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步骤与数据处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某同学计划通过打点计时器测量重物自由下落的瞬时速度v和下落高度h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以下四种测量方案中,合理的是___________。(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直接测量下落高度h和下落时间t,通过算出瞬时速度v
B.直接测量下落高度h,通过算出瞬时速度v
C.根据纸带上某点的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得到该点的瞬时速度v,再由算出高度h
D.直接测量下落高度h,根据纸带上某点的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得到该点的瞬时速度v
(2)实验中产生系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时存在摩擦阻力,使重物获得的动能往往_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它所减小的重力势能。
(3)以为纵轴、h为横轴,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的图线是一条通过坐标原点的倾斜直线,若不计空气阻力,则根据该直线的斜率可以求出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
2021-07-05更新 | 206次组卷 | 5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统测物理试题
2 .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频率为50Hz,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为9.80m/s2,测得所用重物的质量为1.00kg,甲、乙、丙三位学生分别用同一装置打出三条纸带,量出各纸带上第1、2两点间的距离分别为0.18cm、0.19cm和0.25cm,可见其中肯定有一个学生在操作上有错误。

(1)丙同学测量的距离明显大于甲、乙两位同学,若是丙同学的操作有错误,其错误操作可能是________
(2)若按实验要求正确地选出纸带进行测量,量得连续三点ABC到第一个点O的距离如图所示(相邻计数点时间间隔为0.02s),那么
①纸带的________(填“左”或“右”)端与重物相连。
②在从起点O到打下计数点B的过程中重物重力势能的减少量是ΔEp________,此过程中重物动能的增加量是ΔEk________。(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③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
3 . 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⑴下列物理量中必须且直接测量的是________(填写代号)
A.重锤质量                              B.重力加速度
C.重锤下落的高度                    D.与下落高度对应的重锤的瞬时速度

⑵ 设重锤质量为m、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T、重力加速度为g.图乙是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ABCDE为相邻的连续点.根据测得的x1x2x3x4写出重锤由B点到D点势能减少量的表达式________,动能增量的表达式________.由于重锤下落时要克服阻力做功,所以该实验的动能增量总是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3)若O点为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第一点,取打下O点时重锤的重力势能为零,计算出该重锤下落不同高度h时所对应的动能Ek和重力势能Ep,建立坐标系,横轴表示h,纵轴表示EkEp,根据以上数据在图中绘出图线Ⅰ和图线Ⅱ.已求得图线Ⅰ斜率的绝对值k1=2.94 J/m,请计算图线Ⅱ的斜率k2=____J/m(保留3位有效数字).重锤和纸带在下落过程中所受平均阻力与重锤所受重力的比值为_________(用k1k2字母表示).
2019-06-01更新 | 279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四次月考物理试题
4 . 在利用自由落体“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
(1)下列器材中不必要的一项是____________(只需填字母代号).
A.重物     B.纸带     C.天平       D.低压交流电源       E.毫米刻度尺
(2)关于本实验的误差,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___
A.选择质量较小的重物,有利于减小误差
B.选择点击清晰且第1、2两点间距约为2mm的纸带,有利于减小误差
C.先松开纸带后接通电源会造成较大的误差
D.实验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重物在下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阻力的作用

(3)在实验中,质量m=1kg的物体自由下落,得到如图所示的纸带,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4s.那么从打点计时器打下起点O到打下B点的过程中,物体重力势能的减少量Ep_______J,此过程中物体动能的增加量Ek=______J.(取g=9.8 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用重锤下落来验证机械能守恒时,某同学按照正确的操作得出的纸带如图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查得当地重力加速度g=9.80 m/s2,测得所用的重锤的质量为1.00 kg。实验中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把第一个点记作O,另选连续的四个点ABCD作为测量点。经测量知道ABCD各点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62.99 cm,70.18 cm,77.76 cm,85.73 cm。根据以上数据,可知重物由O点运动到C点时:
(1)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________ J。
(2)动能的增加量等于________J(取三位有效数字)。
2012-08-22更新 | 1207次组卷 | 14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