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74 道试题
1 . 研究人员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将培育的野生猕猴桃的单倍体的细胞与栽培二倍体猕猴桃细胞的原生质体融合,获得了三倍体植株,为其种质改良开辟了新途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生质体获得后需要在等渗培养液中进行培养
B.原生质体融合时可采用高Ca2+—高pH法进行诱导
C.三倍体植株的形成需经过脱分化和再分化等培养过程
D.单倍体与二倍体能进行基因交流,二者属于同一物种
2 . 人参皂苷是人参的次级代谢产物,具有增强免疫力、改善心血管功能、抗氧化、抗肿瘤等功能。如图为利用植物细胞培养技术工业化生产人参皂苷的流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不需要光照,细胞不发生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B.可利用培养的动物癌细胞来检测人参皂苷的抗癌活性
C.人参皂苷属于次级代谢产物,为人参生命活动所必需
D.过程②利用了细胞分裂的原理,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3 . 野生红豆杉是一种濒危植物,其产生的次生代谢物紫杉醇具有高抗癌活性,现在已被广泛用于乳腺癌等癌症的治疗。传统生产紫杉醇的方法是从红豆杉的树皮和树叶中提取,现在可以利用植物细胞工程在反应器中培养红豆杉愈伤组织以大量生产紫杉醇,同时还可以通过组织培养获得红豆杉植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紫杉醇是红豆杉生长和生存所必需的代谢物
B.利用愈伤组织细胞获得紫杉醇的过程所用培养基为固体培养基
C.获得愈伤组织的过程为脱分化,该过程与细胞中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有关
D.利用植物细胞工程获得紫杉醇和红豆杉植株的过程均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4 . 下列关于动、植物细胞培养的比较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两者培养基的成分有所不同,但都能得到优良个体
B.为了得到单细胞悬液,两者所用的材料和方法有所不同
C.在两者培养的过程中,往培养基中加入的酶不同
D.为获得杂交细胞,两者使用的诱导方法有所不同
5 . 我国科研人员将番木瓜环斑病毒(PRSV,一种单链RNA病毒)的复制酶基因转入番木瓜,培育出抗病毒番木瓜“华农一号”。“华农一号”能产生与PRSV的RNA形成局部双链的RNA,阻止病毒的复制。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培育抗病毒番木瓜"华农一号"需要用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B.培育“华农一号”时,可以用不同的限制酶切割质粒和目的基因
C.PCR扩增复制酶基因时,反应体系中需加入逆转录酶和Taq DNA 聚合酶
D.“华农一号”通过表达出复制酶使番木瓜获得对PRSV病毒的抗性
2023-03-08更新 | 1251次组卷 | 5卷引用:2023届山东省烟台市高三第一次诊断测试生物试题
6 . 与常规栽培技术相比,利用植物细胞培养进行药用次生代谢产物的生产具有显著的优越性,根据不同的需求可以采用不同的技术流程(如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同一植物的外植体通过不同的培养体系可得到不同的产物
B.外植体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经历了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阶段
C.将目标产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基因导入悬浮细胞,有望提高产量
D.由于不受土壤、气候条件限制,利用该技术有利于缓解资源短缺问题
7 . 从紫草细胞内提取得到的紫草宁具有抗炎、抗癌的作用。下图是获得紫草宁的2种工艺路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为防止培养过程中出现病毒污染,常选择紫草的叶片作为外植体
B.经消毒处理的外植体需用自来水多次冲洗,以防止消毒剂对细胞的毒害
C.诱导外植体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需要一定比例的2,4—D和萘乙酸的作用
D.可用射线照射以获得高产细胞株,需经多次传代培养以确定高产性状是否稳定遗传
8 . 回答下列(一)、(二)小题:
(一)回答与泡菜制作有关的问题:
(1)用萝卜等根菜类蔬菜制作泡菜,用热水短时处理,可抑制某些微生物产生_____,从而使成品泡菜口感较脆。同时,该处理也会使泡菜发酵时间缩短,其原因是_______
(2)泡菜发酵初期,由于泡菜罐加盖并水封,会使______菌被逐渐抑制。发酵中期,乳酸菌大量繁殖,会使______菌受到抑制。发酵后期,乳酸生产过多,会使乳酸菌受到抑制。
(3)从泡菜汁中可分离制作酸奶的乳酸菌,首先对经多次发酵的泡菜汁进行过滤,然后取滤液进行______,再用______的方法在某种含牛乳的专用的培养基中进行初步筛选。该培养基必须含有______,以便于观察是否产酸。
(4)自然界中醋杆菌常与乳酸菌共同生长。若要筛选出醋杆菌,则其专用的培养基中应添加______
(二)回答与基因工程和植物克隆有关的问题:
(1)为了获取某植物叶片无菌的原生质体,先将叶片经表面消毒并去除下表皮,再将其置于经______处理的较高渗透压的混合酶液中。酶解后,经多次离心获得原生质体。然后测定该原生质体的活性,可采用的方法有______(答出2点即可)。
(2)若要获得已知序列的抗病基因,可采用______或PCR的方法。为了提高目的基因和质粒重组的成功率,选择使用______,对含目的基因的DNA片段进行处理,使其两端形成不同的黏性末端,对质粒也进行相同的处理,然后用DNA连接酶连接形成重组质粒。通过在大肠杆菌中______,以获得大量的重组质粒,最终将其导入原生质体中。
(3)原生质体在培养过程中,只有重新形成______后,才可进行有丝分裂。多次分裂形成的小细胞团可通过______或器官发生的途径再生植株。
2020-01-09更新 | 351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年浙江省高考生物试卷(1月选考)
22-23高二下·全国·单元测试
判断题 | 容易(0.94) |
9 . 切取一定大小的茎尖进行组织培养,再生的植株一定不带病毒。(选择性必修3 P40)(      )
2023-02-03更新 | 834次组卷 | 4卷引用:选择性必修三《生物技术与工程》
10 . 花椰菜易受黑腐病菌的危害而患黑腐病,野生黑芥具有黑腐病的抗性基因。用一定剂量的紫外线处理黑芥原生质体可使其染色体片段化,并丧失再生能力。利用此原生质体作为部分遗传物质的供体与完整的花椰桌原生质体融合,以获得抗黑腐病杂种植株。流程如下图,下利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融合成功的杂种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可能不同
B.最终获得的抗病植株具有完整的黑芥和花椰菜的遗传信息
C.初步筛选杂种细胞可在过程②后,以融合的活细胞中有叶绿体为标志
D.可将黑腐病菌接种到杂种植株上以鉴定其是否具有抗病性状
2024-02-26更新 | 77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梅州市高三一模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