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算法初步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2 道试题
2 . 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出的结果为1.5,则输入的值应为(     
A.4.5B.6C.7.5D.9
3 . 执行右面的程序框图,则输出的的值是
A.55B.55C.110D.110
4 . 右图是一个算法流程图,若输入的值是,输出的值是,则的取值范围是
A.B.
C.D.
5 . 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运行相应的程序,则输出的的值为
A.B.C.D.
13-14高三·山东·阶段练习
单选题 | 较易(0.85) |
6 . 下图给出的是计算的值的一个框图,其中菱形判断框内应填入的条件是(  )
A.i>10?B.i<10?C.i>11?D.i<11?
2018-02-07更新 | 206次组卷 | 5卷引用:2015届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理科数学试卷
单选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周易》历来被人们视作儒家群经之首,它表现了古代中华民族对万事万物的深刻而又朴素的认识,是中华人文文化的基础,它反映出中国古代的二进制计数的思想方法.我们用近代术语解释为:把阳爻“▂”当作数字“1”,把阴爻“”当作数字“0”,则八卦所代表的数表示如下:

依次类推,则六十四卦中的“屯”卦,符号“ ”表示的十进制数是(       
A.18B.17C.16D.15
8 . 执行如图的程序框图,输出的结果是(   
A.-1B.C.2D.1
9 . 执行下列程序框图,若输入分别为77,63,则输出的
A.12B.14C.7D.9
2017-12-19更新 | 374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8届高三第二次(12月)联考数学(文)试题
10 . 3世纪中期,魏晋时期的数学家刘徽利用不断倍增圆内接正多边形边数的方法求出圆周率,首创“割圆术”.利用“割圆术”,刘徽得到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的近似值3.14,这就是著名的“徽率”.如图是利用刘徽的“割圆术”思想设计的程序框图,则输出的值为
(参考数据:
A.B.C.D.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