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理实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3039 道试题
1 . 某同学用一节干电池,将微安表(量程为0~100μA)改装成倍率分别为的双倍率欧姆表。

(1)设计图1所示电路测量微安表内阻。先断开S2,闭合S1,调节R1的阻值,使表头满偏;再保持R1的阻值不变,闭合S2,调节R2,当R2的阻值为135Ω时微安表的示数为60μA。忽略S2闭合后电路中总电阻的变化,经计算得_______
(2)设计双倍率欧姆表电路如图2所示,当开关S拨到__________(填“1”或“2”)时倍率为 当倍率为 时将两表笔短接,调节变阻器使表头满偏,此时通过变阻器的电流为10mA,则 ______
(3)用该欧姆表测电压表内阻时,先将欧姆表调至“×100”倍率,欧姆调零后再将黑表笔接电压表的__________(选填“+”或“-”)接线柱,红表笔接另一接线柱测电压表内阻;
(4)用该欧姆表测量一个额定电压220V、额定功率100W的白炽灯,测量值可能         
A.远小于484ΩB.约为484ΩC.远大于484Ω
昨日更新 | 5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联盟学校高三下学期5月第一次联考(一模)物理试题
2 . 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绕过定滑轮的轻质细线的两端分别悬挂质量均为m的重物A、B且处于静止状态,A与纸带连接,纸带通过固定的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在B的下端再挂质量为M的重物C.由静止释放重物C,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可研究系统(由重物A、B、C组成)的机械能守恒,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实验时应先释放纸带再接通电源
B.无须测量重物C的质量M就可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C.此实验存在系统误差,系统的总动能的增加量略大于总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D.对选取的纸带,若第1个点对应的速度为0,则第1、2两点间的距离一定小于2mm

(2)对选取的纸带,若第1个点对应的速度为0,重物A上升的高度为h,通过计算得到三个重物的速度大小为v,然后描绘出h为纵坐标)关系图像,图像为经过原点的一条倾斜直线,若,当倾斜直线的斜率__________,就可以验证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3 . 某实验小组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
(1)除长约1m的细线、带铁夹的铁架台、有小孔的小球、游标卡尺外,下列器材中,还需要________。
A.秒表B.螺旋测微器C.天平D.弹簧测力计

(2)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度,在实验中可改变几次摆长l并测出相应的周期T,从而得出几组对应的lT的数值,以l为横坐标、T2为纵坐标作出T2-l图像如图所示,但同学们不小心每次都把小球直径当作半径来计算摆长,由此得到的T2-l图像应该是图中的________(填“①”“②”或“③”),由图像可得当地重力加速度大小g=________,由此得到的g________(填“偏小”“不变”或“偏大”)。

昨日更新 | 30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4 .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系统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①用天平测出滑块和遮光条的质量M、钩码的质量m
②调整气垫导轨水平,按图连接好实验装置,固定滑块;
③测量遮光条中点与光电门光源之间距离L及遮光条宽度d,将滑块由静止释放,光电门记录遮光条遮光时间t
④重复以上实验多次。

根据上述实验操作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本实验可以不用测量Mm
B.实验中不需要保证m远小于M
C.滑块运动过程中速度大小始终与钩码相等
D.本实验的研究对象为滑块

(2)某同学测量得滑块和遮光条的质量、钩码的质量、遮光条宽度,某次实验中滑块静止时遮光条中点与光电门光源之间距离,遮光条遮光时间,当地重力加速度。遮光条通过光电门时________m/s,测量过程中系统重力势能的减少量________J,滑块和钩码增加的动能总和为________J。(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7日内更新 | 35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联考物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宋同学正在实验室测量一根弹性导电绳的电阻率。如图甲所示,导电绳的一端固定,另一端作为拉伸端,两端分别用带有金属夹A、B的导线接入图乙所示的电路中。

(1)实验中需要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导电绳的直径,某次测量到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该次测量时导电绳的直径______cm。
(2)实验中先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R,使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到合适的位置,记录两表的示数。然后断开开关,电流表的示数将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调节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使电流表的示数为,记下此时电压表的示数U,则此时导电绳的电阻______(用U表示),并记录此时金属夹A、B间的距离L和导电绳的横截面积S
(3)多次拉伸导电绳,重复上面的实验,利用获得的多组数据绘制的图像如图丁所示,则弹性导电绳的电阻率______(用abc表示)。
7日内更新 | 392次组卷 | 4卷引用:物理(全国卷旧教材)-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
6 . 做“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的实验。
(1)下列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填写实验步骤前的序号)。
a.往边长约为的浅盘里倒入约深的水,待水面稳定后将适量的痱子粉均匀地撒在水面上
b.用注射器将事先配好的油酸酒精溶液滴一滴在水面上,待薄膜形状稳定
c.将画有油酸膜形状的玻璃板平放在坐标纸上,计算出油酸膜的面积,根据油酸的体积和油酸膜的面积计算出油酸分子直径的大小
d.用注射器将事先配好的油酸酒精溶液一滴一滴地滴入量筒中,记下量筒内每增加一定体积时的滴数,由此计算出一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再根据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计算出油酸的体积
e.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然后将油酸膜的形状用彩笔描绘在玻璃板上
(2)实验中,所用油酸酒精溶液每体积溶液中有纯油酸体积,用注射器和量筒测得体积的上述溶液有n滴,把一滴该溶液滴入盛水的撒有痱子粉的浅盘中,待水面稳定后,得到油酸薄膜的轮廓形状和尺寸如图所示,图中每个小正方形格的边长为a,则油酸薄膜的面积__________;可求得油酸分子的直径为___________(用nS表示)。

