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7 道试题
1 . 《本草纲目》记载,樱桃具有利脾、止泻的功效。樱桃中的槲皮素等酚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活性。我国已经利用组织培养技术繁育樱桃优良品种,满足人们食用和药用需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应用微型繁殖技术可获得大量樱桃脱毒苗
B.可以选用樱桃幼嫩的芽原基和叶原基作外植体
C.富含色氨酸的培养基有利于樱桃幼嫩的芽合成生长素
D.应用樱桃细胞培养可工厂化生产初生代谢产物槲皮素
2 . 通过植物细胞工程对光果甘草进行培养以获得药物甘草西定,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有(       

   

A.过程③通常先在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比例高的培养基中培养
B.过程④常用射线或化学物质处理即可获得大量所需的突变体植株丙
C.所得三种植株中乙和丙的遗传信息与甲相同,植株丁和甲是同一物种
D.过程⑥中甘草西定可通过植物细胞培养获得,应将愈伤组织细胞悬浮培养
3 . 紫花苜蓿(2n=32)是应用较为广泛的豆科牧草,但易造成家畜鼓胀病。百脉根(2n=12)富含单宁,单宁可与植物蛋白质结合,不会引起家畜采食后鼓胀。科研人员利用野生型清水紫花苜蓿和里奥百脉根为材料培育抗鼓胀病苜蓿新品种。研究流程如图(注:IOA可抑制植物细胞呼吸第一阶段,R-6G可阻止线粒体的呼吸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将两种细胞分别置于较高渗透压环境下,有利于去除细胞壁获得两种植物的原生质体
B.②过程需要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种愈伤组织
C.③过程需要在有光照、植物激素的作用才能再分化形成完整植株
D.只考虑两个细胞融合的情况下,②过程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最多有88条,③过程产生的再生植株是可育的多倍体
4 . 关于动物细胞培养和植物细胞培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动物细胞培养的原理是细胞增殖,植物细胞培养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B.动物细胞培养需在培养基中添加血清等天然成分,还需添加琼脂以便于动物细胞贴壁生长
C.与植物细胞培养过程中细胞生长状态类似,一部分动物细胞也可以悬浮在培养液中生长
D.植物细胞培养的目的主要是获得植物生长和生存所必需的次生代谢物
5 . 三白草和鱼腥草是同科不同属的两种药用植物,二者因疗效相近且具有叠加效应常被用作“药对”。科研人员将复方的配伍(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配合使用)用到个体生长或生产过程,并实现有效成分的工厂化生产的具体操作如图1,进一步研究不同的原生质体密度对三白草和鱼腥草原生质体融合率的影响,结果如图2。

      

(1)图1中①过程通过酶解法去除___获取原生质体,并向三白草和鱼腥草细胞酶解液中分别加入红、绿荧光色素(带荧光色素的原生质体仍能融合和再生)。过程②利用化学诱导剂___诱导融合,随后在荧光显微镜下选择带___的杂种原生质体。
(2)由图2可知,促进三白草和鱼腥草原生质体融合的最适密度为___个/mL。
(3)通常情况下,能增加免疫器官的重量表明该物质具有一定的增强免疫力的作用。为判断融合体对动物免疫力的影响,科研人员取同种小鼠30只,雌雄各半,随机均分为三组,实验处理如下表。
组别A组B组C组(空白对照组)
实验处理三白草和鱼腥草杂种愈伤组织的蒸馏水提取物三白草和鱼腥草直接混合后的蒸馏水提取物
每天一次等量灌胃,连续一周,检测各组小鼠的胸腺重量
①表格中C组的实验处理为___
②若实验结果为___,则支持利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将复方的配伍提前并实现有效成分的工厂化生产。
6 . 研究人员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将培育的野生猕猴桃的单倍体的细胞与栽培二倍体猕猴桃细胞的原生质体融合,获得了三倍体植株,为其种质改良开辟了新途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生质体获得后需要在等渗培养液中进行培养
B.原生质体融合时可采用高Ca2+—高pH法进行诱导
C.三倍体植株的形成需经过脱分化和再分化等培养过程
D.单倍体与二倍体能进行基因交流,二者属于同一物种
7 . 野生红豆杉是一种濒危植物,其产生的次生代谢物紫杉醇具有高抗癌活性,现在已被广泛用于乳腺癌等癌症的治疗。传统生产紫杉醇的方法是从红豆杉的树皮和树叶中提取,现在可以利用植物细胞工程在反应器中培养红豆杉愈伤组织以大量生产紫杉醇,同时还可以通过组织培养获得红豆杉植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紫杉醇是红豆杉生长和生存所必需的代谢物
B.利用愈伤组织细胞获得紫杉醇的过程所用培养基为固体培养基
C.获得愈伤组织的过程为脱分化,该过程与细胞中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有关
D.利用植物细胞工程获得紫杉醇和红豆杉植株的过程均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8 . 下列关于动、植物细胞培养的比较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两者培养基的成分有所不同,但都能得到优良个体
B.为了得到单细胞悬液,两者所用的材料和方法有所不同
C.在两者培养的过程中,往培养基中加入的酶不同
D.为获得杂交细胞,两者使用的诱导方法有所不同
9 . 我国科研人员将番木瓜环斑病毒(PRSV,一种单链RNA病毒)的复制酶基因转入番木瓜,培育出抗病毒番木瓜“华农一号”。“华农一号”能产生与PRSV的RNA形成局部双链的RNA,阻止病毒的复制。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培育抗病毒番木瓜"华农一号"需要用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B.培育“华农一号”时,可以用不同的限制酶切割质粒和目的基因
C.PCR扩增复制酶基因时,反应体系中需加入逆转录酶和Taq DNA 聚合酶
D.“华农一号”通过表达出复制酶使番木瓜获得对PRSV病毒的抗性
2023-03-08更新 | 1251次组卷 | 5卷引用:2023届山东省烟台市高三第一次诊断测试生物试题
10 . 与常规栽培技术相比,利用植物细胞培养进行药用次生代谢产物的生产具有显著的优越性,根据不同的需求可以采用不同的技术流程(如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同一植物的外植体通过不同的培养体系可得到不同的产物
B.外植体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经历了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阶段
C.将目标产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基因导入悬浮细胞,有望提高产量
D.由于不受土壤、气候条件限制,利用该技术有利于缓解资源短缺问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