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步骤与数据处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52 道试题
1 . 某同学用图a所示装置测定重力加速度,并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小球上安装有挡光部件,光电门安装在小球平衡位置正下方。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挡光部件的挡光宽度d,其读数如图b,则________
(2)让单摆做简谐运动并开启传感器的计数模式,当光电门第一次被遮挡时计数器计数为1并同时开始计时,以后光电门被遮挡一次计数增加1。若计数器计数为N时,单摆运动时间为t,则该单摆的周期________

(3)摆线长度大约80cm,该同学只有一把量程为30cm的刻度尺,于是他在细线上标记一点A,使得悬点OA点间的细线长度为30cm,如图c。保持A点以下的细线长度不变,通过改变OA间细线长度l以改变摆长,并测出单摆做简谐运动对应的周期T。测量多组数据后绘制图像,求得图像斜率为,可得当地重力加速度________
(4)该同学用此装置继续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如图d,将小球拉到一定位置由静止释放,释放位置距最低点高度为h,开启传感器计时模式,测得小球摆下后第一次挡光时间为,改变不同高度h并测量不同挡光时间,测量多组数据后绘制图像,发现图像是过原点的直线并求得图像斜率,比较的值与________(写出含有d的表达式),若二者在误差范围内相等,则验证机械能是守恒的;
(5)对于本次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两项为________。
A.安装在小球下面的挡光部件选用宽度稍窄的更好
B.只考虑挡光位置在小球下方所引起的系统误差,的测量值与理论值相比偏大
C.只考虑挡光位置在小球下方所引起的系统误差,的测量值与理论值相比偏小
D.验证机械能守恒时细线偏离平衡位置的最大角度必须小于或等于
2024-04-17更新 | 31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2 . 物理实验一般都涉及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仪器、实验方法、实验操作、数据分析等。例如:
(1)实验仪器。
a.用螺旋测微器测某金属丝的直径,示数如图所示。则该金属丝的直径为________mm。

b.用秒表测量某个运动物体的运动时间,示数如图所示。则物体运动时间________s。
(2)数据分析。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实验中,先接通电源,再释放重物,得到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在纸带上选取三个连续打出的点ABC,测得它们到起始点O的距离分别为。已知打点计时器打点的周期为T。设重物的质量为m,从打O点到打B点的过程中,重物的动能变化量________。另一位同学先通过这条纸带验证下落过程的加速度是否等于当地重力加速度。他利用相同纸带计算加速度a=________
2024-04-08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邓州市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前拉练(二)物理试题
3 .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某同学采用如下图装置,绕过轻质定滑轮的细线上悬挂质量相等的重物A和B,在B下面再挂钩码C。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

(1)如图所示,在重物A下方固定打点计时器,用纸带连接A,测量A的运动情况。下列操作过程正确的是            
A.选择同材质中半径较大的滑轮
B.安装打点计时器时要竖直架稳,使其两限位孔在同一竖直线上
C.接通电源前让重物A尽量靠近打点计时器
D.应选取最初第1、2两点间距离接近2mm的纸带

(2)某次实验结束后,打出的纸带的一部分如图所示, ABC为三个相邻计时点。则打下B点时重锤的速度vB=_________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如果本实验室电源频率大于50Hz,则瞬时速度的测量值__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4)已知重物A和B的质量均为M,钩码C的质量为m,某次实验中从纸带上测量重物A由静止上升高度为h时对应计时点的速度为v,取重力加速度为g,则验证系统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达式是_________
(5)为了测定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改变钩码C的质量m,测得多组m和对应的加速度a,作出图像如图所示,图线与纵轴截距为b,则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__________

4 . 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装置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时,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使重物带动纸带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

(1)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必须要称出重物的质量B.打点计时器应接直流电源
C.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重物D.需使用秒表测出重物下落的时间

(2)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在纸带上选取三个连续打出的点ABC,测得它们到起始点O的距离分别为,已知当地重力加速为g,打点计时器打点的周期为T。设重物的质量为m,从打O点到打B点的过程中,重物的重力势能减少________,动能的变化量________。(结果用mgT表示)
2024-03-22更新 | 15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绥宁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同学设计出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让小球自由下落,下落过程中小球的球心经过光电门1和光电门2,光电计时器记录下小球通过光电门的时间,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
(1)该同学先用螺旋测微器测出小球的直径如图2,则直径___________
(2)为了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该实验还需要测量下列哪些物理量___________(填选项序号)。
A.小球的质量m
B.光电门1和光电门2之间的距离h
C.小球从光电门1到光电门2下落的时间t
(3)小球通过光电门1时的瞬时速度___________(用题中所给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4)保持光电门1位置不变,上下调节光电门2,记录多组实验数据,作出变化的图像如图3所示,如果不考虑空气阻力,若该图线的斜率___________(用题中所给的物理量符号表示),就可以验证小球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6 . 实验小组的同学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量角器中心点和细线的一个端点重合,并且固定好;细线另一端系一个小球,当小球静止不动时,量角器的零刻度线与细线重合,在小球所在位置安装一个光电门,小球的直径可视为挡光宽度,光电门的中心恰好与小球静止时球心的位置重合。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

(1)为减小实验误差,小球应选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直径约的均匀钢球          B.直径约的均匀木球
(2)正确选择小球后,测出小球的直径为,若小球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则小球通过光电门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
(3)若测得点与小球之间细线的长为,初始位置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小球的质量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则小球从释放点运动到最低点时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___________;(用表示)
(4)通过改变小球由静止释放时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测出对应情况下小球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了直观地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应作___________图像。(填字母序号)
A.       B.       C.       D.
7 . 要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小王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光电门1、2水平固定在铁架台上,两光电门分别与两数字计时器连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

(1)实验前选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d,测量结果如图乙所示,则d=___________cm。
(2)让小球从光电门1正上方某处由静止释放,记录小球通过光电门1、光电门2的时间t1t2,要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还需要测量___________(写出物理量名称及符号)。
(3)多次改变小球在光电门1上方释放的位置,测出多组t1t2,作出(纵轴)与(横轴)的关系图像,如果图像是一条倾斜直线,且与纵轴的截距为___________(用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则机械能守恒定律得到验证。
8 . 图甲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

(1)若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如图乙所示,则与重物相连的是纸带的______(选填“左”“右”)端;
(2)若重物的质量为m,由纸带数据计算出打B点时重物的速度为,则从打起始点O到打点B的过程中,重物的重力势能减少量______(用mg表示),动能的增加量______(用m表示)。若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则该过程机械能守恒;
(3)数据处理中发现,用也可验证此过程机械能守恒,所以实验中______(选填“必须”“不必”)测量重物的质量。

9 . 某同学设计“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让小球从光电门正上方h高处由静止释放,数字计时器记录小球下落过程中经过光电门的时间为∆t,已知小球直径为d,当地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

(1)小球经过光电门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
(2)当gh近似与__________相等时,则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可认为小球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10 .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装置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在气垫导轨上固定两个光电门,光电门连接数字毫秒计,滑块上固定宽度为d的遮光条。把导轨的右端垫高,测出倾角为。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

(1)若遮光条通过光电门1的时间为,则滑块通过光电门1的速度为____________
(2)实验时,若滑块通过光电门1和光电门2的速度分别为,两光电门间距离为L,满足表达式___________(用gL、和表示),说明机械能守恒。
(3)将滑块从不同位置释放,再次测出滑块通过光电门1和光电门2的速度。以L为横坐标,以()为纵坐标,把所得的实验数据描点,得到一条斜率为_____________,截距为________的图线,说明机械能守恒。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