(3)某同学实验中最终得到的油酸分子直径数据偏大,可能是因为___________。
A.油膜中含有大量未溶解的酒精
B.计算油膜面积时,舍去了所有不足一格的方格
C.水面上痱子粉撒得太多,油膜没有充分展开
D.用注射器和量筒测体积溶液滴数时多记录了几滴
7日内更新 | 27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东城区高三下学期一模试题
7 . (1)某同学用弹簧测力计粗测重力加速度。将一个质量为165g的物体挂在校准后的竖直弹簧测力计下端,静止时指针如图1所示,则重力加速度为________m/s2(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2)某同学用如图2所示的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T。让重物从静止开始下落,打出一条清晰的纸带,其中的一部分如图3所示。ABCDE为纸带上5个连续打下的点。根据纸带可得重力加速度g=________(用T表示)。

(3)某实验小组利用图4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摆线上端固定在O点,下端悬挂一小钢球,通过光电门传感器采集摆动周期。
①组装好装置后,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摆线长度L,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小钢球直径d。螺旋测微器示数如图5所示,小钢球直径d=________mm,记摆长

②多次改变摆线长度,在小摆角下测得不同摆长l对应的小钢球摆动周期T,并作出图像,如图6所示。已知图线斜率为k,可得重力加速度g=________(用k表示)。
7日内更新 | 4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下学期二模物理试题
8 . 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实验中,某实验小组的实验方法如下:
(1)下列实验步骤中,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填写步骤前面的数字)
①往边长约为40cm的浅盘里倒入约2cm深的水。待水面稳定后将适量的痱子粉均匀地撒在水面上。
②用注射器将事先配好的油酸酒精溶液滴一滴在水面上,待薄膜形状稳定。
③将画有油膜形状的玻璃板平放在坐标纸上,计算出油膜的面积,根据油酸的体积和油膜的面积计算出油酸分子直径的大小。
④用注射器将事先配好的油酸酒精溶液一滴一滴地滴入量筒中,记下量筒内每增加一定体积时的滴数,由此计算出一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
⑤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然后将油膜的形状用彩笔描绘在玻璃板上。
(2)用滴管向量筒内滴50滴上述溶液,量筒中的溶液体积增加1mL。把一滴这样的溶液滴入盛水的浅盘中,由于酒精溶于水,油酸在水面上展开,稳定后形成单分子油膜的形状如图所示。(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a.若每一小方格的边长为10mm,则油酸薄膜的面积为________m2
b.若1升油酸酒精溶液中含有0.3mL油酸,则估算出油酸分子的直径为________m。
(3)若该小组同学在计算注射器滴出的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体积之后,不小心拿错了另一个注射器把溶液滴在水面上。拿错的注射器针管比原来的粗,这会导致实验测得的油酸分子直径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7日内更新 | 56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9 . 用自由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频率为50Hz,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为9.80m/s2,测得所用重物的质量为1.00kg,甲、乙、丙三位学生分别用同一装置打出三条纸带,量出各纸带上第1、2两点间的距离分别为0.18cm、0.19cm和0.25cm,可见其中肯定有一个学生在操作上有错误。

(1)有位同学操作或数据测量有误,有误的是________同学。
(2)若按实验要求正确地选出纸带进行测量,量得连续三点ABC到第一个点O的距离如图所示(相邻计数点时间间隔为0.02s,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那么
①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B时,重物的速度vB=________
②在从起点O到打下计数点B的过程中重物重力势能的减少量是∆EP=________,此过程中重物动能的增加量是∆Ek=______
③通过计算,数值上∆Ep______Ek(填“>”、“=”或“<”),这是因为________
10 . 如图所示,某同学要测量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现有一个未知内阻的电流表A,他先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电流表A的内阻。

(1)已知图甲中电阻R1 = 28.8Ω,R2 = 7.2Ω,当调节电阻箱的阻值为图乙所示时,灵敏电流表的示数恰好为0,则电流表A的内阻为RA = __________Ω。
(2)该同学将电流表A接入图丙所示的电路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闭合开关S,调节电阻箱的阻值,记录电阻箱的阻值R及对应的电流表的示数I,作出图线如图丁所示。已知定值电阻R0 = 1.0Ω,则电源的电动势E = __________V,内阻r = __________Ω。
(3)根据图丙设计的实验,该同学测得的电动势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真实值,测得的内阻值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真实值。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