裂素的敏感性
D.体细胞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作用可能相互抑制
2022-12-15更新 | 4630次组卷 | 22卷引用:2023届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下期模拟训练九生物试题
8 . 组培苗的移栽驯化是植物组织培养成功的关键,其主要过程为:炼苗→基质灭菌→育苗盘准备→试管苗脱瓶→移栽。下列关于该过程中注意事项的叙述,错误的是(       
A.炼苗:正午强光和南方光照较强地区需采取阴蓬或温室以避免灼伤小苗
B.基质灭菌:将蛭石、珍珠岩、草木灰混匀,经干热灭菌后取出立即移栽组培苗
C.试管苗脱瓶:组培苗从液体培养基中取出沥干,避免残留营养物质滋生微生物
D.移栽:移栽前需喷雾洒水保持一定的湿度,之后需要逐渐降低湿度和增强光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