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电量、电荷守恒定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6 道试题
1 . 下列关于起电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不管是何种起电方式,都要遵循电荷守恒定律
B.摩擦起电时,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
C.摩擦和感应都能使电子转移,只不过前者使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而后者则使电子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D.物体带电量有可能是
2 . 西汉著作《淮南子》中记有“阴阳相薄为雷,激扬为电”,人们对雷电的认识已从雷公神话提升到朴素的阴阳作用。关于雷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发生雷电的过程是放电过程
B.发生雷电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减少
C.避雷针利用尖端放电,避免建筑物遭受雷击
D.发生雷电的过程是电能向光能、内能等转化的过程
3 . 三个相同的金属小球A、B、C,A、B两个小球带电量大小相等,可以看作点电荷,相互间的引力大小为F,小球C不带电,依次接触A、B两个带电小球后再移走,A、B两个小球的位置不变,则A、B两个小球相互吸引力变为(  )
A.B.C.D.
2022-11-09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瑞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物理试题
5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B.元电荷就是原子核带的电荷量
C.元电荷的数值最早是由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测得的
D.电荷的多少叫作电荷量,电荷量的正负表示大小
6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电场中某点不放电荷,则该点的电场强度一定为零
B.负电荷在电场中某点所受静电力的方向就是这点电场强度的方向
C.摩擦起电时,物体带正电荷是因为在摩擦过程中此物体失去了电子
D.等量的正、负电荷可以中和,说明电荷是可以被消灭的
7 . 如图所示,某同学将不带电的轻小金属圆环放在干燥的绝缘桌面上,将塑料圆珠笔与头发摩擦后,自上向下慢慢靠近圆环。当笔与圆环相距较近时,圆环被吸引到笔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使笔带正电
B.笔靠近圆环时,圆环上、下感应出异种电荷
C.圆环被吸引到笔上的过程中,所受静电力等于其重力
D.当笔碰到圆环后,笔所带的电荷立刻全部消失
8 . 关于电荷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可以为任意值
B.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只能为某些值
C.物体带电荷量的最小值为1.6×109C
D.若物体带正电荷,电荷量为1.6×109C,这是因为物体得到了1.0×1010个电子
2022-09-16更新 | 734次组卷 | 13卷引用:云南省易门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考物理试题
9 . 下列对物体带电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经过摩擦使某物体带负电,那么该物体在摩擦过程中产生了额外的电子
B.某物体带电量有可能为
C.物体所带电量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D.电荷相互中和是电荷完全消失的现象
10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自然界任何带电体所带电量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B.电场线是由物理学家法拉第提出来的,它与电场一样也是客观在的
C.法国科学家库仑利用库仑扭秤研究了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D.元电荷的电量最初是由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测定的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