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波形图的物理意义及信息读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8 道试题
12-13高二下·浙江舟山·阶段练习
1 . 如图所示,一根柔软的弹性绳子右端固定,左端自由,A、B、C、D……为绳子上的等间隔的点,点间间隔为50 cm,现用手拉着绳子的端点A使其上下振动,若A点开始向上振动,经0.1秒第一次到达最大位移,C点恰好开始振动,则

(1)绳中形成的向右传播的横波速度为多大?
(2)从A点开始振动,经多长时间J点第一次向下达到最大位移?
(3)画出当J点第一次向下达到最大位移时的波形图象.
2016-12-08更新 | 608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登封市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物理试题
12-13高二下·河南许昌·阶段练习
2 . 一列横波在x轴上传播,在t1=0时刻波形如图中实线所示,t2=0.05s时刻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

(1)求这列波的波速;
(2)若有另一列波能与这列波发生稳定干涉,则另一列波的最小频率是多少?
2016-12-08更新 | 1152次组卷 | 3卷引用:2012-2013学年河南省许昌市五校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物理试卷
2012·全国·一模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一列简谐横波,A为振源,在B点刚开始振动时的图象如图所示.图中数据单位都是m,已知波的传播速度为10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振源A开始振动时的速度方向向下
B.从振源A开始振动到形成如图所示波形,经过时间为1.6s
C.此后再经过0.2s,振源A到达波峰
D.从M点开始运动到如图所示时刻,M通过的路程为1.0m
2016-12-08更新 | 783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登封市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物理试题
4 . 一列简谐横波在弹性介质中沿x轴传播,波源位于坐标原点Ot=0时刻波源开始振动,t=3 s时波源停止振动,如图为t=3.2s时的波形图。其中质点a的平衡位置离原点O的距离为x=2.5m。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波速为5m/s
B.波长
C.波源起振方向沿y轴正方向
D.在t=3.3 s,质点a位于波谷
E.从波源起振开始计时,3.0 s内质点a运动的总路程为2.5 m
2016-12-07更新 | 1431次组卷 | 7卷引用:2012年河南省豫东、豫北十所名校高三阶段性测试(三)物理卷
9-10高二下·河南郑州·期末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在波的传播方向上,距离一定的PQ点之间只有一个波谷的四种情况,如图A、B、C、D所示.已知这四列波在同一种介质中均向右传播,则质点P能首先达到波谷的是(     )
A.B.
C.D.
6 . 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波传到x=lm的P点时P点开始向y轴负方向振动,从此刻开始计时,已知在t=0.4s时PM间第一次形成图示波形,此时x=4m的M点正好在波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这列波的传播速度是7.5m/s
B.t=0.5s时,x=5m处的质点Q(图中未画出),第一次到达波谷
C.当M点开始振动时,P点正好在波谷
D.P点的振动周期为0.4s
2016-12-07更新 | 68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河南省开封高三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物理部分
10-11高二下·河南许昌·期中
7 . 一列简谐横波在时刻波形图像如图所示,传播方向自左向右,已知经过时间后,A刚好第二次出现在波峰位置,求:
(1)该波的周期;
(2)何时质点B第一次出现在波峰?
2016-12-07更新 | 99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2011学年河南省长葛市天阳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2011·广东茂名·一模
8 . 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已知在t=1.1s时刻,质点P出现第三次波峰,试求质点Q第一次出现波峰的时间。
2016-12-07更新 | 371次组卷 | 5卷引用:2011-2012学年度河南省郑州外国语学校高三综合测试验收试题(5)物理卷
9 . 一列波正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长为λ,波的振幅为A,波速为v,某时刻波形如图所示,经过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波传播了距离
B.质点P完成了次全振动
C.质点P此时正向y轴负方向运动
D.质点P运动的路程为5A
2016-12-08更新 | 785次组卷 | 5卷引用:2011-2012学年河南汤阴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9-10高二下·河南郑州·单元测试
10 . 如图所示,为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机械波在某一时刻的图像,由图可知,这列波的振幅A、波长λx=l米处质点的速度方向分别为:( )
A.A=0.4 m     λ=1m       向上
B.A=1m     λ=0.4m     向下
C.A=0.4m     λ=2m       向下
D.A=2 m     λ=3m       向上
2016-12-08更新 | 1110次组卷 | 5卷引用:2010年郑州市智林学校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