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万有引力定律和库仑定律都满足力与距离平方成反比关系。如图所示,计算物体从距离地球球心r1处,远离至与地心距离r2处,万有引力对物体做功时,由于力的大小随距离而变化,一般需采用微元法。也可采用从r1r2过程的平均力,即计算做功。已知物体质量为m,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
(1)求该物体从距离地心r1处至距离地心r2处的过程中,万有引力对物体做功W
(2)若从地球表面竖直向上发射某物体,试用动能定理推导使物体能运动至距地球无穷远处所需的最小发射速度v0
(3)氢原子是最简单的原子,电子绕原子核做匀速圆周运动与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类似。已知电子质量为m,带电量为-e,氢原子核带电量为+e,电子绕核运动半径为r,静电力常量为k,求电子绕核运动的速度v1大小;若要使氢原子电离(使核外电子运动至无穷远,逃出原子核的电场范围),则至少额外需要提供多大的能量ΔE

   

2016高一·全国·课时练习
2 . 黑洞是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中预言的一种特殊天体,它的密度极大,对周围的物质有极强的吸引力,根据恩爱斯坦理论,光子是有质量的,光子到达黑洞表面时也将被吸入,最多恰能绕黑洞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天文观测,银河系中心可能有一个黑洞,距该黑洞6.0×1012m远的星体正以2.0×106m/s的速度绕它旋转,距此估算可能黑洞的最大半径为多大?(保留2位有效数字)
2016-12-28更新 | 834次组卷 | 3卷引用:同步君 人教版 必修2 第六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第6节经典力学的局限性
2020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名校
3 . 木星的卫星总共有79颗,其中“木卫一”、“木卫二”、“木卫三”、“木卫四”是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在1610年用自制的望远镜发现的,这四颗卫星被称为“伽利略”卫星。若这四颗卫星绕木星运动的轨道近似为圆轨道,它们的轨道周期如表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木卫一木卫二木卫三木卫四
公转周期(天)1.773.557.1516.69
A.“木卫四”的线速度最大
B.“木卫一”的轨道半径最小
C.“木卫二”的向心加速度小于“木卫三”的向心加速度
D.“木卫三”受到的万有引力大于“木卫四”受到的万有引力
2020-04-10更新 | 3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届高三清北冲刺突击全国卷I模拟练习(八)
4 . 如图所示,我国发射的某探月卫星绕月球运动的轨道为椭圆轨道。已知该卫星在椭圆轨道上运行n周所用时间为t,卫星离月球表面的最大高度为5R,最小高度为R,月球的半径为R,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月球的自转周期为
B.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
C.探月卫星的最大加速度与最小加速度之比为5:1
D.探月卫星的最大动能与最小动能之比为25:1
2020-06-18更新 | 34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成功软着陆在月球背面,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揭开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若“嫦娥四号”在着月前绕月球沿椭圆轨道顺时针运动,如图所示,A为近月点,B为远月点,CD为轨道短轴的两个端点.只考虑月球对“嫦娥四号”的作用,则“嫦娥四号”
A.在A点时受到的万有引力最小
B.在B点的运动速率最大
C.在从A点到C点的运动过程中,月球对其不做功
D.在从B点到D点的运动过程中,动能逐渐变大
2019-06-10更新 | 6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广东省高三下学期一模理综物理试题
6 . 关与万有引力和天体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第一宇宙速度是发射卫星必须具备的最小发射速度,也是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最大运行速度
B.引力常量是由牛顿测定的
C.在宇宙飞船中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宇航员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所以宇航员不受地球的吸引力,即重力为零
D.地球对人造卫星的万有引力远大于卫星对地球的万有引力
2018-06-12更新 | 18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揭西县河婆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11-12高三上·浙江绍兴·期中
多选题 | 较易(0.85) |
7 . 已知地球质量大约是月球质量的81倍,地球半径约是月球半径的4倍,不考虑地球、月球自转的影响,已知地心到月球球心的距离为r,假定地球、月球是静止不动的,用火箭从地球沿地月连线向月球发射一探测器,假定探测器在地球表面附近脱离火箭,若不计空气阻力,关于探测器脱离火箭后的运动(       
A.探测器一定做减速运动到达月球,到达月球的速度可能为零
B.探测器先减速后加速运动,到达月球的速度不可能为零
C.探测器运动距地心处时的速度最小
D.若探测器能运动到距地心处,就一定能到达月球
2016-12-08更新 | 880次组卷 | 2卷引用:2011年绍兴一中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物理卷
8 . 作为2020夏季奥运会的主办国,日本的“东京8分钟”惊艳亮相里约奥运闭幕式。地理位置上,东京与里约恰好在地球两端,片中,日本首相化身马里奥,通过打穿地球的管道,从东京一跃到达里约现场,带来了名为“东京秀”的表演环节。现代理论上已经证明: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壳对壳内物体的万有引力为零。现假设地球是一半径为R、质分布均匀的实心球体,O为球心。不考虑空气阻力,关于人在地球管道中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O点前后分别做匀加速和匀减速运动,不需要动力装置和刹车装置
B.通过O点前后分别做加速和减速运动,加速度先变小后变大
C.到达O点时的速度最大,加速度为零
D.在沿管道运动过程中不受引力作用,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所以需要动力装置和刹车装置
2021-10-11更新 | 1628次组卷 | 5卷引用:2022届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A)
9 . 已知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壳对壳内物体的引力为零。若地球是半径为、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假设一人掉进一个完全穿过地球中心的洞中,B点为地球中心。不考虑摩擦和旋转效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在A点速度最大B.人在B点速度最大
C.人在C点速度最大D.人在D点速度最大
2020-08-21更新 | 1053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汕尾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