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应用波意耳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 道试题
1 . 如图所示,粗细均匀的左端封闭,右端开口(开口端足够长),U形玻璃管,当封闭气体温度为t1 = 31℃,大气压强为p0 = 76 cmHg时,两管水银面相平,这时左管被封闭气柱长l1 = 8.0 cm,问:

(i)当封闭气体温度t2等于多少时,左管气柱长l29.0 cm?
(ii)当温度达到上问温度t2时,为使左管气柱长l38.0 cm,则应在右管加多高的水银柱?
2 . 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U形玻璃管与容积为V0=15 cm3的金属球形容器连通,玻璃管左侧横截面积为右侧横截面积的4倍.右侧玻璃管和球形容器中用水银柱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开始时,U形玻璃管右侧水银面比左侧水银面高出h1=15 cm,右侧玻璃管内水银柱上方空气柱长h0=9 cm.现缓慢向左管中加入水银,使两边水银柱达到同一高度,玻璃管和金属球导热良好   (已知大气压p0=75 cmHg,U形玻璃管的右侧横截面积为S=1 cm2).求:

   


(1)此过程中被封气体内能如何变化?吸热还是放热?
(2)需要加入的水银体积.
2018·北京西城·一模
3 . 一位消防员在火灾现场的房屋内发现一个容积为V0的废弃的氧气罐(视为容积不变)、经检测,内部封闭气体压强为1.2p0,为了消除安全隐患,消防队员拟用下面两种处理方案:
①冷却法:经科学冷却,使罐内气体变成27 ℃、一个标准大气压p0,求气体温度降低了多少摄氏度?
②放气法:保持罐内气体温度不变,缓慢地放出一部分气体,使气体压强回落到p0,求氧气罐内剩余气体的质量与原来总质量的比值.
2018-03-21更新 | 359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四中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仿真卷(B卷)理科综合物理试题
4 . 如图所示,在一竖直放置的圆环形管道内封闭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用一绝热的固定活塞C和绝热、不计质量、可自由移动的活塞A将管道内气体分隔成体积相等的两部分,A、C与圆环的圆心O等高,两部分气体的温度均为T0=300K.现保持下部分气体的温度不变,对上部分气体缓慢加热至T=500K,求此时活塞A的位置与O点的连线跟竖直方向OB之间的夹角θ.(不计两活塞的体积)
2016-12-08更新 | 485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2018-2020年高考各地物理模拟试题分类(11)——热学
5 . (1)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用移液管量取0.25mL油酸,倒入标注250mL的容量瓶中,再加入酒精后得到250mL的溶液.然后用滴管吸取这种溶液,向小量筒中滴入100滴溶液,溶液的液面达到量筒中1mL的刻度,再用滴管取配好的油酸溶液,向撒有痱子粉的盛水浅盘中滴下2滴溶液,在液面上形成油酸薄膜,待油膜稳定后,放在带有正方形坐标格的玻璃板下观察油膜,如图所示.坐标格的正方形大小为。由图可以估算出油膜的面积是________cm2(保留2位有效数字),由此估算出油酸分子的直径是_________m(保留1位有效数字).
   
(2)如图,一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细长玻璃管竖直放置.玻璃管的下部封有长的空气柱,中间有一段长的水银柱,上部空气柱的长度。已知大气压强为。现将一活塞(图中未画出)从玻璃管开口处缓慢往下推,使管下部空气柱长度变为。假设活塞下推过程中没有漏气,不计活塞的厚度。求活塞下推的距离______cm。
   
2018-06-08更新 | 22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北京卷物理试题T15(1)-油膜法测分子直径-实验题
6 . 如图,体积为V的密闭的汽缸,两侧与一“U”形细管的两端相连,汽缸壁导热,“U”形管内盛有水银。绝热活塞通过插销固定,将汽缸分成左、右两个气室,开始时,左气室的体积是右气室的体积的一半,气体的压强均为75 cmHg,外界温度恒为27℃。缓慢加热左气室的气体,使两侧水银面的高度差h =25 cm。“U”形管中气体的体积和活塞的体积忽略不计,气室内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

(i)求此时左气室内气体的温度;
(ii)保持(i)中左气室内温度不变,拔掉活塞的插销,活塞可无摩擦移动,求最后稳定时,气体的压强和左气室内气体体积的增加量.
7 . 如图所示,密闭汽缸两侧与一U形管的两端相连,汽缸壁导热,U形管内盛有密度的液体,开始时右气室的体积是左气室的体积的2倍,气体的压强,外界温度保持不变.缓慢向右调节活塞,使U形管两侧液面左端比右端高h=2cm,求此时左、右两气室的体积之比.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U形管中气体体积和活塞拉杆体积忽略不计.
2019-12-30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清华大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