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一)果醋是以水果为主要原料,利用现代生物技术酿制成的一种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的酸性调味品,已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饮用。果醋的生产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某工厂山药胡萝卜果醋的制作流程如下图。请回答问题:
山药汁、胡萝卜汁制备→成分调制→酒精发酵→醋酸发酵→过滤→调配→包装灭菌→成品果醋
(1)在山药胡萝卜果酒制作阶段有时出现酒变酸的现象,其原因可能是发酵装置密闭不严,导致______生长繁殖;也可能是发酵液中混有______,发酵产生了乳酸。
(2)研究小组通过实验发现,从28℃到32℃醋酸转化率越来越高,但无法确定发酵最佳温度。为确定山药胡萝卜果醋发酵最佳温度, 研究小组需要做的工作是继续______,并检测______,最终确定______的温度为最佳发酵温度。
(3)在制备果汁时,往往添加适量的黑曲霉提取液,其中含有的______可水解果胶,从而使果汁澄清。在纯化所需黑曲霉时,采用平板划线法接种培养一段时间后,发现第一划线区域上都不间断长满菌落,第二划线区域几乎无菌落,此现象出现的原因可能是______。纯化得到的菌种可用划线法接种于______,培养一定时间后保存。

(二)运用动物体细胞融合技术可实现基因定位,研究发现:用人体细胞与小鼠体细胞进行杂交得到的杂种细胞含有双方的染色体。杂种细胞在持续分裂过程中保留鼠的染色体而人类染色体则会逐渐丢失,最后只剩一条或几条。下图表示人的缺乏HGPRT酶的突变细胞株(HGPKT)和小鼠的缺乏TK酶的细胞株(TK)融合后并在HAT培养液中培养的过程,结果表明最终人的染色体在融合细胞中仅存有3号染色体或17号染色体或两者都有。已知只有同时其有HGPRT酶和TK酶的融合细胞才可在HAT培养液中长期存活与繁殖。
(1)体细胞杂交克服了______,过程①常用的生物方法是______。还可以使用电融合技术,即在低压交流电场中击穿______,导致胞质融合。   
(2)过程②中,为了防止细菌的污染,所用培养液应该添加一定量的______,此外还要定期用酶处理细胞,使_________的细胞脱落形成细胞悬液。
(3)从培养过程看,HAT培养液不仅能提供养料,还起______作用。
(4)从图示结果看,可以确定人的TK酶基因位于______号染色体;该方法可以对鼠基因定位吗?__________________
2 . 高浓度酒精会抑制酵母菌活性,因而在米酒制作中,要筛选耐酒精能力较强和发酵性能优良的酵母菌。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解发酵液中酵母菌的数量,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法接种。若将1mL发酵液稀释105倍,在三个平板上分别接入0.2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三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33、38、37,则1mL发酵液中有__________个酵母菌。
(2)若用同一套装置和材料进行果酒、果醋发酵实验,应先进行___________(填“果酒”或“果醋”)发酵。用____________检测酒精,在酸性条件下呈现灰绿色。
(3)耐酒精能力实验:实验小组准备了液体培养基、酒精和其它材料用具,测定三种品系酵母菌(分别标记为Y1、Y2、Y3)对体积分数为6%、8%、10%、12%的酒精耐受能力。补充实验思路。

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使用一定的方法收集各组酵母菌产生的气体,记录产气量,比较三种品系酵母菌耐酒精能
(4)发酵性能测定:将三种品系酵母菌分别接种于含有相同发酵液的发酵瓶后,称重发酵瓶。称前拧松瓶盖,轻轻摇晃瓶子。随着发酵时间的延续,瓶重逐渐减轻。测定结果如下图所示。
①瓶重减轻量即为酵母菌在酒精发酵中产生的_____________的量。
②据图分析,Y1比Y3更适合作为生产米酒的菌种,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2017-03-27更新 | 6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广东省揭阳市高三第一次(3月)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